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李贺抱着满腔热忱来到长安,冀望通过“荫子得官”的途径,求得一官半职,实现其济民报国的人生抱负。而现实生活对他的回报却是无情的,奉礼郎官职卑微,受尽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冷遇和排挤,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愤,时时袭来心头。在萧瑟寒冷的秋雨中,他滞留馆舍,触景生情,凭借诗句抒发郁结于心头的忧愤。诗的首句用“谁家子”唱发,“仿佛自问,极愤郁之致”(叶葱奇《李贺诗集注》)。诗人来到长安,感受到秋意的萧瑟,更感受到“落莫”与“牢落”,壮年怀着羁居他乡的怨恨,梦见自己白发满头,暗自悲泣。“瘦马”以下四句,从直接抒情转入即景描写,诗人所骑的瘦马,喂饲劣等草料,雨沫飘零在寒沟里;遥望南宫,泣帘下一片昏暗,只听到更筹声从雨中传来。笔触细致的景物描写,紧紧扣住“滞雨”的题意行笔,既能表现诗人贫困、飘零的景况,又能暗喻吏部官员的昏庸,着墨不多,而意境融沏。最后四句,诗人驰骋想象,一会儿想归回故乡。家乡远在千里之外的白云脚下,一会儿又想到投笔从戎,立功封侯。诗人不甘心沉沦下僚,不满于现状,亟想摆脱困境,徘徊于进退、穷通之间。
长寂寞,独徘徊。抱病起登江上台。万户千门春色闭,谁家桃李乱中开。
凤在阳冈鹤在皋,相思空遣梦劳劳。箫吹夜月江桥酒,槎泛秋风海市涛。
故国山川吴分野,美人词赋楚离骚。琼花新制人争写,应使扬州纸价高。
春光镇在人空老。往事知多少。笙箫吹断水云间。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花明月暗飞轻雾。渐觉伤春暮。待歌凝立翠筵中。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谈天誇碣石,放夜喜新丰。贳酒来冬白,传柑荐海红。
滇池看去马,桂管有征鸿。云省周郎远,深杯话未终。
烽火盛,郁孤愁系孤艇。故人劝我下轻帆,雪窗痛饮。
别来碧树涨春云,横塘风露吹醒。年时事,谁暗省。
小楼昨岁曾凭。载将歌舞莫愁湖,鲤沉字锦。敞银屏、深院唤张秾,滴搓词句酥粉。
而今烟柳断浦净。剩离情、庭满花影。鬓发灯前还认。
看醉乘画舸,依然清兴,莫待丹枫吴江冷。
胜地灵泉彻晓清,渥洼犹是昔知名。一湾如月弦初上,半壁澄波镜比明。
风卷飞沙终不到,渊含止水正相生。竭来亭畔频游玩,吸得茶香自取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