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杂兴十首 其七

我亦西郊有草堂,时从野老话农桑。匏瓜足食何忧馑,檿柘新栽莫漫伤。

架上法书兼魏晋,案閒诸子杂荀扬。朝耕夜读吾儒事,可不焚膏继夕光。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猜你喜欢
枝枝叶叶,受东风调弄。便是鸾穿也微动。自鹅黄千缕,数到飞绵,闲无事,谁管将春迎送。轻柔心性在,教得游人,酒舞花吟姿狂纵。更谁家鸾镜里,贪学纤蛾,移来傍、妆楼新种。总不道、江头锁清愁,正雨渺烟茫,翠阴如梦。
金柔火老,
欲避几天地。
谁借一檐风,
锁幽香、
愔愔清邃。
瑶阶珠砌,
如膜遇金篦,
流水外,
落花前,
岂是人能致。

擘麟泛玉,
笑语皆真类。
惆怅月边人,
驾云轸,
何方适意。
么弦咽处,
空感旧时声,
兰易歇,
恨偏长,
魂断成何事。

浮埃古壁上,萧然四真人。矫如云中鹤,犹若畏四邻。

坐令世俗士,自惭污浊身。勿谓今所无,嵩少多隐沦。

花里飞来粉翅疏,香罗扇上得形模。只缘容易无人爱,但说滕王蛱蝶图。

飞槛枕溪光,欢言客遍觞。
暂云消树影,骤雨发荷香。
辛臼橙齑熟,庖刀脍缕长。
蘋风如有意,盈衽借浮凉。

东风吹散柳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彊弩驱潮水为东,昔年此地识英雄。素车白马空明上,青盖红旗灭没中。

十万军声西塞月,三千鲲浪北溟风。乘槎有约终须去,见说银潢与海通。

天生纯孝本良知,不愧周人七子诗,
绝妙好辞为写照,丰碑千古在江湄。
哀哀江上救沉尸,墓木留形世所悲,
得旨春秋参祀典,孝诚今日再逢时。
炼尽少年成白首,忆初相识到今朝。昔饶春桂长先折,
今伴寒松取后凋。生事纵贫犹可过,风情虽老未全销。
声华宠命人皆得,若个如君历七朝。

五岭东来势忽止,阴那山自云中起。山在云中不可见,得云山乃留真面。

我生爱山尤爱云,策马寻山看云变。阴那之奇无不有,擎空突兀拿云手。

大云放作天下雨,小云留赠山中友。登山不学昌黎哭,游山岂作开云祝?

高秋十日云沉沉,山灵知客嫌秋阴。狞云忽散秋宇净,古柏荣枯护禅定。

倚天五叶开青莲,奇峰顿落琳宫前。上有飞仙来往之天桥,下有茶香万斛之流泉。

山中寺古逾千年,开山何人潘了拳。金光明现身丈六,昔曾入梦来清源。

吁嗟乎!占山须占天下奇,作佛须作云雨师。万里中原腾旱气,愿驱群云出山去。

留云不遣遣云阴,山与祖师俱惭愧。

霜馀野水尚能深,隔见僧檐出短林。一苇欲航心未稳,故穿危径取墙阴。

朝泰折,朝泰折,玉辂自天临。五岳百灵齐献瑞,川侯海伯尽输琛。

后土鉴皇心。

万事皆从忙处错,寂然不动乃能通。
君看开济规模事,却属南阳高臣翁。

天涯行役愧蹉跎,路入新安腊已过。一夜乡心头欲白,溪声犹在枕边多。

合欢萱草两含芳,一见令人乐兴长。唯是忧边与忧国,对花终日不能忘。

门外空回长者车,草玄论字总何如?秋宾鸿雁传书后,岁在龙蛇入梦初。

萱室东风留綵服,瓜庐夜雨忆春锄。山阳地下无穷恨,满目寒云泪洒裾。

绿水青山曲折来,荒祠绝壁共崔嵬。模糊题额殊难认,似是东西两钓台。

客怀苦难昧,归心促邮程。饰马立檐下,晨鸡犹未鸣。

跨鞍出郊埤,征鞭不少停。野犬隔村吠,宿鸦绕树惊。

隐隐双林侧,涓涓溪水声。登山不见月,举首已侵星。

苍茫云雾起,良久曙光生。千峰拱翠壁,万壑入川平。

忽觉高天际,已忘人世情。

和靖风流百世长,吟魂依旧化幽芳。
已枯半树风烟古,才放一花天地香。
不肯面随春冷暖,只将影共月行藏。
悬知骨法清如计,传得仙人服玉方。
北林鹊夜飞,南轩月初进。调弦发清徵,荡心祛褊吝。
变作离鸿声,还入思归引。长叹未终极,秋风飘素鬓。
丝传园客意,曲奏楚妃情。罕有知音者,空劳流水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