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当为悼念随作者贬谪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写岭外梅花玉骨冰姿,素面唇红,高情逐云,不与梨花同梦,自有一种风情幽致。上阕通过赞扬岭南梅花的高风亮节来歌赞朝云不惧“瘴雾”而与词人一道来到岭南瘴疠之地;下阕通过赞美梅花的艳丽多姿来写朝云天生丽质,进而感谢朝云对自己纯真高尚的感情一往而深,互为知己的情谊,并点明悼亡之旨。全词咏梅,又怀人,立意脱俗,境象朦胧虚幻,寓意扑朔迷离。格调哀婉,情韵悠长,为苏轼婉约词中的佳作。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接下来两句说它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在树上的绿毛小鸟(状如幺凤)。以上数句,传神地勾勒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风韵。
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素面翻嫌粉涴”,岭南梅天然洁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探饰的;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美容。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探),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面对着这种美景的东坡,却另有怀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东坡慨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像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在。
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近旨远,给人以深深的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在得其神韵。张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此词,可以窥见其艺术技巧的精湛。
此词当作于公元1096年(绍圣三年)。据《耆旧续闻》《野客丛书》记载,此词乃苏轼为悼念死于岭外的歌妓朝云而作。作者创作这首词时大约60岁。
芙蓉幕下惜馀闲,不使芳华取次残。珍果醇醪与新句,并将佳味助清欢。
苕溪溪上一茶神,三表遗经品藻亲。轻拂竞看云态度,初尝应惬舌根尘。
草堂遥忆金沙水,花濑聊分紫气春。尤物从来常贵少,彭城园外即非真。
潘郎于我最情长,劝我新滩莫么忙。落日系舟崖石下,斯人风味故难忘。
固蒂深根且一邱,少时尝恐斧斤求。何人比拟明堂柱,几岁经营江汉洲。
终以不才名四海,果然无祸阅千秋。空山万籁月明底,安得闲眠石枕头。
干戈馀劫数,邑里众死亡。楚氛日晦蒙,恍若初望洋。
况能辨玉石,狼顾骇且僵。哀哉畴能违,付此烈焰场。
呼嘘蔓亲邻,苦毒烦中肠。老妻卧沉沉,念我新著床。
唤起趣汤药,翼我期寿康。宁复忧其危,且为我周防。
卜稽倏遇困,卦兆非祯祥。妻命竟莫逃,苦语应难忘。
提携乳下孙,戏弄每在傍。相从绝可怜,溘先朝露翔。
我时属方剧,饮恨神惨伤。棺敛付儿曹,草草归山冈。
逝者忍长痛,来日仍叵量。阖门罄委顿,形势尤仓皇。
幸天垂至仁,坐睹日月光。诸儿遂遄起,再拜酬穹苍。
目前强自慰,药物资先尝。老身仅一息,骨立勉自强。
屡危迄就理,所赖医士良。服饵逾十旬,瓶罂竭储藏。
扶持力更无,举体皆疮疡。脾胃苦易侵,滋味多所妨。
冥冥等缧囚,兀兀类耄荒。推残甘委弃,感愤涕泗滂。
夜来秋日梦,神气殊飞扬。起坐不成寐,意与西风长。
愿言借吹嘘,濯发晞扶桑。
阑风伏雨扫岚光,天阁珠栊玳瑁梁。自是仙官难得到,白云长护翠屏傍。
露含雨蕊一枝擎,逸韵翩翩自有情。芳草竞姿余味永,幽香分握袖风清。
撷英连理人多媚,纫佩同心语不争。好友相思共晨夕,灵根双秀豁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