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殢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词为羁旅途中思念情人之词。全篇善于铺陈叙事,如数家常般把离别相思之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直抒胸臆,感情真挚。
词作从“梦觉”写起,说窗风吹息寒灯,夜雨频滴空阶,可知并非天亮觉醒,而是夜半酒醒。其间,于“灯”之上着一“寒”字,于“阶”之上着一“空”字,将当时所见、所闻之客观物景,染上了主人公主观情感色彩,体现了主人公凄凉孤寂之心理状态。而“那堪”、“又”,又及“频”,层层递进,又便得主人公当时的心境,倍觉凄凉孤寂。接着,主人公直接发出感叹:“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这是造成凄凉孤寂心境的根源。因为久作天涯客,辜负了当时和佳人的山盟海誓,从前的欢会情景,在这个夜里一下子都变成了忧愁与凄戚。至此,主人公心中之情思,似乎已经吐尽。
词作第二片,由第一片之“忧戚”导入,说“愁极”,十分自然地转入对于往事的“追思”。所思佳人,由“饮散歌阕”句来看,可知是一位待宴歌妓。从“再三”、“几度”句中可以体会出来,两人之互相爱恋,已经有了相当长的时期,由此可见,主人公夜半酒醒时为什么这样的忧戚。
第三片由回忆过去的相欢相爱回到眼下“天长漏永”,通夜不眠的现实当中来。“无端自家疏隔”,悔恨当初不该出游,这疏隔乃自家造成,然而内心却甚感委曲。因此,主人公又设想两人相聚之时,他就要低垂的帏幕下,玉枕上,轻轻地向她详细述说他,一个人在此是如何地夜夜数着寒更,默默地思念着她。至此,主人公的情思活动已进入高潮,但作者的笔立刻煞住,就此结束全词。
从谋篇布局上看,第一、二片,花开两枝,分别述说现在与过去的情事;至第三片,既由过去回到现在,又从现在想到将来,设想将来如何回忆现在,使情感活动向前推进一层。全词三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多层次、多姿态地展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情思活动,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翰墨何憔悴,英灵有屈伸。千年关气运,一代出精神。
夫子兴篇什,声名动缙绅。波澜含诡谲,刻峭露嶙峋。
李杜那堪数,曹刘不足陈。无人宗大雅,举世儗凡伦。
文学元同列,风骚自有邻。新章标创始,旧例起湮沦。
已觉空前辈,悬愁绝后尘。价卑皆咄唶,力怯谩逡巡。
绮丽才难并,湛冥道所珍。逍遥归母氏,杳渺入天人。
霄汉心常远,神仙意独亲。绪言存著作,大业负经纶。
踪迹升沈隔,交情契合真。过逢频下榻,离别据沾巾。
去国仍初服,还乡似昔贫。丹房天上药,酒肆世间身。
青璅辞通籍,沧洲忆问津。傥逢桐柏隐,访尔故山春。
曲逆老失计,娄敬因自侯。深宫如花人,远嫁龙沙头。
龙沙万里远,远嫁不复反。长思汉宫中,怨泪日在眼。
泪眼不可止,娇姿看转美。琵琶寄深怨,繁声纷在指。
□□□□□向空。骏骑妥袖育蟠龙。视□□□□窈窕,汉□信有沙地少。
□旗捲风吹马疾,琵琶无声长掩泣。骆驼铜婴寒□满,雪花涌注玻瓈椀。
单于跪进苦劝人,穹庐夜永氍毹暖。千年世运天所移,声教所被穷海涯。
男尽为臣女尽妾,琵琶处处民熙熙。
榜花天气半晴阴,水石平泉许更寻。菊似故人逢晚节,风催黄叶作秋吟。
孤舟凉雨他乡客,弦管楼台往日心。耆旧不存乡社散,妙高峰已倦登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