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
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注释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赏析

  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此诗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第一句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

  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诗还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曾几虽然是江西诗派的一员,但这首绝句写得清新流畅,没有江西诗派生吞活剥、拗折诘屈的弊病。他的学生陆游就专学这种,蔚成大家。

创作背景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猜你喜欢
翠岚迎步兴何长,笑领渔翁入醉乡。
日暮渚田微雨后,鹭鹚闲暇稻花香。
嫩似金脂飏似烟,多情浑欲拥红莲。
明朝拟附南风信,寄与湘妃作翠钿。
芳词来上,因俯同其韵以赐。
寰宇清夷,元宵游豫,为开临御端门。暖风摇曳,香气霭轻氛。十万钩陈灿锦,钧台外、罗绮缤纷。欢声里,烛龙衔耀,黼藻太平春。
灵鳌,擎彩岫,冰轮远驾,初上祥云。照万宇嬉游,一视同仁。更起维垣大第,通宵宴、调燮良臣。从兹庆,都愈赓载,千岁乐昌辰。
归云片片鸟行没,晚日寸寸城阴生。
林下本无苏合弹,栖乌何事向人惊。
晓日迎长岁岁同。太平箫鼓间歌钟。云高未有前村雪,梅小初开昨夜风。
罗幕翠,锦筵红。钗头罗胜写宜冬。从今屈指春期近,莫使金尊对月空。

侵雪开花雪不侵,开时色浅未开深。碧团栾里笋成束,紫蓓蕾中香满襟。

别派近传庐阜顶,孤芳元自洞庭心。诗人自有薰笼锦,不用衣篝炷水沉。

侍郎将命出金銮,中使传宣左右欢。关内官曹迎使节,汉中父老识衣冠。

云开太华三峰晓,雨过黄河九曲寒。寄语渭川千亩竹,西风愿早报平安。

边城草木枯,散漫惟蜡梅。
花蜂不成蜜,深黄吐春回。
如行沙砾中,眼明见琼瑰。
初谓此邦人,推为百世魁。
文房与幽室,佳处定使陪。
羞死蒺藜类,屏置山墙隈。
事有大不然,惊吁谩徘徊。
顽夫所樵采,八九皆梅材。
馀芳随束薪,日赴烟与埃。
曲突几家火,灵根万花灰。
我欲从化工,缓语摇颊腮。
天涯有清客,不善为身媒。
鲜鲜犯霜露,旦旦斤斧摧。
宁若橘变枳,甘心摈长淮。
今渠负幽姿,风韵元不颓。
胡为杂榛棘,仅与樗栎偕。
谓工为垂手,毋令识者哀。

窈窕洞无门,寥寥隔世氛。板桥穿竹筱,苔壁缀松根。

孤嶂摩云秀,飞泉触石喧。不知何道士,收露点玄文。

天星出屈势阑干,五夜传呼禁漏残。虎豹深沉九关远,鹪鹩栖息一枝安。

病亲黄卷怜灯闇,老厌青绫怯岁寒。长有江湖未归梦,更将衰白镜中看。

池馆通秦槛向衢,旧闻佳赏此踟蹰。清凉不散亭犹在,
事力何销舫已无。钓客坐风临岛屿,牧牛当雨食菰蒲。
西川吟吏偏思葺,只恐归寻水亦枯。

寂寞荒台夕照边,居人犹自说丰年。太平气象何曾减,禾黍芃芃满大田。

逃名爱岩泽,一室面诸峰。月隐孤村树,云和远寺钟。

溪声连断岸,垥影散疏松。合户斋心久,依然学老龙。

万里关山万里风,手磨残血试彫弓。苍驼晚放吹螺甲,黄鼠朝烹灌马?。

谁说王嫱长有恨,不知苏武是何功。闻君一事犹堪羡,毳帐胭脂比旧红。

瓢挂树,一叶轻。风吹濩落夜有声,不若弃之梦亦清。

天下非大瓢非细,身外之物总为累。

忆昔尚书结伴游,于今弥望海天秋。南来缥缈依山尽,北极苍茫亘地浮。

万井风烟连震泽,一方鸡犬护瀛洲。明朝好乘渔郎棹,及早移家住上头。

昔年冶游浚都城,溶溶春水涨金明。
龙舟鳞次鼓兰漿,胜日讲武风波平。
沸地笑歌混箫笛,轰天金鼓惊鹭鷁。
当年冠盖尽英游,飞{左甘中空}联翩迅翔翼。
只今潜盘向荒陂,畴曩伟观那再期。
熙熙王化及远近,春来胜事还相随。
十百分朋同川济,咸欲得枭无异意。
屈原死向千载余,今不敬吊翻成戏。
敬吊赋就独贾生,可见君子异小人。
公诗贾赋独追伤,忍以为戏向芳春。
企听赐环在朝暮,衮绣遄归庙堂去。
故先濯我尘土心,琅琅哦公七字句。

闲庭翠暖。怪梧叶、无情先送幽怨。敲响空阶,不管愁人,临风刚赋秋扇。

西风最惜分离苦,便尽日、萧萧深院。自那时、蹙损双蛾,怎向这回重展。

休问年来憔悴,绿窗春去后,吟事都懒。弄影银蟾,轻荡湘波,偏照天涯人面。

芭蕉叶叶篱边碎,又忍卷、珠帘重看。便唤取玉宇春回,别是一番莺燕。

风壤连齐鲁,河流汇卫漳。愁思斜日外,衰鬓驿亭傍。

江鹜凌寒浴,饥乌下食将。频来舟楫上,忧患饱经尝。

菜甲时堪摘,柴荆昼不开。凿渠通水道,度地觅花栽。

旅食凭儒术,春愁仗酒杯。却憎尘世薄,徒尔暂徘徊。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