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四首

少小边州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
如今年老无筋力,犹倚营门数雁行。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霜满中庭月满楼,金樽玉柱对清秋。
当年称意须行乐,不到天明不肯休。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青午时在边城使性放狂,
骣骑着蕃地马箭射黄羊。
到如今年纪老没了筋力,
还靠着军营门来数雁行。清河郡五城原是我的家,
博取功名全靠着好箭法。
秋原飞驰本来是等闲事,
宝雕弓独自向着寒空发。弓箭沐浴着霞光,宝剑照耀着寒霜。
剑起案列的秋风,驰马飞出了咸阳。
国土一角仍沦陷,天子没有收河湟。
这种情况不改变,不拟回头望故乡。庭院里霜满地,月亮已过了小楼。
倚着玉柱畅饮,欣赏那深秋景色。
当年的称意,不过是片刻的快乐,
开怀畅饮不到天明,不肯罢休啊。
注释
边州:靠近边境的州邑。泛指边境地区。
骣(chǎn)骑:骑马时,马不加鞍辔。蕃马:西域地区。黄羊:一种野羊,腹部带黄色,故名,古代产于关右一带。
营门:军营之门。
清河:郡名,汉置,辖今河北省清河、枣强及山东省清平、高唐、临清、武城等县。五城:地名。弓箭:这里指代箭法、武艺。
功名:功业和名声。
飞鞚(kòng):飞驰。鞚,有嚼口的马络头。秋原:秋日的原野。
咸阳,秦的都城,这里指唐代京城长安。
河湟(huáng)地:指河西、陇右之地。河,湟水;河湟,指湟水流域及湟水注入黄河一带地方,这里指河西、陇右一带,这一带,当时被吐蕃侵占。拟:打算。
金尊:即金樽,酒杯的美称。玉柱:石柱的美称。

鉴赏

  第一首诗的前两句是诗人的回忆。诗人怀着留恋的心情描述了自已青年时期在边城的生活。“骣骑蕃马射黄羊”的生活确实令人怀恋,“放狂”二字写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欣赏。此时,诗人已经年老力衰。越是到这时,越是怀恋青年时代,因此写起来感情就饱满充沛。诗的后两句表述了诗人现在的状况与心境。诗人现在已经是“年老无筋力”了,但他仍然身靠着营门“数雁行”,仍然想把成排飞行的大雁射下来,一试自己的苛法与筋力。遗里大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气概。一种“年老”而不服老,“无筋力”而欲有筋力的心理写得逼真具体,淋滴尽致。

  这首诗语言通俗流畅,无生僻的词语,无深奥的典故,而是口语入诗,以口语写自己青年时期及现在的生活,写现在的心境,而“数雁行”一句又含蓄深刻,意在言外。

  第二首诗中,诗人先介绍自己的籍贯。在第一句诗中,七个字就有四个字是地名,诗人又把本属于一个词组的“本”与“年”分开,使之与地名互相配搭,安排巧妙。第二句写博取功名需要箭法纯熟,武艺高强,而自己现在已经博取了功名,那当然是箭法纯熟、武艺高强了。这种写法比直说自己箭法纯熟、武艺高强更为好。这首诗的后两句描写了自己当年秋原骑马飞驰、寒空射猎的边塞生活。“飞鞚秋原”本来是很壮烈的,而诗人却说是“等闲”事,这说明这种生活的频繁,又点出诗人气概的豪迈。最后一句的“独”字与“试”字恰当风趣地表现出诗人独立不群,气派宏大。一个“声”字说明诗人放的是响箭,又使这首小诗增添了音响色彩。诗从多方面塑造了诗人的自我形象。形象突出,语言优美,概括力强是这首诗显著的特点。

  第三首洋溢着爱国热情的小诗,诗中抒发了诗人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极力渲染了诗人青年时期出征的豪迈气概。弓箭在霞光中闪耀着光辉,宝剑照耀着寒霜,在凛冽的秋风之中,诗人驰出了京城,奔赴为国效力的疆场;这里,诗人的自我形象鲜明,报国的豪情壮志表现得十分充分。这首诗的后两句,作者用诗的语言表示自己的决心,说只要国家的河追地区没有收复,自己就不打算回头望一望故乡。这比汉代霍去病“句奴未灭,何以为家”(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的话更进了一步。

  这首诗先描写,后抒情,两者结合紧密。诗人把雕弓、宝剑、夜光、秋风,走马等形象集中起来,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描写之中充溢着诗人的报国热情。抒情时,诗人抓年了对国土丧失的痛惜,直述以国为家,先国后家的决心。这首诗语言简炼、生动,节奏感强。

  第四首诗看似与前三首无关,实际上,这一首与前三首不可分的整体,这一首诗是作者年老时饮酒回忆过往之作。第一句先点明环境:这是一个下霜的清晨,月亮已经过了小楼。这就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在唐代,以清晨为诗作的时间的着实不多,可以说,作者在这里写清晨是非常新颖的。然后写作者倚着柱子,观赏深秋景色,这里就照应了前面,只有深秋才下了霜。后两句述怀。过去的称意和快乐早就过去,诗人只能饮酒直到天明也不罢休了。

