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译文与注释

注释
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征人所在的远方。
袂(mèi 妹):衣袖。红泪——泪从涂有胭脂的面上洒下,故为“红泪”。又解,指血泪。据王嘉《拾遗记》载:薛灵芸是魏文帝所爱的美人,原为良家女子,被文帝选入六宫。灵芸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承泪。壶则红色,及至京师,泪凝为血。以后,文学作品中常把女子悲哭的泪水称为“红泪”。

评析

  这首词写思妇对征人的怀念

  上片写小搂远望。一个“独”字写出她上楼并非为了赏心,而是怀念远人的表现;第二句写出所望的地点是“玉关”,以显示征人去地之远。“芳草路”虚实相生,有芳草萋萋,王孙不归的感叹。“消息”三句是“愁望”后的行动,表现了无可奈何的伤感。

  下片写空闺叹息:望落花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潸然泪下,罗衣湿透。结末二句,是女主人公的特殊心理活动:千山万水与征人相隔遥望,但自己却未去过。妙在“不曾行”三字,她归怨于不曾行千山万水,故梦魂难觅。翻腾一笔,声哀情苦。

  韦庄词的一个很大的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而叙事性的特点是它的动作性。即以此词为例,写一位闺中少妇思念远方良人,不是如一般词作者那样静止地以景物描写烘托她的愁思离绪,而是动态地写她此时此刻的行为举止,以此显现她内心世界中纷乱的愁云:她独自走上小楼,眺望远方的道路,未见人影而又怅然回到闺房之中。她寂寞地坐看着庭院中的落花,眼泪不觉又流了下来,沾湿了衣袖,滴湿了衣襟……这里看到的不是一个静态的画面,而是一连串不断变化着的动作。如果以此为脚本,让一位演员采表演,定然会作出几个连续性的小品。而这种特点在其他同类题材的词作中是比较少见的。

  下面沿着上下两阕的顺序进一步审视一下这首词动作性描写的特点:“独上小楼”,似乎看到女主人上楼时倦慵的步履。此时春天将尽,柳絮飘绵,独守空闺的少妇的缭乱春愁可以想见。她双眉不展,痴痴地望着蜿蜒曲折地通向玉关的小路,路边萋萋芳草益发引动了她念远的情思。古诗云:“春草兮萋萋,王孙兮不归”;“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芳草天涯正是离恨的象征、盼归的触媒。然而路上看不到一个人影。远方的消息仍是杳如黄鹤,于是她的希望又变成泡影,只好锁着眉头,又悻悻地下楼回屋,尽管是锦帐绣帘也令人难耐难栖……这一阕中连用“上”“望”“逢”“敛”“归”等五个动作性词语,大家不仅看到她敛眉的愁容,也看到她来往的身影,透过容态身影略已窥见她寂寞的灵魂。

  下阕写的是她“归绣户”后的情态和心迹,也仍然贯穿着动作性的特征,她坐看落花、空自叹息,罗袖掩面,泪珠频滴。这里连用“坐”“叹”“湿”“滴”四个动作性词语写出她的静中之动,大家似乎听到她叹息的声音,看到她久坐的身影,落花的飘零,泪珠的晶莹。“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虽然写的是女主人公“坐看落花”时的心理活动,但也仍然富有动作性的特征:从此地到玉关中间隔着万水千山,我从未走过一次,即使入睡后梦魂想去寻找他,也因不识去路而不知该怎样去寻觅。这里也连用“行”“觅”二字,表明动作性特点也渗透于心理活动的描写之中。这最后二句堪称妙词妙笔:白天未曾走过的路,夜间梦魂也无法去寻觅,这种推理好象具有逻辑的合理性;然而即使是白天作过的事,梦中怎么能够重复,这又显出了这种推理的想当然性。词人故意以这种带有很大或必然性的推理来表现人物思远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她在梦中也不能与良人相会,这就更表现出她的孤独寂寞

韦庄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猜你喜欢
白云幽卧处,不向世人传。闻在千峰里,心知独夜禅。
辛勤羞薄禄,依止爱闲田。惆怅王孙草,青青又一年。

