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即将过去,白昼仍旧漫长。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觉得更加凄凉。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愁,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注释
萧萧:凄清冷落的样子。原为象声词,如风声、雨声、草木摇落声、马蹄声。《诗经·小雅·车攻》有“萧萧马鸣”,《楚辞·九怀·蓄英》有“秋风兮萧萧”,《史记·刺客列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琐窗:镂刻连锁纹饰之窗户。多本作锁窗,当以琐窗为胜。
酒阑:酒尽,酒酣。阑:残,尽,晚。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有“酒阑”,裴骃集解曰“阑,言希也。谓饮酒者半罢半在,谓之阑。”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有“白露凝兮岁将阑”,李善注曰“阑,更晚也”。团茶:团片状之茶饼,饮用时则碾碎之。宋代有龙团、凤团、小龙团等多种品种,比较名贵。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
瑞脑:即龙涎香,一名龙脑香。
仲宣: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登楼赋》抒写去国怀乡之思,驰名文坛。
随分:随便,随意。尊前:指宴席上。尊:同“樽”。
东篱菊蕊黄:化用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的“采菊东篱下”句。

赏析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此词起笔写深秋凄凉的景色,移情于物,含悲秋伤时之意;接着写酒后喜茶,梦醒闻香,委婉含蓄,道出孤寂无聊的心境;而后引王粲怀远典故,借古寄怀,发思乡之幽情;结尾写借酒消愁,自我劝慰,凄婉情深。全词塑造了一个由多重性格所组成的抒情形象,抒发了作者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之情,立意奇巧,跌宕有致。

  上片叙事,主写饮酒之实“秋已尽,日更长”写作者个人对秋的感受。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寒日”,是说阳光有些惨淡、冷清。词中所写是秋天,并非冬日。太阳慢慢升高了,一点一点照射到窗上,看上去很明亮,却给人以冷落萧索之感。“萧萧”,一般用来形容风雨,这里是说阳光给人的感觉,就如同萧瑟的秋风一样,有些凄冷。用“萧萧”形容“寒日”,一下子便给深秋的清晨带来迟暮的气氛,也为全词点染了一个色调凄清的背景。“琐窗”,雕刻有连环图案的窗子。从它前面的“上”字来看,太阳光照射到窗上,有一个慢慢移动的过程,说明主人公一直久久地注视着,心绪茫然。“琐”,一作“锁”。

  “梧桐”一句,又在凄清中抹上了一层暗淡的色彩。主人公朝窗外望去,曾经茂盛苍翠的梧桐树无言独立,一枝一叶似乎都凝结着愁怨:它们一定是对夜间的寒霜心有恨意吧。梧桐因天气转冷、霜露渐重而开始落叶凋零,但草木无知,本不能恨,词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其时,清照遭遇国难,流落他乡,逢秋作客,不禁倍感凄清和愁怨。不过,她并不直抒胸臆,而是含而不露,移情入景,借梧桐之恨,传达自己的情绪。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酒阑”,即酒意将尽。主人公喝完酒后,再喝上几杯团茶,那又浓又苦的滋味正是她所喜好。“团茶”即茶饼,宋代有为进贡而特制的龙团、凤团,印有龙凤纹,最为名贵。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说明酒饮得很多。主人公并非酒徒,其所以如此,无非是心情苦闷,借酒排遣。从梦中醒来之后,只觉瑞脑散发出的清香,沁人心脾。“瑞脑”,熏香名,又名龙脑,以龙脑木蒸馏而成。至于她做的是什么梦,又因何而断,这都留给读者去想象

  这两句叙写主人公在寂寞秋日自遣自慰的情状。“更喜”和“偏宜”两词,表面上写乐,实际上是写悲。酒饮得多,表明愁重。苦茶虽宜解酒,但那只是生理上的。精神上的苦闷,根本不是借酒浇愁、饮茶解醉所能排解。“偏宜”,表面是说香气宜人,实则是说环境的清冷静寂,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让人更加明显地感觉到熏香的香气。主人公在燃香独坐、默然沉思中,似乎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其内心深处,仍是愁云恨雾,挥之不去。这种以闲写愁的笔法,是很耐人寻味的。

  下片写饮酒之因“秋已尽,日更长,仲宣怀远更凄凉。”秋天已经过完,白天还是那么长,比起仲宣怀念远方家乡,主人公更觉凄凉夏至以后,白天逐渐变短,到秋尽时,主人公却觉得白天还是那么长。看似无理,实则有因。终日被思念故土的愁苦所煎熬,自然会产生日长难挨、度日如年的感觉。

  “仲宣”一句用了王粲的典故。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少时即以文才见长,是“建安七子”之一。董卓之乱时,他避乱荆州,依附刘表,但未被重用。在荆州他写了《登楼赋》,抒发壮志未酬、怀乡思归的抑郁心情。此时,词人因“靖康之难”、北宋沦亡而背井离乡,其身世情怀与仲宣相仿,故借以自况,其思归不得的幽怨之情似乎还要强烈,因此说“更凄凉”。这一典故的容量是很大的,包含了道不尽的身世之感、乱离之苦。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随分”,随便,含有随遇而安的意思。飘零的命运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日思夜想的故土不知何日才能重归,总不能一直凄凉感伤,被无边的愁苦压倒吧。不如端起杯中美酒,随意痛饮,别辜负了东篱盛开的菊花。“东篱”,种菊花的地方,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本来是借酒浇愁,却又故作达观;而表面上的达观,实际隐含着悲愁难遣的家国之思。因此,把酒对菊绝非赏心乐事,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排遣。这种自宽自慰的说法,看似轻松,实则含怨。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应是李清照晚期作品,此词写作时间尚有争议。依词中“仲宣怀远”和“莫负东篱”两句,这首词大概作于李清照南渡后不久,时间大约是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那时赵明诚正在江宁任知府。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猜你喜欢
沃州传教后,百衲老空林。虑尽朝昏磬,禅随坐卧心。
鹤飞湖草迥,门闭野云深。地与天台接,中峰早晚寻。
芝兰生吾庐,一雨一增蒨。
本亦何预人,怀抱终眷眷。
老傅时已迫,尘垢日须浣。
永惭旧文书,展读不终卷。

