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
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注释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赏析

  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此诗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第一句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

  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诗还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曾几虽然是江西诗派的一员,但这首绝句写得清新流畅,没有江西诗派生吞活剥、拗折诘屈的弊病。他的学生陆游就专学这种,蔚成大家。

创作背景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猜你喜欢

子令钦平昔,多惭接俊游。升堂称有志,执奠叹无由。

逝水空归壑,春风忽变秋。箫声到原尽,千载想风流。

春晚百花齐,绵绵巧如织。
细雨洗还明,轻风卷无迹。
清明池馆,芳菲渐晚,晴香满架笼永昼。翠拥柔条,玉铺繁蕊,袅袅舞低襟袖。秀蓓凝拥露,疑挂六铢衣绉。檀点芳心,体薰清馥,粉容宜捻春风手。
肯与芝兰共嗅。向夜阑凝月,素芳依旧。翦取长梢,青蛟喷雪,挽住晓云争秀。楼上人未去,常恐风欺雨瘦。红绡收取,举觞犹喜,窨得醺醺酒。
霜威凄紧,政悲风摇落,千山群木。十里清香方盛赏,岩桂娇黄姹绿。九畹衰业,东篱落蕊,到此成粗俗。孤标高远,淡然还媚幽独。憔悴诗老多情,问佳人底事,幽居空谷。日暮天寒垂翠袖,愁倚萧萧脩竹。林下神情,月边风露,不向雕栏曲。殷勤惟有,篆烟留得馀馥。
晓日烘晴一白晞,青蛙踏滑叩禅扉。
千山流水溪声活,二麦涵滋野色肥。
僵卧不妨晴又出,兴来谁肯夜空归。
弟兄欢笑儿扶醉,满袖新诗下翠微。
汉武游心缥缈间,文成五利尽登坛。
何如屈曲韩夫子,不羡神君白玉丹。

秋园花落尽,芳菊数来归。那知不梦作,眠觉也恒飞。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
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
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日出帆高烟水空,岭云遥在粤天东。此行不为浮江兴,他日须传煮海功。

巢父无名子,相对语瓜田。夜闻李都尉,醉猎南山前。

射杀白额虎,飞鸟落青天。归来感往事,叱咤黄金鞭。

秋生一叶初,摇落重愁予。宋玉悲何晚,嵇康计亦疏。

星明孤剑动,月白小楼虚。为忆同心者,天涯未报书。

相逢此日胜平生,不厌支筇数送迎。乐地共欣三径就,诗坛仍见一军惊。

风飘柳线曾经染,雪著梅梢分外清。光景唤人无计奈,剩烦佳句破愁城。

周生雪山世稀见,远水近水一疋练。玉崖嵚崟插湖脚,粉笔徐移扫高阁。

琼枝铁柯两迥亚,龙鳞犀甲歘参错。林风飒飒急霰起,白日冰花逐毫落。

天愁地惨意各出,雾合飙回势逾恶。人言四时冬最难,周生善雪仍善山。

虚堂突立万仞壁,尺素乍转千重湾。彷佛寒封洛阳道,得无白拥蓝田关。

袁安甘卧几时起,退之遭窜终召还。倚山亭亭一孤松,仄崖峭壑盘其中。

分毛耸干一何杰,画者有意排严风。君不见古来梁栋必此物,愿君爱之频拭拂。

雨鸣潇潇风满壁,虚堂孤坐春草夕。何来两客登我堂,坐索瑶琴鼓前席。

吾家焦尾旧无弦,世路逢人不解传。丈人锦囊出绿绮,为我挥手松风前。

宫声一曲试瀛洲,文物翩翩禁苑游。人间帝子铜龙馆,海上仙人绛玉楼。

倏忽凉飙飘四屋,新声转作潇湘曲。沙清石碧江水寒,月明叫入汀洲宿。

弦悲调急声转微,满堂击节泪沾衣。幽兰白雪何要眇,此意世人知者稀。

丈人自是贤豪客,横琴呼酒双眼白。借我朱弦三尺强,试理清商入萧索。

枯桑枯桑,徒为我薪。煮石弗糜,曷以食人?廪发于官,我命乃续。

谁其主之?伊人如玉。伊人如玉,孚及豚鱼。诏我妇子,偿粟勿渝。

厥粟固偿,厥德靡忘。我怀伊人,于羹于墙。

旋拆黄封日铸茶,玉泉新汲味幽嘉。殿中今日无宣唤,閒捲珠帘看柳花。

寥天漠漠风猎猎,我居硖中旬已浃。青衫白发笑逢君,芦苇夤缘意稠叠。

三椽巧与市廛避,一榻凉多风露接。阁前看山山拥帘,阁里读书书满箧。

游湍戏渚趣略同,泛宅浮家情敌惬。一线寒流且伴眠,四围翠影常闻唼。

容颜五十未衰飒,景物东西恣收拾。索处自怜虽作赋,长贫乞米空书帖。

周旋渔弟与樵兄,扶持山童并灶妾。定心纵断隔楼钟,照眼还开满林叶。

瓢不空心酒细倾,屐无前齿苔争蹑。旅人地主两相忘,看君醉启丹砂颊。

风幡轻细翠悠飏,楼阁轻寒水满塘。
柳絮微烟吟思足,梨花淡月睡魂香。
江山似画怜湘浦。魚笋尝新忆华阳。
早是春阴已无赖,可堪中酒恶情肠。
钟送黄昏鸡报晓,赵州何用闲烦恼。
裂破虚空作两边,古庙香炉出芝草。
平生闻说张三影,十咏谁知有乃翁。
逢世升平百年久,与龄耆艾一家同。
名贤叙述文章好,胜事流传绘素工。
遐想盛时生恨晚,恍如身在画图中。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