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崇让宅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重门紧锁,庭院深深,小径上长满了青苔,游廊幽曲,小阁萦回我独自寂寞地徘徊。
月色含晕迷蒙,可预知明晨定要起风,夜露是这般清寒,春花何时才能盛开。
蝙蝠来回飞串拂着帘旌,通宵辗转难以入睡,老鼠也翻动窗网,让人一阵阵吃惊疑猜。
背着灯光独坐,像在与亡妻共语,不知不觉间低声唱起了《起夜来》。
注释
崇让宅:指王茂元住宅。
掩绿苔:指庭中小径久无人行,长满苔藓。
月含晕:《广韵》:“月晕则多风。”王褒《关山月》:“风多晕更生。”
帘旌:即帘箔,布门帘,像旌旗,故称。
窗网:即纱。朱注引程大昌曰:“网户刻为连文,递相属,其形如网。后世有遂直织丝网张之檐窗以网鸟雀者。”
背灯:用后背对着灯光。白居易《村雪夜坐》:“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起夜来:古曲名。柳浑《起夜来》句:“飒飒秋桂响,悲君起夜来。”唐施肩吾《起夜来》:“香销连理带,尘贾合欢杯。懒卧相思枕,愁吟《起夜来》。”

赏析

  首联写崇让宅荒凉景象。崇让宅有过繁华的、令诗人感到无限温馨的过去。这里有亭台池榭、桃竹荷花的美丽景色,更有水亭月幌、夫妇联袂吟诗的亲切记忆。而今重来旧地,但见重门紧锁,青苔掩地,如同废宅,往日热闹的回廊楼阁,由于空寂无人,显得特别深远。诗人不但用密、掩、深、迥等字重叠渲染,着意表现荒寂凄凉之感,而且在联末缀以“此徘徊”三字,传达一种寻寻觅觅、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情绪。往日的繁华温馨与今日的凄凉冷落的强烈对照在诗人心中引起的感喟,也统于无语徘徊中包蕴。

  颔联写室外景象。月亮朦胧含晕,预示明天又是风天;庭花怯于夜露,犹自瑟缩未开。“花未开”,切题内“正月”。花与月这两种通常以恬美明丽之感的景物,如今都笼罩着一层朦胧黯淡、凄寒惨淡的色调,表现出诗人“风露花月,不堪愁对”的心态。“先知”、“尚自”二语,尤见作意,暗透出畏惧风寒而风寒频仍、盼望温煦而温煦迟迟的凄寒心理。这种心理与其悲剧性与诗人一直穷愁潦倒,生计艰辛的遭遇有潜在的联系。

  颈联由室外而室内,选择两种最能显示宅室空寂荒凉的事物——蝙蝠与老鼠,写它们的动态,以及诗人的反应。蝙蝠飞旋,掠动门帘上端的横沿(帘旌);老鼠窜走,翻动窗檐下的丝网。这一片空寂荒凉中不见阳光的蝙、鼠的动态,反过来更衬出了宅室的荒寂。诗人栖宿如此空寂的室内,既思虑万千,又心存怵惕,在沉思默想中听到蝙、鼠的声响,不觉惊疑怔惧,更加辗转难寐。“小”字形容心中微微一怔,措词极有分寸。一“惊”、一“猜”,连下两个动词,体物精细入微。这两句以动写静,因为如果在风雨喧嚣的不宁静的夜里,是不会觉察出“蝙拂帘旌”、“鼠翻窗网”这样微细的声响的。而夜愈是寂静,愈是感到寂寞孤独,愈是加深加重对亡妻的忆念,因而才“展转”、“惊猜”,风夜不能成眠。

  尾联由“惊猜”进入恍惚的状态。在黯淡朦胧的环境中,诗人的精神状态更加恍惚迷幻。衾枕之间,竟似还残存着妻子的一缕余香,宛然伊人犹在,遂情不自禁地与“余香”共语,并在不知不觉中轻声唱起《起夜来》的歌声。《乐府解题》:“《起夜来》,其辞意犹念畴昔思君之来也。”是妻子思念丈夫之辞。此诗不说自己忆念妻子,却说亡妻思念自己,这样从对方来说,其言更加沉痛,更见出作者的忆念之深沉,思情之惨苦。

  这首诗的前三联写崇让宅荒凉景象和诗人极清寂的心情,在悼亡妻子的同时,又隐约透露崇让宅兴衰荒败的时世交故之痛。尾联将极端痛苦的感情化为绮罗香泽的欢喜,写出了恍惚迷离的精神状态,以痴情写悲痛,更觉凄惨。情节上层层推进,环环相生,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全诗从白天到夜晚,由门外到宅内,再到室中,通过种种环境的层层描写,衬托出诗人悼念妻子悲痛心情和复杂的内心活动。整首诗歌神韵凄婉,迷离冷清,情景交织,富有意境。

