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自从和你分别后,望不尽远山层叠隐约迷濛,更难忍受清粼粼的江水奔流不回,看见柳絮纷飞绵涛滚滚,对着璀璨桃花痴醉得脸生红晕。闺房里透出香风一阵阵,重门深掩到黄昏,听雨声点点滴滴敲打房门。
黄昏到来,黄昏偏偏匆匆来临,不想失魂落魄又叫人怎能不失魂伤心?旧的泪痕还未干透,又添了新的泪痕,断肠人常挂记着断肠人。要知道今年春天,我的身体瘦了多少,看衣带都宽出了三寸。
注释
粼粼(lín):形容水明净清澈。
杨柳:形容柳絮不扬。
桃花:醺醺,形容醉态很浓。这是暗用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语意。
内阁:深闺,内室。
重门:庭院深处之门。暮雨:指傍晚所下的雨。纷纷:形容雨之多。
黄昏黄昏,容易引起人们寂寞孤独之感。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销魂:因过度刺激而呈现出来的疾呆之状。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断肠人:悲愁到了极点的人。
香肌瘦:形容为离愁而憔悴、消瘦。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缕带:用丝纺织的衣带。

鉴赏

  全篇按写法可划为两层。前六句为前一层,写了女主人公面对春景睹物思人的心绪。句法对仗工整,每句后两字叠用、以衬托情思之缠绵。远山近水,杨柳桃花,香风暮雨无一不勾起女子的思念。视角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的转移,实质上是对每日思念的描述,而主人公那寂寞的心情不言而喻。第二层直接描摹女子相思情态。前四句在写法上是每句重复两三字,有一唱三叹之妙,说明主人公柔肠寸断的相思之意。而这种日复一日折磨的结果就是玉肌消减、衣带渐宽。末尾摹拟一个局外人的口吻询问,更突出了主人公的纯情坚贞

  在小令《十二月》中,起句中的“自别后”可以说是点明了曲的内容——离别相思之情,为下文定下感情基调。接着作者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展现出一幅凄清零落的景色。山是遥山,水是远水,由远及近,写了杨柳、桃花、内阁、重门。其对仗句中用了“隐隐、粼粼、滚滚、醺醺、阵阵、纷纷”这些叠音词来修饰。“遥山、远水、杨柳、飞棉、醉脸、香风、暮雨”起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隐”和“粼”、“滚”和“醺”、“阵”和“纷”押韵,使作品音响联结而成和谐的整体增加了作品的音韵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二是加强了寥廊冷落的感觉,加倍地渲染了使人发愁的景色,间接抒发了闺中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渺茫的希望,可谓情景交融。

  而在《尧民歌》中,作者便采用了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连环与夸张的手法写少妇相思之苦。其中的语言虽不乏典雅的一面,但从总体倾向来看,却是以俗为美。如“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表达的是少妇闺怨情绪,怕夜晚的寂寞,偏偏夜幕又降临了,竭力想抑制忧伤,又不可能不忧伤。诗人用散文句法,使得意思显豁,明白如话,再加上“忽地”,“怎地”等口语的运用,读起来使人感到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少妇等待归人,每天以泪洗脸,“新啼痕压旧啼痕”,实在悲苦。日子就在相思中过去了,瞧,少妇身体又瘦损了,连腰带都宽了三寸。

  结句塑造了一怨妇的体态,增强了形象感。在韵律上,是“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是对仗中的两句对,使曲子在优美音韵中结束。全曲大量运用叠字、叠词,含情脉脉、如泣如诉,情致哀婉动人,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

  此诗描写女主人思念夫君时的心绪,具体作年不详。
王实甫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猜你喜欢
夜过深山算驿程,三回黑地听泉声。
自离军马身轻健,得向溪边尽足行。

花黄秋欲半,昔岁一番忙。谬应魁三象,深惭王氏堂。

十日焚云七泽焦,六千里楚未开窑。使君恰与秋同到,一箑风吹万愠消。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钓钩,称我江山有几多。

