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诗三首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

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独无李氏灵,髣髴覩尔容。

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

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

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

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

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

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

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

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

亹亹朞月周,戚戚弥相愍。

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

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

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

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

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

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

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余。

译文与注释

注释

荏苒:逐渐。谢:去。流易:消逝、变换。冬春寒暑节序变易,说明时间已过去一年。古代礼制,妻子死了,丈夫服丧一年。这首诗应作于其妻死后一周年。

之子:那个人,指妻子。穷泉:深泉,指地下。重壤:层层土壤。永:长。幽隔:被幽冥之道阻隔。这两句是说妻子死了,埋在地下,永久和生人隔绝了。

私怀:私心,指悼念亡妻的心情。克:能。从:随。谁克从:即克从谁,能跟谁说?

淹留:久留,指滞留在家不赴任。亦何益:又有什么好处。

僶俛:勉力。朝命:朝廷的命令。回心:转念。初役:原任官职。这两句是说勉力恭从朝廷的命令,扭转心意返回原来任所。

庐:房屋。其人:那个人,指亡妻

室:里屋。历:经过。所历:指亡妻过去的生活

帏屏:帐帏和屏风。髣髴:相似的形影。无髣髴:帏屏之间连亡妻的仿佛形影也见不到。

翰墨:笔墨。这句是说只有生前的墨迹尚存。

怅怳(huǎng):恍忽。如或存:好象还活着。

回惶:惶恐。惕:惧。这一句五个字,表现他怀念亡妻的四种情绪。

翰林:鸟栖之林,与下句“游川”相对。比目:鱼名,成双即行,单只不行。析,一本作拆,分开。

缘:循。隟:即隙字,门窗的缝。霤:屋上流下来的水。承檐滴:顺着屋檐流。

寝息:睡觉休息。这句是说睡眠也不能忘怀。

盈积:众多的样子。这句是说忧伤越积越多。

庶几:但愿。表示希望。衰:减。庄:指庄周。缶:瓦盆,古时一种打击乐器。

选析

  潘岳《悼亡诗》是诗人悼念亡妻杨氏的诗作,共有三首。杨氏是西晋书法家戴侯杨肇的女儿。潘岳十二岁时与她订婚,结婚之后,大约共同生活了二十四个年头。杨氏卒于公元298年(晋惠帝元康八年)。潘岳夫妇感情很好,杨氏亡后,潘岳写了一些悼亡诗赋,除《悼亡诗》三首之外,还有《哀永逝文》《悼亡赋》等,表现了诗人与妻子的深厚感情。在这些悼亡诗赋中,《悼亡诗》三首都堪称杰作,而在三首《悼亡诗》中,第一首传诵千古,尤为有名。这里选析第一首。

  这一首《悼亡诗》写作时间大约是杨氏死后一周年,即公元299年(晋惠帝永康九年)。何焯《义门读书记》说:“安仁《悼亡》,盖在终制之后,荏苒冬春,寒暑忽易,是一期已周也。古人未有丧而赋诗者。”结合诗的内容考察,是可以相信的。这首诗,从内容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是第一部分,写诗人为妻子守丧一年之后,即将离家返回任所时的心情。开头四句点明妻子去世已经一年。诗人说,时光流逝,爱妻离开人世已整整一年,层层的土壤将他们永远隔绝了。“私怀”四句,写诗人即将离家返回任所的心理活动。就个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来说,诗人十分愿意留在家中,可是有公务在身,朝廷不会依从,这个愿望是难以实现的。再说,人已死了,就是再继续留在家中,也是没有用。这里提出留与不留的矛盾。矛盾的解决办法是,勉强遵从朝廷之命,转变念头,返回原来任职的地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是第二部分,写诗人就要离家返回任所,临行之前,触景生情,心中有说不出的悲哀和痛苦。看到住宅,自然想起亡妻,她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进入房间,自然忆起与爱妻共同生活的美好经历,她的一举一动,使诗人永远铭记在心间。可是,在罗帐、屏风之间再也见不到爱妻的形影。见到的是墙上挂的亡妻的笔墨遗迹,婉媚依旧,余香未歇。眼前的情景,使诗人的神志恍恍忽忽,好像爱妻还活着,忽然想起她离开人世,心中不免有几分惊惧。这一段心理描写,十分细腻的表现了诗人思念亡妻的感情,真挚动人。这是全诗的最精彩的部分。