创作背景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李商隐到泾州(甘肃泾川县)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王茂元爱怜其才,把女儿嫁给了他。夫妻伉俪情深,但大中五年(851),王氏病故。诗人黯然神伤,哀思绵延。作者李商隐在大中十一年(857)正月又回到了洛阳崇让宅,想起来亡妻,便作此诗以悼念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你喜欢
忆我归舟初系岸,君家盛事先知。後房深处第三姬。熊罴符吉兆,鹫鷟产佳儿。衮衮庆源真未艾,谢兰还茁新枝。娇婴想见白和眉。他年贤子弟,今日小机宜。

天高无游气,林景澹馀晖。感此霜露节,但伤风土非。

季秋时序温,百卉不复腓。祗役郊原上,暄风一吹衣。

仕身谅无补,课督渐饥羸。还忆故园日,策杖田中归。

翼翼飞鸾。
载飞载东。
我友云徂。
言戾旧邦。
舫舟翩翩。
以泝大江。
蔚矣荒涂。
时行靡通。
慨我怀慕。
君子所同。
悠悠世路。
乱离多阻。
济岱江衡。
邈焉异处。
风流云散。
一别如雨。
人生实难。
愿其弗与。
瞻望遐路。
允企伊伫。
烈烈冬日。
肃肃凄风。
潜鳞在渊。
归雁载轩。
茍非鸿鵰。
孰能飞飜。
虽则追慕。
予思罔宣。
瞻望东路。
惨怆增叹。
率彼江流。
爰逝靡期。
君子信誓。
不迁于时。
及子同寮。
生死固之。
何以赠行。
言赋新诗。
中心孔悼。
涕泪涟洏。
嗟尔君子。
如何勿思。

上弦新月蔼清晖,恬澹无营世所希。绿竹黄花秋正好,一觞遥唱鹤南飞。

饵茆仙去绝遗踪,屹屹孤峰倚碧空。空使时人想飙驭,寸心长惑有无中。

黄尘满双足,宜赋故山归。解屦就清泚,举头看翠微。

林?下窥膝,石藓欲沾衣。更头渔竿伴,閒来就钓矶。

主静非专在静时,至於动处亦随之。
圣贤学问惟知止,敬义工夫要夹持。
所养勿忘由勿助,其中何虑又何思。
莫教鹘突名轩意,物诱情迁几坐驰。

遁庵主人植菊阶下,秋雨既盛,草莱芜没,殆不可见。江空岁晚,霜余草腐,而吾菊始发数花,生意凄然,似诉余以不遇,感而赋之。凶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北风撼窗纸,寒向味寒寂。离绪纷如芒,兀坐但守默。

青鸟不辞远,翩跹落云翮。故人情意长,迢递寄胸臆。

申函蜡炬红,墨花浮黛色。上言久别离,下言长相忆。

知交感参商,良晤安可得。念子夫婿贵,古干皎松柏。

念子太瘦生,辛劳职内则。两贤不我遗,同心悦芳泽。

因知悱恻怀,名族等阀阅。岂不云路翔,官高各异域。

人生怀至性,离悃料难释。愿子时加餐,珍重卫朝夕。

和霭生春风,景福自天锡。嗟我就薄养,对案每忘食。

朔方多风沙,传舍复逼侧。平生有姊弟,宦辙异南北。

儿女虽成行,出门云水隔。天涯念骨肉,音书常梗涩。

绵渺难忘情,望远心常惕。况复秋霜零,芙蓉萎芳节。

触目怀感伤,忍泪不成滴。将老遘兹痌,日促鬓丝白。

何以报知己,仪一心如结。夜深砚冰凝,过雁送风急。

纸短难具陈,月落晓天碧。

寂寂云根锁昼扉,绿痕春暖上苔衣。
飞来黄鸟忽相问,看了几年花片飞。

红衣落尽暗香残,相见时难别亦难。

弱水蓬莱三万里,碧桃何处更骖鸾。

不与皇家致太平,康宁时节便遗荣。寰中自乐乔彭寿,海内空流邴魏声。

一品坐来恩固重,万钟抛去禄何轻。朝廷欲继姬周盛,会向磻溪问老成。

风拂新芳映短墙,典型依约类丁香。梅花欲谢渠先坼,消得东君为汝忙。

泛泛江汉萍,飘荡永无根。

行人卜去期,白发根已出。执君青松枝,空数别来日。
心如七夕女,生死难再匹。且愿车声迫,莫使马行疾。
巫山千丈高,亦恐梦相失。

繁阴杂树映汀沙,三伏江天自一家。欲唤扁舟渡云锦,平铺明镜是荷花。

淋淋霎霎结秋霖,欲使秦城叹陆沈。晓势遮回朝客马,
夜声滴破旅人心。青苔重叠封颜巷,白发萧疏引越吟。
不有惠连同此景,江南归思几般深。

木棉花发子规啼,柳色青青叶未齐。似我无家南浦客,更逢多病越山西。

人怜芳草归残驿,雨带新潮入旧溪。蓬户竹窗空自掩,春风何处笑相携。

心如虚空不可量,圣君寿量亦如是。
将如是法报皇恩,天上人间更无比。

烟中捩舵水倒冲,千篙争力怖杀侬,森森石齿排剑锋。

人言险滩最天柱,水底白日蟠蛟龙。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