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联写实景。梅子成熟时,正是江南晚春季节。阴雨绵绵,大地苍茫一片,这梅雨,有时一下就是十几天,甚至一月余。在这样的季节里,一个长居江南的人也会感到愁闷,更不必说是“俟罪非真吏”的流放囚徒了。对这梅雨中的沉闷更加不适应,更是愁上加愁。作者在这一联写“苍茫”的梅雨,就给诗定下了“忧愁”的基调,这“忧愁”是沉沉地压在诗人的心头,挥不去,驱不散,化不开。颔联写柳州之荒凉,夜里能听见猿猴悲啼,早晨被远处的鸡声惊醒,皆言人烟稀少。愁与梦,更是诗人不得志的心态写照。颈联写天气景象,一片朦胧晦暗,恰好是诗人此时境遇的象征。尾联用典。陆机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谢朓诗:“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字面写白色的衣服变成了黑色,但不是京城尘埃所染,而是边城气候。言外之意却是从此入京无份了——政治前途何其渺茫,心里必定愁苦。
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借苍茫细雨来抒发作者无边无际的思乡忧愁;蒙蒙、沉沉的细雨,就是作者那深深、浓浓的思乡之情。作者借景抒情,情随景生,景随情移,情景交融。诗中的一个“愁”、一个“梦”,点化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情与景紧密联在一起,是有独特沉郁的风格。
积雨收梅夏,清风度麦秋。六宫争献寿,不觉月沉钩。
不然诗虽存,诗义终支离。论语首学而,其教先自治。
继之以为政,而后论所施。孟子则不然,所重在救时。
知言与养气,姑弗遽及斯。先载齐与梁,两君问答词。
其于本末间,似乎倒置之。尼山与邹峄,同为万世师。
何敢妄拟议,愿为深长思。
野老难忘忧国念,山童仍抱喜春心。年朝春节真难遇,雨夜融和仅见今。
何李谁传二妙并,不应秀句有邹生。三湘愁鬓时相对,参伍双悬江汉名。
忆昔事临洮,夫子主谋议。密图虏山川,手疏贤王系。
置传授方略,明镫上封事。单于愿守边,阏氏私自媚。
王庭去幕南,塞下消烽燧。孤心谅不渝,翻覆生睚眦。
仙家瑶草种初成,此日分来独有情。愿遣山居尘俗远,何须嵩岭说长生。
秋日晖晖兮槐市成林,白鸠关关兮汉柏阴阴。杏坛高兮几寻,奠桂酒兮孤斟。
苍梧不可呼兮犹得抱南风之琴。哀颜夭之不永兮,伤哉兮遗音,契千古兮遐心。
归兮归兮,乃今不负吾衣之深。
舂陵有佳气,风雅代相持。旷躅倾三户,铉言贵一时。
伟哉公后劲,能与昔同揆。崒嵂连嵾峙,汪洋泻汉滩。
仓皇逢世乱,谈笑取官奇。锦制江城丽,斤挥鄂渚宜。
李桃相竞秀,桑梓愧言私。骥足方闲步,羊肠复履巘。
调高嫌寡各,怀宝惜希知。逸致宗陶阮,高风接颖箕。
筇飞丹岳迥,车纵白门驰。识以观涛壮,情因望海移。
尽韬文豹雾,孤引渐鸿仪。墨翰资游戏,烟云任蔽亏。
朗怀澄皎皎,冲度益夔夔。每快闻声蚤,翻憎握手迟。
一朝披赤牍,千里挹青芝。裔续公安著,名齐洛下垂。
有时凌白也,率意写羲之。老作文章伯,狂呼造化儿。
抽毫惟信腕,得酒不攒眉。自我逢袁粲,何殊遇子期。
唱酬欣有托,摸索谩云谁。斗北行占聚,河东岂待吹。
时花俱扫艳,古柏独成诗。读罢陈杯酌,欢陪畅梦思。
清谈依茂宰,列席近先师。咳唾生珠玉,敦庞肃鼎彝。
不图休晚沐,旋复吐新词。从此耽深契,逢人说项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