令狐楚(766或768年-837年12月13日),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唐朝宰相、文学家。令狐楚才思俊丽,尤善四六骈文。他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唱和。其诗“宏毅阔远”,尤长于绝句。 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又编有《元和御览诗》。
  猜你喜欢

分得西林云满巢,瓣香端为远公烧。阿兄不解陶潜饮,只倚山中水一瓢。

独据泽中胜,绕家金壁堆。溪虚水照屋,花近树平台。

倚杖鸟飞过,开门月入来。无邻恼鹅鸭,渔亦莫争隈。

海上安期子,飘然与世违。三丘来采药,万里蹑云归。

山鬼窥丹灶,鲛人识羽衣。相从渺何许,秋月见馀辉。

不作钉根桑,翻为凌飙蓬。五年三羁旅,羞哭畏途穷。

今者人事缚,宛然游羿弓。谁尸造物柄,鼓我吹嘘中。

云航闹急桨,势夺编蒲风。黄洲转头失,旋指墨潭东。

旅雁声其俦,四五翩书空。暝色天水接,俯仰双青铜。

幽情随岸惬,眇与鱼鸟通。酒力秋后叶,扶衰借霜红。

诗敌千蛇矛,稍取别愁攻。男儿贵健决,吾岂专栖雄。

终年不出户,出户即相违。
疾病欣在告,田园应暂归。
天寒孤舟发,岁莫行人稀。
棹师遵旧路,田翁识故衣。
望闾桑梓在,入里人民非。
伤哉展丘墓,遽尔辞荆扉。
居乡如遇客,回首情依依。
晴春入旧腊,积雪含清晖。
佳期迟子还,勿爱故山薇。

移得三山小朵峰,春深长见暖云封。势凭天阙无高下,影落人寰有淡浓。

崒嵂一拳疑踞虎,缤纷五色想从龙。须知岁岁为霖雨,四海神功自九重。

十年问法天王地,万里乡山碧海东。雪室有禅传鼻祖,蒲帆无恙转秋风。

潮连蓬岛晴云白,霞拥扶桑晓日红。为问双林老尊者,尺书还寄北来鸿。

我得无言送则之,中思元只是无思。一条正正堂堂路,掉臂安行更不疑。

秋至倏五日,微凉入东园。河汉西南流,月直箕尾间。

鲜飙启夕秀,露彩汎崇兰。神閒意自箕,思其故人言。

故人期不至,中情何由宣。

春花零落雁秋悲,已过流年二十期。有舌能忘坐鞯辱,无金莫怪下机迟。

世情冷热虽予问,人事升沈未汝知。何日上方容请剑,会乘风雨断鲸鲵。

一顷山田半已芜,闭门高卧著潜夫。不才分作沟中断,旧好谁瞻屋上乌。

南阮强须攀北富,东丘何用叹西愚。自怜幽默相忘久,斗鸟鸣蝉枉叫呼。

欲访临川苦恨迟,一官窘束费符移。台高纳日朝寻胜,蕉合生风夜语离。

别后有怀长入梦,向来未识已传诗。信知习气难除洗,可怪深悲墨翟丝。

暌离已是十秋强,对镜那堪重理妆。闻雁几回修尺素,
见霜先为制衣裳。开箱叠练先垂泪,拂杵调砧更断肠。
绣作龟形献天子,愿教征客早还乡。

秋皋爽气偏,矶上信凄然。水国苍葭外,渔家白鹭边。

云帆移远浦,江树羃浮烟。何处南来雁,遥遥下北燕。

龙文匕首髻乌蛮,一霎遥空响佩环。街鼓未休营卒卧,满身风露魏城还。

云洞看云坐,月岩和月留。元来是野老,强唤作知州。

舫斋西背指菊花开,餐英太清寒。自灵均去后,远游无绪,往日难还。

缭绕秋空雁字,漫画不堪观。海鹤霜辰警,如此江山。

影事回环重数,怕老君眉皱,秋色阑珊。惜秋花郑重,写出瘦诗看。

又多少回黄转绿,恁上云乐语老胡谩。龙山去,几人帽落,鬓影霜残。

秦浦发归旗,逶迤度长坂。
云入林峦合,鸟向旌旟散。
浴兰注温泉,绿磴求骊馆。
莲峰峥华首,蘅坻清渭岸。
幽韵兹凌薄,遥心日纷乱。
牵组随世缘,蒦山失真玩。
横骛涂尚迷,迟回局未返。
旅逆节乃苦,景美惬深眷。
秦缶既呜呜,梁歌亦纂纂。
鹍鷃尔同归,醉醒复何辩。

乍可秋情隔夜生,风初拂拂雨初清。似将几点芭蕉上,绘出虚堂一种声。

华顶西边天姥东,妙莲开阁对群峰。清含银汉三千界,香透金庭第八重。

画栋有声啼海燕,澄波无影睡天龙。夜深讲罢何人见,云在青天月在松。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