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渔父醉

渔父醉,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轻舟短棹任斜横,醒后不知何处。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渔父酒醉了,披着蓑衣走路跌跌跄跄像跳舞。醉酒的渔父想寻找回去的归途。短桨小船无人执掌,任它随意漂流。酒醒以后,渔父不知身在何处。

注释

蓑(suō)衣舞:指渔父穿着蓑衣醉行之状。

却:往回走。

短棹(zhào):小桨。

赏析

  前两句点化引用了唐代诗人孟郊《送淡公》(之三)“独迷舞短蓑”诗意,写了渔父狂饮烂醉而忘形的神态。“渔父醉,蓑衣舞”,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渔父狂饮烂醉以致神魂颠倒、身不由己的诙谐状态。“蓑衣舞”三字逼真传神,渔父醉后那踉踉跄跄的行走模样跃然纸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醉里却寻归路”,进一步渲染了渔父醉后神不附体、欲归无路的昏沉状态。连东南西北都弄不清楚,回去的道路也找不到了,只好“轻舟短棹任斜横”。

  作者曾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游赤壁湖时,也狂饮烂醉过,结果是“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此词里渔父的狂饮烂醉,其结果比作者游赤壁时的境况好不了多少,同样会是“肴核既尽,杯盘狼藉”。所不同的是:相与枕藉乎家中,“醉后不知何处?”最后两句为点题之笔,反映了渔父那种狂放不羁、自由自在的恬淡生活心态。

  第二首词先描写,后叙述,描写与叙述融会运用,集中渲染了渔父“醉”后百事皆空的心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词隐含了道家崇尚自然、清净无为的思想,反映了词人随缘放旷、任天而动的达观胸怀。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身病多思虑,亦读神农经。空堂留灯烛,四壁青荧荧。
羁旅随人欢,贫贱还自轻。今来问良医,乃知病所生。
僮仆各忧愁,杵臼无停声。见我形憔悴,劝药语丁宁。
春雨枕席冷,窗前新禽鸣。开门起无力,遥爱鸡犬行。
服药察耳目,渐如醉者醒。顾非达性命,犹为忧患生。
小来落托复迍邅,一辱君知二十年,舍去形骸容傲慢,
引随兄弟共团圆。羁游不定同云聚,薄宦相萦若网牵。
他日吴公如记问,愿将黄绶比青毡。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年来失职别金銮,身世漂沦鬓发残。
贫藉俸钱犹典郡,老为郎吏是何官。
开樽暂喜愁肠破,堆案仍劳病眼看。
自笑不归田里去,谩将名姓挂朝端。
前年上将定妖氛,曾筑岩城驻大军。近日关防虽弛柝,
旧时栏槛尚侵云。蛮兵绩盛人皆伏,坐石名高世共闻。
唯恐乱来良吏少,不知谁解叙功勋。
豌豆斩新绿,樱桃烂熟红。
一年春色过,大半雨声中。
仆野伤饥殍,祈天愿岁丰。
有谁捐白粲,相伴减青铜。

