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秋闺

宝枕轻风秋梦薄。红敛双蛾,颠倒垂金雀。新样罗衣浑弃却,犹寻旧日春衫着。

偏是断肠花不落。人苦伤心,镜里颜非昨。曾误当初青女约,只今霜夜思量着。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秋夜卧枕而眠,轻风中睡梦不安。愁锁双眉,金雀倒挂无心管。新式罗衣全不要,还寻着穿过去的衣衫。

那芙蓉花偏偏不落,看着它令人愁肠寸断。人因伤心而痛苦,镜里容颜不像从前。当初误了与霜雪之神的前约,如今只好忍受寒夜反思的熬煎。

注释

秋梦薄:梦短易醒。秋,“秋闺”点题,明节令。此句言心神不宁,失眠。

“红敛”句:红肿眼睑,紧锁双眉。双蛾:蛾喻眉毛。金雀:钗,金雀饰状的发钗。

罗衣:丝织绫罗所制衣衫。浑:全。春衫:相对于“罗衣”的布衫。“春”又与“秋”相对照,亦暗切题旨。青春衣衫实即“青衿”,秀才(诸生)服也。

肠断花回不落:意谓伤心人偏偏仍活着。断肠花:暗翻李白《古风》“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句意。

青女:李商隐《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青女为传说中专司霜雪之神。“青女约”指相约如松柏之坚贞不屈。

赏析

  “闺思”题材,无论是“春闺”抑是“秋闺”,从来不外是怨郎君或情郎薄倖,叹一己青春空抛、红颜薄命,罕见有自责负约、自伤移情改志的。有则自清初始。时代的某些特定背景,导致传统题材的内涵启变,“闺怨”即其中一例。宋徵舆在“云间三子”中年最少,幼于陈子龙、李雯十岁,迟后陈、李二十年始卒。“三子”在甲申、乙酉鼎革之际,子龙赴难殉身,李、宋改志仕清。李雯卒早,宋徵舆渐居要路,俯今仰昔,心情复杂,愧对故友如陈子龙者之自疚感时有涌起,这首《秋闺》就是以吞吐含蓄之笔透现内心的隐蔽境界。尽管事实已是“新样罗衣”难以弃却,“旧日春衫”无可寻复,“青女约”之误早成定狱,“断肠花不落”的怨天尤人均无法挽回“颜非昨”之势,但作者的自怨自艾并非伪饰,是真诚的。惟其真诚而又不可逆变已铸成之事实,所以,隐痛也就显得深沉。云间词人论词主“境由情生、辞随意启”的雅正婉研之旨,好以“香草美人”为寄托载体,本多情爱之写。不意陵谷变迁,陈子龙最后三数年之作尽寄以忠爱苦情,李雯、宋微舆等则于白日歌酒流连,夜半乃自伤成为“两截人”,境由情生之旨转获致更多层面的发挥。时势推移,每多初衷始所未料者。此词意象似多陈旧,然而特定个性的情思却推陈见新,颇醒服目。词的脉络甚细,辞既达意又能惋曲,老于传统手笔而不迂不滞,允称驾轻就熟之高手。

宋徵舆(公元1618年—1667年)字直方,一字辕文,江苏华亭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六年,年五十岁。顺治四年(公元一六四七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有《林屋文稿》十六卷,诗稿十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百世兴王地,乘时已建都。
离宫万户寄,京邑四方模。
尹以名臣择,朝仍宿哲俞。
果资卿属重,将俾国人苏。
迎饯车交辙,奔驰士结途。
许嗟人惠夺,宋迟德恩敷。
日月天闱近,山河地势趋。
压城隋柳密,开苑汉池枯。
文物希前代,讴歌得大儒。
邹枚迹虽古,宾从岂今无。
雨余东北望银屏,一带寒山映骨清。
谁道西风能换物,染红枫树亦多情。

