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妃曲·闷酒将来刚刚咽

闷酒将来刚刚咽。欲饮先浇奠。频祝愿:普天下心厮爱早团圆。谢神天,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这苦酒已取在手中,要咽下总那么勉强。在饮酒之前,我先把一杯浇奠在地上。我一遍遍默默地祈祷上苍:愿普天下相爱的人早早团圆,如愿以偿。上天啊,请满足我的愿望!让我也能同心上人频频地相见,一回回倾诉衷肠。
注释
刚刚:此为勉强意。
浇奠:以酒洒地,以表示祭奠
厮爱:相爱。

赏析

  这支小令容量有限,内容也十分简单,说的仅是一名女子借酒遣闷,饮前奠酒,祷祝能与情人频频相见。论起作品的艺术特色,恐怕只有“明白如话”四个字。然而读后还是可以产生一些联想,这说明它还是具有相当的感染力量的。

  联想之一,是曲中“普天下心厮爱早团圆”这句话。《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结末有一句“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曲辞,如今是妇孺皆知的名言,因为它恰恰总结了全本《西厢记》的主旨。金圣叹评点《西厢》,对第五本处处看不上眼,唯独对这一句赞不绝口。后人还巧妙地取来了《琵琶记》“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的曲句,来对偶“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成了各地月老祠的佳联。《西厢》的警语同该曲的这一句如出一辙。在无法判定两者孰先孰后的情形下,只能说它们是偶然的相合,说明这一句话确实表达了封建礼教禁锢时代人们内心蕴藏的共同愿望。不消说,该曲在“明白如话”的同时产生出脍炙人口的佳句,这一点就颇不简单。

  联想之二,是女子的祝告内容。女子在“频祝愿”后才来一句“谢神天”提及自己,固然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爱可能,但更合理的解释是,因她见惯了天下有缘男女因受各种客观情形的阻碍以致不得团圆的现实,而自己在条件上还远不如他人。联系首句的“闷酒”,竟连咽都咽不下去,足见她同心上人的阻隔,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女子“谢神天”,仅祈愿“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而不敢直言“团圆”(曲中显然是男女结合而共同生活的意思),也可见两人之间存在着礼教条件下难以逾越的障碍。尽管这一切只是推测,却说明作品在“明白如话”之下也隐含着婉曲的意旨。

  联想之三,是女主人“闷酒”究竟“饮”了没有。“闷酒将来刚刚咽”,“刚刚”是使劲、勉强而非“刚才”之意,否则同下句“欲饮先浇奠”就明显矛盾。宋无名氏《相思会》词:“人无百年人,刚作千年调。”句中的“刚”,亦作死劲、勉强之解,可为一证。在世人看来,女子完整的活动过程,是取来酒浇愁释闷,可咽不下去,于是泼在地上“浇奠”;祝祷后是“饮”了,然而虽然胸中语已一吐为快,却饮的还是“闷酒”;足见“频频见”的愿望实难实现。这一联想同样是“求之于牝牡骊黄之外”,却再一次显示了作品意蕴的想象空间。

  五代冯延巳有《长命女》词云:“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被诵为名篇。人类的审美出于同情,只要人同此心,心同此感,即使浅显明白的作品,也会增现艺术的魅力。这是最后一则联想,却也是由该曲生出,故附记于此。

  商挺(1209—1288) 元散曲家。字孟卿,一作梦卿,号左山老人。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人。年二十四,北走与元好问、杨矣游。东平严忠济辟为经历,出判曹州。蒙古宪宗三年(1253)入侍忽必烈于潜邪,遣为京兆宣抚司郎中,就迁副使。至元元年(1264)入京拜参知政事。六年同签枢密院事,八年升副使。九年出为安西王相。十六年生事罢。二十年复枢密副使,以疾免。卒后赠太师鲁国公,溢文定。有诗千余篇,惜多散佚。《元诗选》癸集存其诗四首。《全元散曲》从《阳春白雪》辑其小令十九首,多写恋情及四季风景。

  猜你喜欢
前日寝门恸,至今悲有馀。已嗟万化尽,方见八行书。
满纸传相忆,裁诗怨索居。危弦音有绝,哀玉韵犹虚。
忽叹幽明异,俄惊岁月除。文章虽不朽,精魄竟焉如。
零泪沾青简,伤心见素车。凄凉从此后,无复望双鱼。
万顷蟾光浩不收,花汀竹屿思悠悠。
黄公所隐知何地,贺监宜归乞此洲。
良夜最佳惟午夜,今秋偏好是中秋。
举杯酒露月同吸,仰面青天可问不。
佳辰昨日传筒黍。今朝重把离觞举。别驾奉安舆。前呵方塞途。
庞眉真寿相。两处交迎养。庾岭到星沙。风光属一家。
冰条木叶。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素壁秋屏,招得芳魂,仿佛玉容明灭。疏疏满地珊湖冷,全误却、扑花幽蝶。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
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树残雪。暗里东风,可惯无情,搅碎一帘香月。轻妆谁写崔徽面,认隐约、烟绡重叠。记梦回,纸帐残灯,瘦倚数枝清绝。
病嗟酒户年年减,老觉尘机渐渐深。
饮罢醒馀更惆怅,不如闲事不经心。

