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一)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二)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黄叶和青苔铺满了回去的路,原来我们相约幽会的地方如今在哪里?你离去后音讯杳无,平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窗外秋雨,一半已经被风吹去。高高的树木萧萧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回去的路,空中的残月破晓的微风让自己六神无主,竟不知在什么地方?你离去后音讯杳无,平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窗外秋雨,一半已经被风吹去。
注释
屧粉衣香:这里代指所怀念情人及与之幽会的地方。屧(xie),本意为鞋子的木底,此处与“衣”字皆以衣物代指情人
“秋月句”:清朱彝尊《转应曲》诗句:“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木叶:树叶。
“残月”句:空中的残月破晓的微风让自己六神无主,竟不知在什么地方。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相思之情,词人踏在铺满落叶的归路上,想到曾经与所思一道偕行,散步在这条充满回忆的道路上,然而如今却只有无尽的怀念,胸中充满惆怅。暮雨潇潇,秋风乍起,“秋风秋雨愁煞人”,吹得去这般情思,这首词写得细致清新,委婉自然。委婉自然外,还有另一特点,纳兰的词最常用到的字是“愁”,最常表现的情感也是“愁”,这首词的写法,是要写愁而不直接写愁,而通过其他意象的状态来体现这种情感。

  这首词化用了前人的许多意象以及名句,使这首词给人一种熟悉而又清新的感觉。如“木叶”这一经典意象最早出于屈原的《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意象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予人以秋的孤寂悲凉,十分适合抒发悲秋的情绪。“晓风残月何处”则显然化用了柳屯田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半西风吹去”又和辛弃疾的《满江红》中“被西风吹去,了无痕迹”同。

  这首词和纳兰的其他词比起来,风格相同,仍然是婉约细致。这首词几乎每句都有不同版本,如“木叶纷纷归路”一作“黄叶青苔归路”,“晓风残月何处”一作“展粉衣香何处”,“消息半浮沉”又作“消息竟沉沉”。且不谈哪一句是纳兰的原句,这考据,现下还难以确定出结果来,但这恰好给读者增加艺术对比的空间。比较各个版本,就“木叶纷纷归路”一作.“黄叶青苔归路”两句来看,“黄叶”和“木叶”二意象在古典诗词中都是常见的,然就两句整体来看“木叶纷纷”与“黄叶青苔”,在感知秋的氛围上看,显然前者更为强烈一些,后者增加了一个意象“青苔”,反而导致悲秋情氛的减弱。“晓风残月何处”与“展粉衣香何处”则可谓各有千秋,前者化用了柳永的词句,在营造意境上比后者更有亲和力,词中也有悲哀的情感迹象;“展粉衣香何处”则可以在对比下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也能增强词的情感程度。

创作背景

  该作品于纳兰性德随扈出巡南北,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期间。具体时间在1682年秋(康熙二十一年),作者在外忙于国家大事,无法和自己心爱的人团聚,恰巧又处于秋季到来的时节,看着眼前的秋风吹落一朵朵的黄叶,心中愁苦,思念佳人之情顿生,为了表达自己的“愁”,抒发对佳人的思念,写出了这首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我心坚。你心坚。各自心坚石也穿。谁言相见难。
小窗前。月婵娟。玉困花柔并枕眠。今宵人月圆。
千村奔走浪尘沙,又报西兵沸鼓笳。
厄会有谁知死所,危途无处问生涯。
孤镫闭户一山雨,远梦当书三处家。
最怕入深饥莫忍,难逢流水出胡麻。

败屋茨生草,崩崖蔓老藤。布金无长者,持钵有残僧。

拨刺鱼跳釜,睢盱鼠瞰灯。炎炎三伏暑,岑绝冷如冰。

綵衣东笑上归船,莱氏欢娱在晚年。嗟我白头生意尽,看君今日更悽然。

寡妹城西消息稀,老夫漂泊几时归。
朝廷计议知何意,丞相征行事已非。
东去鲸鲵方作横,南飞乌鹊正无依。
可怜白发孤村里,终日哀哀赋《式微》。

金家兄弟早空群,倚马便作万言文。玉树辉辉照前后,弱冠英名在人口。

黉舍同游愧我先,相见每称吾小友。曾遌而翁好避諠,隐身西郭如乡村。

一生爱诵远公偈,累岁不识县令门。夫妇齐年人共羡,九月开筵对归雁。

请看二子接翅飞,好将文绣作斑衣。

渺渺扁舟天一瞬。极日空清,祇觉云根近。片影参差浮复隐。

琉璃净挂青螺印。

忆自嬴皇相借问。尧女含嚬,兰佩悲荒燐。泪竹千竿垂紫晕。

宾鸿不寄苍梧信。

若人别去已经秋,却见山间翰墨留。
独对西风揩望眼,试从云际辨荆州。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咿呜咿,那得知。寒酸看不上眼,手面移东换西。拱良工手,破衲僧疑。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家本东海裔,樵牧东山下。先子秉儒术,歌音追大雅。

一吏稍浮沉,举世无知者。眇予秉薄祜,宛洛随车马。

丘陇日以遥,松柏在原野。风木无停音,雨露凄其洒。

一为皋鱼叹,零涕缘缨泻。

感时心绪杳难平,无处登临不繫情。

寂寂海棠枝上月,清光此夜为谁明。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不悉。

鸾凤窜荆棘,豺狼当路衢。干戈余涕泪,霜雪此头颅。

把酒不成醉,请缨谁与俱。劳生负兵壑,我亦许驰驱。

作寒雨意浓,饱帆风力鼓。镫影接山塘,市声收夜午。

襆被湿气侵,篷罅漏痕杜。撇捎忙点篙,淋漓怜船户。

邻舫语喁喁,红烛共倾醑。萧萧暮雨歌,愁杀荡舟女。

凄清冷未眠,炉灰拨难煦。烟波连震泽,共济欣有侣。

花店七里情,高楼两岸数。阿谁同梦甘,奈此别情苦。

徐陵绮语工,风流玉台妩。湖云黯回首,愁绪萦如组。

淅淅增闷怀,初程才百五。何处馆娃宫,脂粉变田土。

飞燕倚身轻,争人巧笑名。生君弃妾意,增妾怨君情。
日落昭阳殿,秋来长信城。寥寥金殿里,歌吹夜无声。

山川一何旷,宇宙一何悠!丈夫志四海,良日登远游。

问君今何行,弹冠佐名州。青松冠岩列,光气难与俦。

延目识南岭,终怀在归舟。我不践斯境,忘彼千载忧。

自从分别来,日月有环周。行行向不惑,邈哉此前修。

愿君谢诸子,慷慨忆绸缪。

对酒弹古琴,弦中发新音。新音不可辨,十指幽怨深。
妾颜不自保,四时如车轮。不知今夜月,曾照几时人。
露滴芙蓉香,香销心亦死。良时无可留,残红谢池水。

雅吹轻歌绕路斜,韶光草草叹年华。一尊欲劝东君醉,不许春风管落花。

江上潮声日夜流,鸱夷未散霸图收。虎狼敌国英雄恨,麋鹿荒城鬼魅愁。

西子捧心终作祟,越王尝胆始成谋。一人存失兴亡系,楚水吴山尽是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