暑风快处岸乌巾,去去扁舟远帝城。过眼溪山含雾重,多情草木逗烟轻。

琴书正要溪人事,禽鸟跫然听履声。莫恨漏天霖雨恶,鸡窗好好笔为耕。

绮翼??,问谁常借春陂。生愁近渚风微。紫山深,金殿暖,日暮同归。白头相守,情虽定、事却难期。带恨飞来,烟埋秦草,年年枉梦红衣。旧沙间,香颈冷,合是单栖。将终怨魂,何年化、连理芳枝。

元龙湖海豪,盖代声籍籍。只今观耳孙,才皆万夫敌。

叔兮美无度,伯也古遗直。当年种玉翁,什袭裹双璧。

期公垂天云,佐郡试戢翼。尚开柴桑径,引领望三益。

尝闻筑燕台,千里走乐剧。市骨捐千金,厩乘尽虎脊。

公乃真好事,屣履见逢掖。定知子舆辈,一笑皆莫逆。

辛勤曾寄玉峰前,一别云溪二十年。三径荒凉迷竹树,
四邻凋谢变桑田。渼陂可是当时事,紫阁空馀旧日烟。
多少乱离无处问,夕阳吟罢涕潸然。

汉庭近日少宗盟,博选宗英副匠卿。高帝子孙谁宿德,翰林风月得先生。

又持一节湖南去,政是三湘雁北征。但使远民蒙福了,早归词禁赋新莺。

冷竹风成韵,荒街叶作堆。欲寻联句卷,先饮暖寒杯。
帽为迎霜戴,炉因试火开。时时还有客,终不当君来。

西泠云树六桥东,月姊曾闻下碧空。杨柳长条人绰约,桃花得气句玲珑。

笔林研匣长华里,翠袖香车丽日中。今日一灯方丈室,散花长侍净名翁。

旋辕一蹶夜模糊,覆辙徒劳戒仆夫。自恃神全能不死,莫誇马老尽知途。

回车陇坂空怀古,折臂公卿那到吾。记得家山携蜡屐,醉归从未倩人扶。

不论朝暮带轻烟,错向春风恨杜鹃。杨柳枝头风料峭,为君醉倒烛花前。

似是梨花靠杏芽,又飞柳絮裹桃花。嵰山绀雪仙娥颊,玉座丹砂道士家。

岂为秾香非素质,故将冰蕊当铅华。广平心事浑如铁,作赋何妨妩媚奢。

桐谷孙枝已上弦,野人犹卧白云边。
九天飞锡应相诮,三到行朝二十年。

水落天门放顺流,何须百丈打矶头。郎归不化身为石,重扫蛾眉两点秋。

何处蒲牢送夕晖,一声催得老僧归。随身不必游龙恃,薄暮犹多野马飞。

枯树含生仍寂寂,墟烟将散故依依。风光毕竟江南好,二月春深试袷衣。

玉山佳处野亭分,千树梨花白似云。
仙袂倚风林下得,淡香和月夜深闻。

辞汉金人泪暗滴,何处摸挲叹铜狄。岿然不见鲁灵光,一例西风吹瓦砾。

石人乃得全天年,偶立千秋古道边。乐安大守尔谁是,姓氏犹在名无传。

古道离离遍禾黍,但向斜阳日延伫。千呼万唤不肯回,忍睹蓬莱变尘土。

日暄雨洗换年光,碧藓红萝作绣裳。纸钱飞散白蝴蝶,寒食何人浇酒浆。

斫冰词客好事者,独往驱车吊原野。古隶龙文拓寄来,翠墨寒涛我心写。

宇文石鼓等儿孙,苦县光和是弟昆。遥知月冷清霜夜,石人相对语精魂。

老矣真无用,归欤敢遂初。家风为政拙,举业读书疏。

文质从三变,荣枯集一虚。君看揭揭者,岂是古之车。

湘山青,湘水秀,山川孕灵多结构。瞥眼韶华四十年,旺气消磨暮烟凑。

城中向未经兵革,夏屋渠渠比相接。不知天意庇此方,祇道金瓯固无缺。

东省流离失元气,广西跳梁尤难制。男儿不令事诗书,窄袖蛮靴逐游逸。

夜半笙歌响遏云,日中绣被犹横膝。生男悬弧虽足珍,寒暖保媪时睃巡。

不明教诲育儿法,偶有病疴祈灵神。长沙近日颓风教,日日拜神为尽孝。

玉颜沙土拜香歌,破钞羞颜人尽效。男儿自弃真庸愚,妇女讽经不循道。

混混世间人,猛省犹可造。天生动物类,为人最精巧。

名誉胜黄金,志岂图温饱。君不见扶桑东海青年志,学校分科穷力治。

人人奋勇储英才,男女同功参奥义。养成锐气振环球,武略文名典章备。

当年彼我本同文,倏尔失足千丈深。依人府仰如病虎,自困非必因书焚。

湘流浩浩山青青,岁月掣电如马奔。谁能拯此立根本,震雷惊醒同俦魂。

绣衣不果共追游,戏马台荒百草稠。山掩碧溪流水咽,人归乌渡故乡羞。

独留古迹龙王庙,那见春风燕子楼。何事当年骓不逝,满天明月楚歌讴。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