一抹轻烟锁远山,眼封潇洒脱尘寰。投林宿鸟相呼唤,出草飞萤自往还。

吟拟停杯邀月饮,醉蕲支枕伴云閒。因风拾得新诗句,独倚高梧笑解颜。

移病憛憛久雨中,鸣驺时听六街东。忽吟佳客诗消暑,远胜前人檄愈风。

海运我殊惭斥鴳,陆沉君合伴翔鸿。更酬珠玉思谈笑,裹饭何须厌屡空。

胜地誇东廓,高风应少微。方塘引活水,夹岸植芳枝。

晓日浮金翚,轻烟画黛眉。水拖蓝荡漾,雨润绿淋漓。

影倒池涵碧,萍浮絮变奇。沙回南浦白,腰笑楚宫肥。

月到稍头处,风来水面时。渊潜尘迥隔,光漏玉轻筛。

翠带千条舞,天光一鉴开。翩翩飞蛱蝶,对对浴凫鹥。

泼泼鱼抛尺,交交鸟弄机。风光如太液,景象似隋堤。

元亮清脩士,王恭美丽姿。水心亭突兀,帘外燕差池。

膝下青云蒲,庭前白日迟。夜歌空洞寂,昼酌绿阴移。

瑞气三千丈,梅花五百期。莺迁看出谷,鱼化喜敡鳝。

九裂衣前染,高生事可知。五云膺禄养,高枕乐无涯。

昨日桃花开,今朝李花落。开落自有时,红颜不如昨。

手提青丝白玉壶,得钱何惜花下沽,今日有花明日无。

落叶随风飞,欲归在何时。人生千里不得会,空向天涯歌所思。

黄陵女儿泣湘月,苍梧鸣空千年别。弹折秋风五十弦,妾貌如花命如叶。

青猿夜啼三峡长,望美人兮良可伤。回雁峰前有来使,愿寄一书还故乡。

丽景则春。
仪方在震。
重圣积厚。
金式琼润。
天爵必谐。
王臣咸荩。
譬诸华霍。
惟邦之镇。

北方守令之才,几人得似贤侯者,炳烈声光动朝野。

金茎承露晓苍苍,玉树临风秋洒洒。动茂恭与遂霸侯,也直欲蹑足青云攀逸驾。

三年理剧割牛刀,生齿林林沾惠化。风回芹沼汎凫鹥,水满稻田抽䆉稏。

花村社鼓林边挝,茅店酒旗烟外挂。啁啾丝管劝农归,杏花满街红扑马。

五弦清响奏虞歌,三峡崩涛翻邺瓦。去年上计如帝京,袖拂天香五云下。

竹马重迎郭伋来,和风欢谣腾苃舍。腾苃舍,扬休声,谈锋磊落肝胆倾。

往时辞家上策登辕门,奇气万丈横秋冥。六韬三略常在手,擐甲上马忼慨践虏庭。

黄金散众虎旅集,红旗渡海鲸涛平。只今太平不用武,狌鼯不鸣鸡犬鸣。

况侯岂弟爱百姓,东郊西社歌丰登。邑有倅,弼厥能,幕有长,赞厥成。

如此一时贤令佐,不若同气好弟兄。三花葳蕤月窟静,八窗窈窕冰壶清。

嗟宵人,藉培育,肮?长躯但食粟。孔融岂计酒长空,郑老动忧饭不足。

负米归来气惨悽,风雪连天遮草屋。短衣破帽入新年,抱子檐前曝朝旭。

喜随父老拜旌轩,生意昭苏回稿木。山之隈,水之曲,石径荒寒古苔绿。

拾薪莫逐岭云还,脱巾时向松潭沐。侣鱼虾,友麋鹿,牛角挂书田里读。

汉家史记满床头,卓鲁龚黄在心目。直须为侯濡豪沐椠纪循良,留待班马诸公亲纂录。

论交见弟旧,握别已多时。三复长公赋,谁赓幼妇词。

梦魂迷去路,警柝起遐思。残腊梅先破,从他点鬓丝。

衡茅栖隐处,恰是辟疆园。日涉堪成趣,时来可避喧。

西陇情偏剧,东山道自尊。羲皇高卧稳,何必问桃源。

韦诗如梅花,暗香生清境。孤绝淡尘想,幽微具隽永。

花气洗垢氛,诵诗令人冷。看花亿万人,真赏在和靖。

谁能解左司,世事甘与屏。驱除杂念虑,冥默得渊静。

合之非声色,分观如形影。浑忘诗与花,悠然一笑领。

白日如流去,青云未有期。无愁全仗酒,多病半因诗。

落魄堪谁问,栖迟只自知。故人难握手,时复一相思。

岭头回首是官塘,野树青红天雨霜。清气著人吟不尽,玉霄峰顶过重阳。

政策纷更忧变夷,祸胎隐伏有谁知。横流苦乏扁舟渡,倾厦伤无一木支。

草野犹思周正朔,朝廷已改汉官仪。诸公衮衮皆胡孔,独让先生大节持。

罗山历历数方家,俊逸如君信足誇。树帜骚坛分鼎足,扬镳黉序若冲牙。

久传笔砚珊瑚架,独擅词章锦绣花。未听钧天韶乐奏,虫吟窃自乱涂鸦。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