双环杂佩摇丁东,少年通籍明光宫。每逢天子赐颜色,长与大夫歌退公。

旧悬腰带黄金重,新送宫壶白露浓。人道相如归昼锦,谁言张翰忆秋风。

秋风未动江花老,思向东原赋春草。千金宁为买书贫,万事不及还家早。

巢中健翮长双成,镜里慈颜看转好。况当朝省盛才贤,且向山林乐熙皞。

淮南江北湖水傍,门前绰楔高如堂。旧书旧隐故无恙,某水某丘安可忘。

采将芹叶思君献,斫得江鱼念母尝。我亦临风惜分手,碧云高处望回翔。

闪闪动鸣珰,初来烛影傍。拥头珠翠重,萦步绮罗长。
静发歌如磬,连飘气觉香。不言微有笑,多媚总无妆。
坐缺初离席,帘垂却入房。思惟不是梦,此会胜高唐。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花滴露,柳摇烟,艳阳天。雨霁山樱红欲烂,谷莺迁¤
饮处交飞玉斝,游时倒把金鞭,风飐九衢榆叶动,簇青钱。
胸铺雪,脸分莲,理繁弦。纤指飞翻金凤语,转婵娟¤
嘈囋如敲玉佩,清泠似滴香泉。曲罢问郎名个甚,想夫怜。
碛香散,渚水融,暖空濛。飞絮悠扬遍虚空,惹轻风¤
柳眼烟来点绿,花心日与妆红。黄雀锦鸾相对舞,近帘栊。
鸡树绿,凤池清,满神京。玉兔宫前金榜出,列仙名¤
叠雪罗袍接武,团花骏马娇行。开宴锦江游烂熳,柳烟轻。
芳丛绣,绿筵张,两心狂。空遣横波传意绪,对笙簧¤
虽似安仁掷果,未闻韩寿分香。流水桃花情不已,待刘郎。
垂绣幔,掩云屏,思盈盈。双枕珊瑚无限情,翠钗横¤
几见纤纤动处,时闻款款娇声。却出锦屏妆面了,理秦筝。
金辔响,玉鞭长,映垂杨。堤上采花筵上醉,满衣香¤
无处不携弦管,直应占断春光。年少王孙何处好,竞寻芳。
蘋叶嫩,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
春水无风无浪,春来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莫辞行。
山绕晴溪水绕家,市槐坛杏夹溪斜。
门庭不剪青青草,留待春风两部蛙。

忆昔分符出牧时,先生欲我置曹司。本为枯朽沟中断,看作珊瑚海底枝。

半世行藏原自信,百年心事荷相知。生前门巷嗟无迹,死对荒坟酬酒卮。

巫峡裴回雨,阳台淡荡云。江山空窈窕,朝暮自纷氲。
萤色寒秋露,猿啼清夜闻。谁怜梦魂远,肠断思纷纷。

楼台飘急霰。年芳转头换。窗光分寸资珍遣。宵寒犹苦恋。

宵寒犹苦恋。

桃符罢帖,春幡停剪。甚岁序,惊心变。还将诗祭酬私愿。

清尊聊作健。清尊聊作健。

五更一霎清明雨,晓雾梨花梦白云。
半岭肩舆犹兀兀,一杯卯酒尚曛曛。
昼长帘幕低垂,时时风度杨花过。梁间燕子,芹随香觜,频沾泥污。苦被流莺,蹴翻花影,一阑红露。看残梅飞尽,枝头微认,青青子、些儿大。
谁道洞门无锁。翠苔藓、何曾踏破。好天良夜,清风明月,正须著我。闲展蛮笺,寄情词调,唱成谁和。问晓山亭下,山茶经雨,早来开么。

乍黄昏庭院,骤雨初过,银浦暮云暝。撩起闲情银,开帘拜,一弯斜过虚径。

曲阑倚稳。逗眉痕、如许离恨。颦双蛾、悄向花间立,夜凉怯衣冷。

怎奈愁心难问。又无端照我,憔悴鸾镜。骨压丝儿瘦,带围减、怕消三五圆景。

碧天路永。盼那时、盈满重正。此际黯消疑,扶上秋千墙影。

化蜀归来欲醉吟,君王又起福淮民。
旌旗光动迟迟日,鼓角声传盎盎春。
风采十州安抚使,典刑四海老成人。
屯田小试营平策,蚤晚论思从紫辰。
虎头带角人难措,石火电光休密布。
中兴天子展神锋,万象之中看独露。

青童把镜照泥丸,五脏祥云彻上关。子午寅申和已亥,胎圆数足出昆崙。

华陂春水绿漪漪,二月西山雪后时。
旧宅重寻孝子传,新年又赴故人期。
鹤鸣竹日当窗澹,僧定茶烟出阁迟。
我欲同修清净业,泉头来记四贤祠。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