  应该指出,“流芳”“遗挂”二语,注家尚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流芳”是指杨氏的化妆用品,有人认为“遗挂”是杨氏的遗像,都是猜测,缺乏根据。余冠英说:“‘流芳’‘遗挂’都承翰墨而言,言亡妻笔墨遗迹,挂在墙上,还有余芳。”(《汉魏六朝诗选》)比较可信。又,“回惶忡惊惕”,意思是由惶惑不安转而感到惊惧。“回”,一作“周”。前人如陈祚明、沈德潜等人多谓此句不通,清人吴淇说:“此诗‘周惶忡惊惕’五字似复而实一字有一字之情,‘怅恍’者,见其所历而犹为未亡。‘周惶忡惊惕’,想其所历而已知其亡,故以‘周惶忡惊惕’五字,合之‘怅恍’,共七字,总以描写室中人新亡,单剩孤孤一身在室内,其心中忐忐忑忑光景如画。”(《六朝选诗定论》)剖析入微,亦颇有理。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是第三部分,写诗人丧偶的孤独和悲哀。“翰林鸟”,指双飞于林中的鸟。比目鱼,水中一种成对的鱼。《尔雅·释地》说:“东方有比目鱼,不比不行。”传说比目鱼身体很扁,头上只一侧有眼睛,必须与眼睛生在另一侧的比目鱼并游。不论“翰林鸟”,还是“比目鱼”,都是古人常用来比喻夫妻合好。“一朝只”、“中路析”,写出诗人丧偶以后的孤独凄凉。冬去春来,寒暑流易,爱妻去世,忽已逾周年。又是春风袭人之时,檐下晨霤点点滴滴,逗人哀思,难以入眠。深沉的忧愁,难以消却,如同三春细雨,绵绵无休,盈积心头。要想使哀思衰减,只有效法庄周敲击瓦盆(一种古代乐器)了。《庄子·至乐》说,战国时代宋国人庄周妻死了,惠施去吊丧,见庄周两腿伸直岔开坐在那里敲着瓦盆唱歌。惠施说,妻子死了,不哭也罢,竟然唱起歌来,未免太过分了。庄周说,妻子刚死时,他很悲伤。后来想想,人本无生、无形,由无到有,又由有到无,正如四季循环,就不必要悲伤了。潘岳想效法庄周,以达观的态度消愁,殊不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潘岳的悼亡诗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富于感情。此诗也不例外。陈祚明说:“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宛转侧折,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夫诗以道情,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所嫌笔端繁冗,不能裁节,有逊乐府古诗含蕴不尽之妙耳。”(《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这里肯定潘岳悼亡诗的感情“淋漓倾注”,又批评了他的诗繁冗和缺乏“含蕴不尽之妙”,十分中肯。沈德潜对潘岳诗的评价不高,但是对悼亡诗,也指出“其情自深”(《古诗源》卷七)的特点。的确,潘岳悼亡诗感情深沉,颇为感人。

  由于潘岳有《悼亡诗》三首是悼念亡妻的,从此以后,“悼亡诗”成为悼念亡妻的专门诗篇,再不是悼念其他死亡者的诗篇。于此可见,潘岳《悼亡诗》深远的影响。

潘岳

  潘岳(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即潘安,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安仁,汉族,河南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中牟大潘庄)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早举秀才,因“为众所疾”,十年没有作官。后为河阳令,转怀县令。杨骏辅政时荐为太傅主簿,杨骏伏诛后被除名。其诗多缺乏深厚内容,只求辞藻华丽,为当时形式主义诗风的代表人物,与陆机齐名。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

  猜你喜欢
共踏长安街里尘,吴州独作未归身。
昔年旧宅今谁住,君过西塘与问人。
嫁时明镜老犹在,黄金镂画双凤背。忆昔咸阳初买来,
灯前自绣芙蓉带。十年不开一片铁,长向暗中梳白发。
今日后床重照看,生死终当此长别。
与客携壶去。望高高、半山失却,满城风雨。何许白衣人邂逅,小立东篱共语。未怪是、催租断句。寂寞午鸡啼三四,悄老人、桥上前期误。卿且去,整吾屦。
寒空旧是题诗处。莽云烟、缠蛟舞凤,东吴西楚。千古新亭英雄梦,泪湿神州块土。叹落日、鸿沟无路。一片沙场君不去,空平生、恨恨王夷甫。凭半醉,付金缕。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昔作儒生谒贡闱,今提相印出黄扉。
九重鵷鹭醉中别,万里烟霄达了归。
邻叟尽垂新鹤发,故人犹著旧麻衣。
洛阳谩道多才子,自叹遭逢似我稀。
后院短墙临绿水,春风急管繁弦。问谁亲按小婵娟。玉堂真学士,琳馆地行仙。
安得此身来此处,依稀一梦梨园。江南刺史谩垂涎。据鞍肠已断,何况到尊前。

醉鹤幽怀,品鸾凄调。青袍旧泪知多少。梦回谁倚十三楼,斜阳满地空秋草。

雪浪愁题,云和孤抱。吟情除是莺能道。隔江残笛雨萧萧,垂杨瘦尽鸥波老。

辨味必以口,未可与言味。雪味味尤玄,孰解推其意?

