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句“觥船相对百分空”写觥船送别。在船上依依话别,对饮离杯,回首当年,真有百事成空之感。次句“京口追随似梦中”追忆京口旧游。当时陆游任镇江通判,恰好诗人来镇江省亲,两人同游金山,互相酬唱。一年后,诗人改任京官,又来镇江同游,与陆游有京口唱和一集,“道群居之乐,致离阔之思。”而诗人现在回想起来,往事竟像在梦中一样。这两句寄慨深沉,为全诗定了基调。
“落纸云烟君似旧”一句称誉陆游,言他虽然入蜀多年,而诗风慷慨,挥毫染翰,满纸云烟,气魄雄劲,不殊昔日。“盈巾霜雪我成翁”则感叹自己此刻已满头霜雪,在国事艰虞之秋,未能多为国家宣劳,匡扶时局,现在已经成为老翁了。这两句分别写两人当前的情况,表达了彼此都有壮志未酬的感慨。
接着五六两句,笔锋一转,借景抒情。“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诗人设想陆游到福建的时候,已是下一年的春天,那里的白叶茶,该争先吐出白色的芽叶了。而在此刻分手之际,已经腊尽春回,红梅好都已迎年开放一片嫣红了。这两句笔姿潇洒,深见诗人旷达的胸怀,不专为别情所牵恋;而情景交融,不落凡响。结尾两句“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旌节上凌风。”再振一笔,以慰行人,并回映前文,有余音绕梁之妙。诗人和陆游在壮年的时候,都曾任官闽中,陆游开始做官的时候,任福州宁德县主簿,那时正当秦桧死后,陆游年三十四岁,诗人也曾任过建安守。彼此对闽中溪山之胜,是非常熟悉的。现在陆游再度任官福建,旧地重来,已经相隔二十年了。所以结笔前一句是希望友人把妙笔重新点染那里的溪山。诗人守建安的时候,曾登过那里的凌风亭,建安地近福州,所以在结句“小迂旌节上凌风”语意双关,希望陆游此去福州,不妨稍为迂回一下道路,登上凌风亭,一访那里的胜景,那么诗人虽然未能同行,也可以因友人访问自己的旧游地而一慰平生了。
这首送别诗,从十几年前写到赴任以后,有感慨,但不颓唐,对未来有展望,但不虚发豪言,而且情感特别真挚。
远峰近薄鉴中浮,每泊行舟十日留。雨望晴临俱不恶,最怜烟霭暝高秋。
一星南极辉光,每年腊节明朝见。黄封赐酒,翠盘仙脯,画堂张宴。
济济嘉宾,谋谟耆老,文章英彦。想从初独禀,武夷之秀,金榜登高选。
早侍九华春殿,彩毫挥、五云腾绚。驱驰扈从,东征北讨,马蹄行遍。
身仕三朝,手调金鼎,芳名驰远。愿长年佐辅,皇恩帝德,百寮冠冕。
断蓬逐逐未能休,搔首西风又莫秋。曲折旧袍存蜀绣,萧条空室去吴钩。
虚名落枕邯郸梦,浊酒浇胸磊磈愁。莫谓寻常种瓜者,东陵曾是旧封侯。
弟兄常共屋三间,元日登高北固山。江水拍堤知雪尽,晴风著面觉春还。
新年且醉一杯酒,胜地同消半日閒。放目金焦天宇阔,暮云低处拥烟鬟。
月上开樽欲赏花,矜言邻酿夜能赊。笑君毕竟输陶令,未肯多钱付酒家。
人谓诗以穷而工,我谓工诗而后穷。自古诗人多富贵,《雅》《颂》作者何雍容。
间有孤生一枝笔,不与群雅相和同。驱使神鬼出奇怪,雕剜造化开屯蒙。
江山涕泣诉真宰,恐千万年无鸿濛。然后帝乃降薄罚,捐除禄命称诗雄。
使公稍能自贬损,登之馆阁声隆隆。公乃爱穷死不悔,君相欲福难为功。
呜呼《大雅》久沦丧,齐鸣瓦缶轻黄钟。江河赖此为砥柱,倒障狂澜使勿东。
万岁千秋有述作,何须与世问穷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