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的这首词,有着他一贯的忧郁风范。
上片斟月光为茗,看林梢轻影,无须整理的心事。随着殷殷低唤,拂去轻尘,来到眼前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纳兰小令中的白描总是十分动人。信步竹林间,满地竹叶恰似愁痕点点。纳兰词里这样的情境有很多,夜寒露重时独立小院,衣衫必是不足御寒的,心境也必是凄凉无依的。而在这里,词人也不绕圈子,自己说得清楚明白,“闲阶小立倍荒凉”,空荡寂寞的台阶显得十分荒凉。
而下一句,纳兰却又隐晦了,“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万千情意都浓缩在“潇湘”两字。潇湘喻指生死相隔。词句到了这里,纳兰的心迹也都铺显了出来,干言万语,还是悼亡。月亮还是当年的月亮,只是如今,它却孤零零照在一个人清冷孤寂的身影上。
下片写万籁俱寂,已寐难眠,此时正是“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是薄情吧,才会彼时那样不珍惜,是多情吧,才会如今这样放不下,生怕挂着笑的嘴角一垂下来,眼泪就会忍不住跟着倾泻而出。黯然神伤中,借黑夜盖住内心的忐忑不安。
这首词里,正是最后一句“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最牵人心,想起当年和她一起在灯前写字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其实何曾薄情,淡淡一句清言,二人缱绻深情便呼之欲出。故事完结,谢幕散场,但总有白纸黑字,文辞依然。
从全词看,本词采用前写景后抒情的常用手法,即由眼前实景追忆曾经的情景。结句描写一细节,使小词顿生妙趣,意韵悠长,情趣悠远。
博物君子识鉴精,包罗错综能成文。夫何吴兴戴庆豫,慨然谱竹拟诸形。
非草非木言甚决,品类繁夥难尽说。九江五岭多逸遗,维此方君更无别。
隐彩韬名志行坚,万里临邛族最寒。文饶携来甘露寺,声价压倒万琅玕。
眼节须牙如积累,四面对出莫与比。不有芝田纪录详,后世莫知深可耻。
我闻此说亦相仍,未尝亲得见觚棱。江东使者返行部,招徕节士番中分。
个个折旋皆中矩,什什来归敬岩所。有匪良朋保岁寒,凛然如对齐充父。
后山居士知其然,心事曾将诗句传。老来不复人间事,寄语山翁莫削圆。
欲补天何用。尽销魂、红楼深处。翠围香拥,呆女痴儿愁不醒,日日苦将情种。
问谁个、是真情种。顽石有灵仙有恨,只蚕丝、烛泪三生共。
勾却了、太虚梦。
喁喁话向苍苔空。似依依、玉钗头上,桐花小凤。黄土茜纱成语谶,消得美人心痛。
何处吊、埋香故冢。花落花开人不见,哭春风、有泪和花恸。
花不语,泪如涌。
共惟无极翁,混元再开辟。关洛与考亭,杲杲行世日。
惟此五大贤,人极赖以立。谓宜昭明荐,千古为令式。
会稽文献邦,人杰乃地灵。土俗无浇漓,山水有灵清。
先民乐遁藏,于焉解其缨。栖迟族寓间,百世流芳馨。
名郎迈时流,髫龀若老成。卜邻西庄上,迹晦心则宁。
黍稷被东阡,桑麻蔼前荣。诗酒足自娱,势利鸿毛轻。
弱冠嗜经术,诗礼闻过庭。词华发天藻,俊造蜚英声。
荐鹗万里秋,曝鳃千丈泠。漆雕不我欺,闾丘徒自盈。
虞庠重琢磨,益友欢送迎。翻思凊温日,不觉喜惧并。
明发乞归省,愧我非阳城。翩翩孤征鸿,摇摇双旆旌。
路若过山阴,为我观兰亭。剡溪虽怀贤,兴尽宜宵征。
升堂问起居,拜舞还自惊。去时尚朱颜,今朝鬓星星。
咄唶山泽癯,亦能奋翘英。况尔瑚琏器,岂不图骞腾。
鼎茵有其期,菽水何足矜。男儿志四方,莫作儿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