有个闷甚处,一向如痴醉。独倚住危阑,坐咬无名指。

金鱼玉雁一从去,绝消息。念念怀天帝。密与冥契。

晴霞照水。叹细草新蒲寒萋萋。对夕照,树色烟光相紫翠。

花落莺啼。把往事似川逝。光阴速,何时是伊归日。

馀龄难把玩,妙解寄笔端。常恐抱永叹,不及丘明、迁。

亲友复劝我,放心饯华颠。虚名非我有,至味知谁餐。

思我无所思,安能观诸缘。已矣复何叹,旧说《易》两篇。

十年为客上长安,人指冰山不会寒。
开口尽言投老易,到头只是挂冠难。
低栖屋宇居常稳,巧小园池坐尽宽。
别有前溪鱼可钓,也须栽竹傍栏干。

山鸟欢呼欲问名,山花含笑似相迎。风回碧树秋声早,雨过丹岩夕照明。

雪岭插天开玉帐,云溪环碧抱金城。悬灯夜宿茅堂静,洞鹤林僧相对清。

两两莲池上,看如在锦机。
应知越女妒,不敢近船飞。

移家归及九江春,旧馆初开事事新。图史暂抛中酒日,桔槔闲作灌畦人。

花兼细雨泥深巷,柳带高莺出近邻。即恋芳菲难得舍,诗篇先许报交亲。

采珠拾翠纷来往。罗袜轻盈样。何处通辞波上。肠断东阿才子,一赋千秋悲怆。

针神原是魏宫人,重拈出、洛灵小像。

寄径濉阳,陌上忽看,夭桃秾李争春。又见楚宫,行雨洗芳尘。红艳霞光夕照,素华琼树朝新。为奇姿芳润,拟倩游丝,留住东君。
拾遣杜老,犹爱南塘,寄情萝薜山林。争似此、花如姝丽,獭髓轻匀。不数江陵玉杖,休夸花岛红云。少须澄霁一,一番清影,更待冰轮。
一官振饥荒,一官覆水旱。
州里多应酬,田家少愁叹。
东风吹寒晴,春事归花柳。
既有杖头钱,何苦不饮酒。
嗟嗟王孙去,芳草入户牖。
惟有南山高,晓雾亦白首。
去年秉烛游,知有今日否。
所以晋名流,酒杯不去手。

先生家世以诗鸣,久擅吟坛老将名。前辈群贤闻必喜,晚唐诸子见皆惊。

云幡碧海苍龙影,风递青林紫凤声。石鼎煮茶尤韵美,松涛溅雪暮潮生。

湘帘半捲云当户,野鹤一声风满林。才立簟纹波细细,又疑墙影雪阴阴。

竹摇棐几常开帙,花落藜床独抱琴。不谓世间仍得此,恍然飞屩驻仙岑。

身坠千峰不自知,尚修故事水之麋。
真居峻岭崇山下,又过绿阴青子时。
幻出流觞共顷刻,款留归棹展娱嬉。
史君澹泊随民乐,先赋丰年一首诗。

地僻真教远市嚣,何曾爆竹听终宵。年随马齿骎骎长,事共鸿泥渐渐消。

是处朝正沸车马,何人曲宴隔云霄。无端振触春明梦,如此韶光度寂寥。

相会不几日,相别又经时。
居然感我怀,何以写所思。
举目皆我友,我心知者谁。
知心而久离,此情悲不悲。

渺临流、翩然一叶,载将凉意如许。湖波十里澄于镜,翠盖亭亭无数。

须小住。怕狼藉、红衣鱼浪吹香去。嫣然欲语。正晓雨初收,清风徐拂,棹入最深处。

漫容与,何必寻盟鸥鹭。携来弄玉佳侣。冰纱雾縠清无暑,恰称凌波微步。

看屡误。试照影、明流人与花同妩。新词待谱。更添写双鬟,横吹短笛,唱彻闹红句。

越绝江东第一州,邦人相庆得贤侯。
已知和气先春到,伫听欢谣混海流。
去醉湖山无贺老,坐吟风月揖浮丘。
此行定奉丁宁诏,更老归来侍冕旒。

曾寄中天第一峰,新辞石室与岩松。归舟独宿寒江上,夜半遥听云外钟。

星河耿耿寒烟浮,白龙衔月临霜楼。
谁家砧弄细腰杵,一声捣破江城秋。
双桐老翠堕金井,高低冷逐西风紧。
静如秋籁暗穿云,天半惊鸿断斜影。
哀音散落愁人耳,何处离情先唤起。
长信宫中叶满阶,洞庭湖上波平水。
万里征夫眠未成,摇风捣月何丁丁。
楚关秦岭有归客,一枕夜长无限情。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