独坐清关内,台中觉汝贤。函崤天下险,周召国风先。

按节人文朗,登台使命宣。豺狼召骢马,神鬼泣龙泉。

文彩惊流辈,徵庸忆往年。衣冠随谒帝,馆阁望登仙。

省接星辰近,池临雨露偏。畏途逢改革,新法忤权奸。

放逐江湖去,飘零岁月迁。地卑栖铩羽,天近起联翩。

残寇犹冲突,苍生极倒悬。专征空授钺,募战岂论钱。

漂血江河赤,僵尸楚蜀连。俊才兼武略,要地有威权。

马上排金戟,军前赠玉鞭。笑谈安石计,激切贾山篇。

汉苑南山下,秦城北斗边。相思一回首,万里各风烟。

凤城东畔市灯初。春色转皇都。红楼满罗珍翠,朱邸列珊瑚。

金服匿,绣天吴。锦氍毹。珍蛮兽舞,万国凫趋,亿载鸿图。

荒谯漠漠带郊坰,晚色浮空鼓角晴。西望青山明落日,北风吹雪满江城。

繁华欲问都无迹,兴废相寻每系情。秋草不菲愁万里,古原南畔看云生。

徙倚天光树影中,微吟莫放酒杯空。韶华老去池亭在,閒看东风舞落红。

仕至二千石,年馀七十秋。长生应有诀,勇退复何求。

耆旧凋零尽,功名取次休。莫陪蒿里饯,东望陇云愁。

双亲久沦逝,遗榇空山藏。岁月谅已远,抚昔增感伤。

仪刑渺何之,想像空徬徨。悠悠人子心,沈痛何时忘。

虚亭纵遥览,竹树森微茫。轻云敛还舒,列岫纷低昂。

岩松布清阴,溪艇浮沧浪。骋望极遐旷,白首在异乡。

邈兹九京隔,慨叹徒深长。行行更回顾,泪下沾衣裳。

穿凿须当二九深。甘泉自有应清吟。更祈治病名丹井,相称山侗普济心。

人听劝,作知音。重阳妙趣好追寻。紫芝气焰生形象,碧眼真如上宝岑。

日涉家园三五回,虚堂俯瞰碧溪隈。酒杯有限愁难遣,诗句无穷花旋开。

多是春分迟社到,要教燕子趁时来。风寒留雨迷杨柳,翠色迎晴拂旧埃。

日暮忧人起,倚户怅无欢。水传洞庭远,风送雁门寒。

江南霜雪重,相如衣服单。沈云隐乔树,细雨灭层峦。

且当对樽酒,朱弦永夜弹。

一入寺门心便幽,禅居寂静即林丘。寄身京国那堪再,回首江山孰与俦。

晚饭且甘僧供淡,清宵聊缓客乡愁。泰陵独慰来瞻谒,荐录初登甲子秋。

暖风芳草竟芊绵,多病多愁负少年。
弱柳未胜寒食雨,好花争奈夕阳天。
溪边物色堪图画,林畔莺声似管弦。
独有离人开泪眼,强凭杯酒亦潸然。

林下埋头倦送迎,偶闻时事也堪惊;朝多安石更新法,世少汾阳复旧京!

恋岫云无争出意,在山泉有不平鸣。何须更羡功名贵,「诗话」新编两卷成。

感兹意不浅,切切转生悲。欲报知何地,相逢又几时。

微躯难即料,造物亦奚私。去去休辞惮,长歌古别离。

万里长江,天与限、东南吴楚。何人者,提英□□,指鞭欲渡。孟德舳舻烟赤壁,佛狸心胆寒瓜步。问波涛、说尽几英雄,今犹古。中原地,纷(下缺)。
听风听水东流寺,为雨为云建德山。
拍枕波声犹在耳,参天秀色不违颜。
春来草草才正月,柳内时时见一斑。
虀臼工夫浑未有,藁砧行李已来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