高管嗷嘈叠鼓忙,春云轻覆飨军堂。二星光动狐狸伏,六纛威腾貔虎良。

海孽向来如薙草,射夫无有不穿杨。时平已卧边庭鼓,不废蒐田谨旧章。

北河风高水生骨,玉垒银桥堆几尺。
新戍云中千骑马,横津直渡无行迹。
下流湍悍川途开,吹笳官舫从南来。
帆樯山齐排浪进,牵船百丈声如雷。
雪深没髁衣露肘,背挽头低风塞口。
相逢羡杀顺流船,急问来时河冻否。
溜过湖宽放闸平,长年稳望一帆轻。
夜深侧听流澌响,琐碎玲珑渐结成。
篙滑难施橹枝折,舟人霜满髭须白。
发鼓催船唤打冰,冲寒十指西风裂。
吁嗟河伯何硁硁,白棓如雨终无声。
鱼龙潜逃科斗匿,殊耐鞭杖非穷民。
官舱裘酒自高卧,只话篙师叉手坐。
早办人夫候治装,明日推车冰上过。

海子桥边卸马鞍,燕山秋草色漫漫。百年王气和烟散,往事空从画里看。

爰居避海潮,鸿雁乘朔风。谁言万里翮,相聚仍南中。

截竹作凤鸣,声响犹雌雄。而况耿介士,高视横霜空。

君自燕山来,吐气如云虹。片言赴知己,长揖辞群公。

都门盛饯送,珠玉萃其躬。故人有新句,愈工而不穷。

何因假羽翰,清啸此宵同。

当户海榴树,纷纷落绛英。竹林新笋出,石砌绿苔生。

小屋知心静,繁花觉眼明。少陵今远矣,谁与论诗情。

笔到钟王意有馀,诗章高古过黄初。班行未上论思地,远使聊宣宽大书。

乞与丰年均饱煖,更申严令绝侵渔。肯迂使节存支郡,咫尺犹嫌会面疏。

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眼见藤梢已过墙,手拈书卷复堆床。
闲临水槛亲鱼鸟,欲出柴门畏虎狼。
冠制不嫌龟壳小,衣裾新剪鹤翎长。
从来任拙唯疏懒,一月秋阴不下堂。
特写青笺几往来,
佳人何自苦怜才。
伤心春与花俱尽,
啼杀流莺唤不回。

无钱犹爱菊,有酒即横琴。万石醉不了,一名閒到今。

径松存老节,门柳积秋阴。人画归来像,谁传归去心。

处士坟三尺,吴山松万株。空馀著书业,不见炼丹炉。

道古言难合,年高势最孤。盛朝礼乐备,无处用真儒。

背负肩任几百斤,山蹊寸进仅容身。先难后获应如是,重愧端居饱食人。

远烦招隐费长吟,缓急方知故旧心。
怀土若为家直渎,避喧真欲客横林。
人才何敢追连璧,气类聊能拟断金。
卜筑要须孤绝处,落花流水恐相寻。

《五千言》亦归无极,三十年来访太初。今日定教蠹鱼笑,又翻绿字写仙书。

遥忆荒阶藓生好,木兰露重滴归情。
秋山松桂毕森爽,夜馆星河几晦明。
溪色乍凉双鹭下,雨声缠绝一蝉鸣。
经房旧掩青枫老,此夜无人月影清。
纵横问答有来由,缘木求鱼卒未休。
若妙旨寻知见会,还同拨火觅浮沤。
诸佛子,著眼看。
严霜晚露,彻骨清寒。
匝地普天,通同实际。
休问得皮得髓,徒夸见浅见深。
从来一道恩冤,何以自家退屈。
山僧对此,忍俊不禁。
閒引少林无孔笛,为君吹起小阳春。
满眼觑不见,满耳听不闻。
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
璚滴琳华一夜凝,凌虚雕槛晓来凭。
眼观银色三千界,身到瑶台十二层。
玉洒砌尘供庾斛,粉融檐水妒房陵。
化人宫好分明在,恨不同君把袂登。

红黄亦异姿,受病得君知。可奈清秋老,虚承白露滋。

鸟归步怯重,池照影先垂。好教柴门掩,无令见秃枝。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