味雪味在茶,舌本得深致。非甘亦非淡,仙境吸沆瀣。

或疑味在梅,疏枝耿窗外。天花正交舞,幽香忽微至。

又疑味在酒,却寒宜薄醉。冲然适其适,醇旨若可会。

不然味在诗,思发觉有异。雪中获神助,逸语夐出世。

寻味入非非,得味自天际。试约轩中人,冲寒共驴背。

年来百念如灰冷,何物关心搅睡眠。
奠枕不容安丙夜,乘轺端复类丁年。
曲中谁辨齁齁趣,梦裹难成栩栩然。
只恐睡蛇钩已尽,髦蛮难到曲屏边。
徼好年家后,知公月旦先。
宠荣身外物,孝友性中天。
趣自怡堂得,诗从犹子传。
故园遗迹恨,月落早无边。

体挂云衣,身如布素,应为莫厌清贫。道无形象,大悟里头真。

憎爱心无有德,俱赞美、归顺良因。洪禧至,闲看法教,松竹每为邻。

真亲。全性命,明今达古,混世忘尘。若依余常善,永免沉沦。

蓬岛仙乡咫尺,蜕形去、现出真神。碧霄外大罗天上,无缺宝光新。

日惺名尔斋,尔心日了了。天理日流行,天运日旋绕。

心日日日惺,神理日日妙。一惺明德昭,太虚游八表。

退藏外昭心,声臭不闻睹。惺惺斯不惺,长夜何时晓?

龌龊宁堪处,卑污奈此逢。
看人骑白马,唤狗作乌龙。
濯濯河边柳,青青涧底松。
待看天气好,应得露华浓。

钓舟画彩鹢,渔子服冰纨。金辖茱萸网,银钩翡翠竿。

敛桡随水脉,急桨渡江湍。湍长自不辞,前浦有佳期。

船交桡影合,浦深鱼出迟。荷根时触饵,菱芒乍罥丝。

莲度江南手,衣渝京兆眉。垂竿自有乐,谁能为太师。

悠悠云水送舟车,历遍江山万里馀。东拜孔林瞻圣表,南寻禹穴探神书。

柳花扑盖春深后,芦叶侵篷月上初。一笑归来心领会,无穷乐趣有谁如。

任城百雉何突兀,城边古道层楼出。楼上仙人去不还,杨柳芙蓉自披拂。

清平奏曲是何年,天子呼来尚醉眠。何如采石矶头夜,捉月骑鲸飞上天。

天边明月依然在,清光夜夜生沧海。玉楼高处几经春,虬龙何日洒飞鳞。

曦光真同赴壑蛇,身堕尘海无津涯。名山之约十年负,清游空絷白鼻騧。

梦魂忽忽到天姥,山耶云耶路半遮。云衣逢逢花黄鹤,山陂叠叠披青霞。

野水无人起光怪,匹练旋见金背蟆。天门詄荡回鸾车,却入迮径多书花。

凉风萧萧吹我醒,檐前松月枝横斜。晨坐孤亭依树杪,庭宇窅深客来少。

诸翁手提一灯画,开言首道侯生好。吾知生也天下才,奇崛文章冰雪抱。

即观此图见性灵,尘壒难侵空翠绕。峭然坐我天姥下,对之恨未识生早。

野鹿山麋本寡俦,两心契合堪绝倒。丹梯百丈凌清都,福地洞天何处无。

与生久客胡为乎,惊沙眯目时模糊。生既居山与山别,卧游日日携此图。

盍学叔{辶巳}且远去,持竿大泽随鸥鹭。不然思报信陵恩,慷慨夷门法乃祖。

我惜时无真豪雄,爱才讵少昌黎公。笔摇五岳那终穷,肯艳春碧轻秋红。

麻鞋亦登天子殿,仙骨自到蓬莱宫。他时却恐置身昆阆顶,回望天姥一气青濛濛。

辞华奔竞至道离,茫茫学者争驱驰。先生独奋孟轲舌,扶持圣教增光辉。

志期周礼制区夏,人称孔阴生阙西。当途闻声交荐牍,苍生无福徒尔为。

道大不为当世用,著书将期来者知。今朝有客关内至,闻从大幕征南垂。

南垂凶冠陷州郡,久张螳臂抗天威。圣皇赫怒捷书缓,虎侯秉钺驱熊罴。

宏才未得天下宰,良谋且作军中师。蕞尔小蛮何足殄,庶几聊吐胸中奇。

日色不下地,山光一棱云。濛濛松顶雾,摵摵蔗田风。

客路黄尘里,人家绿树中。村民如见诧,行李几倥匆。

先生九华隐,鸟道隔尘埃。石室和云住,山田引烧开。
久闻仙客降,高卧诏书来。一入深林去,人间更不回。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