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所写的是烧盐工人的生活和劳动的惨状。诗人自己曾从事过烧盐的劳动。入清以后,诗人居于海滨,多与烧盐工人相往来,目睹了他们的悲惨生活,也深深了解官吏与盐商对工人的重利盘剥,因此对烧盐工人诗人给予深切的同情。此诗只是截取了灶户煎盐的一个场景,来反映他们悲惨的境遇。诗的前两句交代了煎盐工人的工作条件,由此烘托出工人的艰苦处境:六月酷暑,在低矮的草房劳作在烈火旁。
海滨的人民生活极为艰苦,很多煎盐工人一生都从事着这样艰辛的劳动,诗人特地选取了 “白头灶户”,暗喻了工人一生的艰辛。后二句是对工人艰苦劳动的渲染:六月当暑,烈日炎炎,但对煎盐工人来说也是 “乘凉”了,反衬出工人在烈火旁的煎熬。在写法上,此诗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词语平淡无华,但在质朴的现实描写中隐含着作者的沉痛,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吴嘉纪诗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泷东与泷西,岩嶂蔽天起。泷西林木深,窈冥数百里。
城与白云争,所得尺有咫。猿鸟欺吏人,峰峦压厅事。
开辟未百载,夷椎尚多鄙。使君造草昧,雷雨自兹始。
仁声务洋溢,文教期光被。我来听鸣琴,泠泠匪山水。
先王风未绝,咏歌日盈耳。相赏在无言,唱叹亦有以。
郊坰富丘壑,先导命犹子。枫叶作香饭,笋篮代玉趾。
衣裳湿岚翠,杖屦沾泥滓。石窟俯身入,洞天穿地底。
绝壁攀莓苔,幽丛掇花蕊。奇葩爱无名,大药疑不死。
猴姜既蔓引,凤竻复披靡。兰青翡翠同,竹大笼䈡似。
松栝互支拄,麇麚或腾倚。郁鸡惊出林,白鹇冒其尾。
山鹕解媚人,孔雀可驱使。飞崖畏足践,盘石若棋累。
方圆竞相叠,大小皆竦峙。鬼神所荡踏,风雨或迁徙。
陟高眺锦石,特立牂牁沚。玉表何峨峨,翠屏复几几。
汉臣昔封植,功可铜标拟。蒲桃裹宫锦,五彩绚峛崺。
泷西夙望秩,山宗实在此。罗旁九九曲,势至咽喉止。
汹涌千万嶂,所赖一柱砥。使君天下才,今乃在蛮俚。
亦如陆大夫,区区至交阯。峻极持崧高,英灵作南纪。
注以洪河流,波涛沃疮痏。恩膏随沓潮,以及我桑梓。
汤沐不在多,锦石亦可喜。肯锡一陂陀,当尽树兰芷。
来为泷西氓,殷勤负耒耜。
神龙抉壁入,破壁复飞去。龙去壁已穿,介然用成路。
当门立大佛,乍见心疑怖。石泐面如削,曾向梦中遇。
过此入深隧,秉爝遂暗度。俯行尻益高,相呼不相顾。
一隙忽生明,目开夜响曙。不知出何山,奇险更难步。
手中得葛萝,足下生松树。蜿蜒攫爪痕,是我题名处。
爱花岁岁看花早,今年花较去年老。生怕近帘钩。
红颜人白头。
那禁风似箭。更打残花片。莫便踏花归。留他缓缓飞。
悠然结屋对南山,好鸟忘机自往还。昨夜天风吹月下,黄金散布一林班。
娇枝红破一分霜,不共芙蕖值野塘。叶卧岂黏游客屐,花飞时扑美人箱。
丰神细写题词李,艳丽翻怜出塞王。知否放翁颠未改,寻秋重到碧鸡坊。
捕蝗捕蝗人簇簇,蝗飞蔽天引其族。扬旗击鼓乱敲钲,奔走如狂沸山谷。
炎肌雨汗肠雷鸣,取蝗一斗当斗粟。幸不入境驱邻封,彼亦天民忍遭酷!
谁云蝗多不食苗,苗食垂尽到草木。复闻修德能弭灾,非止蝗生宜早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