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放诞文君,风流樊素。殢人更在仓庚妒。武昌新柳自青青,生憎隔岸晴川树。
欢晕红凝,愁眉绿聚。幽情难向狂夫诉。莫携此卷渡江来,津头有个兴风雨。
松林自挺孤直,兰谷同飘众芳。赖此贞心洁性,分为远地幽光。
幽人有远韵,卜筑城南村。青山罗庭除,疏柳荫柴门。
虚堂寂无人,但闻鸟雀喧。秋晴穫禾黍,日夕收鸡豚。
农家无外萦,岁事在壶飧。感此生理蕃,其乐难具言。
我方走尘土,未能问田园。谁知隔城闉,咫尺有桃源。
天远云归早,山高月上迟。夜坐发孤咏,秋风生桂枝。
崇台面空阔,远眺真高明。一水来朝宗,湾环抱荒城。
连山颇偃蹇,却略倚翠屏。缅怀青溪上,兴与岘山并。
客从豫章来,及此春服成。公子有好怀,良人及兹登。
初筵挹溪光,中觞闻雨声。翠幄列茂树,金沙涨回汀。
鸥鸟舞不下,渔舟纵复横。尚恨夜气敛,不见白月生。
信美非吾土,少留空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