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郎》,双调,一百零五字,上片十句四仄韵,下片十二句五仄韵。此词与《二郎神》,又名《十二郎》词者,句式、字数、押韵等均不同。
“垂虹桥”,在江苏吴江县东,本名利住桥;宋庆历(宋仁宗年号,公元1041—1048年)间构亭其上,名曰垂虹亭,因亦名桥曰垂虹桥。凡七十二洞,俗称长桥。
“素天”两句,绘桥四周景色。言桥四周灰蒙蒙一片,天水相连,浊浪拍岸,冻云翻飞。“冻云”,点出时在寒冬季节。“记晓叶”三句,忆旧。词人说:记得在一个秋天的清晨,岸上还有霜露沾连在树叶上,我曾经行经这儿,并将船停靠在垂虹桥傍。在灯影幢幢中,我还乘兴吟哦过这儿的秋雨景色。“又是”两句,言今。“宾鸿”,指宾雀鸟与大雁。《吕氏春秋·季秋》:“鸿雁来,宾爵入水大为蛤。”注:“宾爵者,老爵也。栖宿于人堂宇之间,有似宾客,故谓之宾爵。”此处是说:又到了鸿雁南飞,宾雀入室而居的季节,我这才决定了回归的日期。“嗟绣鸭”三句,据《南禺书》:陆龟蒙有斗鸭一栏,颇极驯养。一旦,驿使过,挟弹毙其尤者。龟蒙曰:“此鸭善人言,欲附苏州上进,奈何毙之?”使人惧,尽与囊中金,以窒其口。徐,使人问人语之状。曰:“能自呼其名耳。”夏承焘笺《吴郡图经续记》:吴江旧有如归亭,熙宁中林郎肇出宰,又于“如归”之侧作鲈香亭,因陈文惠有“秋风斜日鲈鱼香”之句。陶潜有诗“结庐在人境”。此三句赞桥畔环境,足可幽居。“绣鸭”,指绘彩的斗鸭。《宋书·王僧达传》:“为太子舍人,坐属疾,而于杨列桥观斗鸭,为有司所纠。”据此,可见宋时也盛行斗鸭之戏。词人说:垂虹桥畔的环境优美,足够促使我决定在此结庐隐居。如果真有这么一天,那我就可以在这儿或是观看善解人意的斗鸭游戏;或是垂钓河边,钓上几尾鲜美的鲈鱼尝新。
“幽兴”三句,忆旧。词人到了垂虹桥,想起有一次曾与伊人同船来过这儿,并观赏过她临水梳洗的难忘镜头。“念倦客”三句,承前,记目前。词人说:今天我却是孤身独游重返垂虹桥,时至寒冬,我虽是穿着裘衣,头戴貂帽,但却孤孤零零地站在桥上,临水顾影自怜。这三句既承接上三句的忆旧日共游,又是遥向呼应上片“冻云不凝”的严寒天气。“酹酒”三句,倒装也。言词人孤身在桥上亭内眺望,越感凄冷难忍,于是就酹酒祭苍天,高歌飘四远,以此抒发自己胸中的郁结。“迎醉面”三句,写雪下。此言渐渐地远方的山色开始昏暗不清,暮色中的天空飘下来几片雪花,沾在词人热辣辣的醉面上。从“冻云”始,至“雪花”飞,首尾衔接,叙事完整,脉络分明。
身世低回不自期,个中消息更谁知。江边折尽青青柳,才见云头月画眉。
海子桥头踏月明,金鱼馆里听箫声。九重灯火连三夜,万井笙歌彻五更。
绮陌人归珠翠落,綵云仙下佩环轻。转头已作升平梦,谁信桑田碧海生。
芳草如翠幄,亭亭冒岩阿。丹梯承晚映,碧涧写秋柯。
日入烟雾满,夜来风雨多。预愁霜雪至,为乐恐蹉跎。
病鹤前年下玉京,空巢聊寄一毛轻。白云千载悠悠外,自照寒溪野水清。
猛虎伏空山,怒废千夫力。虎心如我知,日久亦可㥾。
吁嗟世人心,反覆安究极。对酒休忧白发新,看花且趁青春色。
鸴鸠斥鴳亦能乐,扶摇何必垂天翼。浒西夫子藐世人,胸中别有千斛春。
文章气凌汉太史,斜斗书轻王右军。飘风自北来,寄我双锦文。
邀我去游浒西曲,花前坐玩湋水纹。泥封未破桑落酒,锦瑟先招翡翠裙。
我亦平生爱歌舞,向来慷慨成虚语。千里命驾羞吕生,雪夜王猷谁复许。
白驹皎皎食君场,风流卢骆王与杨。栖息忽看夜月满,登眺不知春日长。
春日同游各尽兴,夜月多情还举觞。太平不饮果何待,顾乃真醉非徉狂。
君不见古来治老苦无药,坐见桑榆影闪烁。子有酒食当及时,何不鼓瑟日喜乐。
笑我田舍翁,未能游雀跃。不及诸君山水情,亦有草堂在西郭。
苍茫七十二芙蓉,绝顶天开第一峰。咫尺帝关通謦欬,万千云海荡心胸。
殷雷夜走何山雨,积雪春留太古松。暂倚蒲团出人世,五更寒浸石楼钟。
七代传衣翰墨缘,新标斋榜有高贤。文如北斗珍韩子,集少红楼愧广宣。
新涨拍堤初过雨,妙香浮槛乍开莲。万峰深处光华甚,不让题梁玉局仙。
梧桐一叶忽惊秋,漫有高人事远游。本为薜萝成吏隐,岂缘车马重林邱。
开尊不厌平原酒,倚槛常看剡曲舟。犹幸圣明容懒散,白云相对日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