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韵译
长安的殿阁内弥漫着一片烟霞,杨广还想把芜城作为帝王之家。
如果不是李渊得到传国的玉玺,那么他的龙舟还会游遍到天涯。
如今隋朝的宫苑中已不见萤虫,只有低垂的杨柳和归巢的乌鸦。
如果杨广在地下和陈后主相遇,有心欣赏淫逸辱国的后庭花吗?
散译
长安的殿阁千门闲闭,空自笼罩着一片烟霞,又想在繁丽的江都,把宫苑修建得更加豪华。
若不是皇帝的玉印归到了李家;隋炀帝的锦帆或许会游遍天涯。
当年放萤的场所只剩下腐草,萤火早就断绝了根芽;多少年来隋堤寂寞凄冷,两边的垂杨栖息着归巢乌鸦。
他若是在地下与陈后主重逢,难道能再去赏一曲《后庭花》
注释
隋宫:指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所建的行宫。
紫泉:即紫渊,长安河名,因唐高祖名李渊,为避讳而改。司马相如《上林赋》描写皇帝的上林苑“丹水亘其南,紫渊径其北”。此用紫泉宫殿代指隋朝京都长安的宫殿。锁烟霞:空有烟云缭绕。
芜城:即广陵(今扬州)。帝家,帝都。
玉玺(xǐ):皇帝的玉印。日角:额角突出,古人以为此乃帝王之相。此处指唐高祖李渊。
锦帆:隋炀帝所乘的龙舟,其帆用华丽的宫锦制成。
腐草不萤火: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来的。
垂杨:隋炀帝自板诸引河达于淮,河畔筑御道,树以柳,名曰隋堤,一千三百里。
陈后主:南朝陈末代皇帝陈叔宝,荒淫亡国之君。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所创,歌词绮艳。

鉴赏

  首联“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点题。诗人把长安的宫殿和“烟霞”联系起来,形容它巍峨壮丽,高耸入云。用“紫泉”代替长安,也是为了选取有色彩的字面与“烟霞”相映衬,从而烘托长安宫殿的雄伟壮丽,可是,如此巍峨的宫殿,空锁于烟霞之中,而皇帝更愿意住在芜城。上句着一“锁”字,也突出了长安宫殿的雄伟。经此一垫,下句顺势而来。不居长安,另取江都,隋炀帝贪图享乐、为所欲为的本性已隐隐揭出。一写景,一叙事,一暗写,一明说,写法虽异,但都是围绕批判亡国之君这一主旨而驱使笔墨的。

  三、四句“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诗人以虚拟的语气说:如果不是由于皇帝的玉印落到了李渊的手中,杨广不会以游幸江都为满足,他的锦帆,大概一直要飘到天边去吧。据史书记载:杨广不仅开凿了二千余里的通济渠,多次到江都去玩;还开凿了八百余里的江南河,“又拟通龙舟,置驿宫”,准备到杭州去玩,只是未成行罢了。诗人从隋炀帝贪图游乐的众多史实中,信笔拈取他耽于乘舟出游这一典型事例,予以讽刺。用笔亦实亦虚,虚实结合。说它“实”,是因为它是以历史故实和隋场帝贪图逸游的性格特征为依据的,所以尽管夸大其事,而终不失史实和人物性格之真;说它“虚”,是因为它揉入了诗人的艺术想象,是通过幻觉而产生出来的最高真实的假象。实际生活中,锦帆之游是绝不会远及天涯的。艺术创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玉玺”一联是深得此道的佳句。在修辞上,此联采用了上下蝉联、一气奔腾的流水对,使诗句呈现出圆熟流美的动态。

  颈联“于今腐草不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涉及有关杨广逸游的两个故事。一个是放萤:杨广曾在洛阳景华宫征求萤火虫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在江都也放萤取乐,还修了个“放萤院”。另一个是栽柳: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南幸江都恣佚游,应将此树映龙舟。”把“萤火”和“腐草”、“垂杨”和“暮鸦”联系起来,于一“有”一“不”的鲜明对比中感慨今昔,深寓荒淫亡国历史教训。“于今腐草不萤火”,这不仅是说当年放萤的地方此时已成废墟,只有“腐草”而已;更深一层的含意是,杨广为了放萤夜游,穷搜极捕,弄得萤火虫绝种。“终古垂杨有暮鸦”,渲染了亡国后的凄凉景象。

  上句说“于今”“不”,自然暗示昔日“有”;下句说“终古”“有”,自然暗示当日“不”。从前杨广“乘兴南游”,千帆万马,水陆并进,鼓乐喧天,旌旗蔽空;隋堤垂杨,暮鸦自然不敢栖息。只有在杨广被杀,南游已成陈迹之后,日暮归鸦才敢飞到隋堤垂杨上过夜。这两句今昔对比,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只表现对比的一个方面,既感慨淋漓,又含蓄蕴藉。

  尾联“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用杨广与陈叔宝梦中相遇的故实,以假设、反诘的语气,把批判荒淫亡国的主题深刻地揭示出来,陈叔宝因荒淫亡国,投降隋朝,和当时隋朝的太子杨广很相熟。杨广当了天子,乘龙舟游江都的时候,梦中与死去的陈叔宝及其宠妃张丽华等相遇,请张丽华舞了一曲《玉树后庭花》。这首舞曲是陈叔宝所作。被后人斥为“亡国之音”。诗人在这里特意提到它,意为杨广目睹了陈叔宝荒淫亡国之事,却不吸取教训,既纵情龙舟之游,又迷恋亡国之音,终于重蹈陈叔宝的覆辙,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诗在最后发问:他如果在地下遇见陈叔宝的话,难道还好意思再请张丽华舞一曲《后庭花》吗?问而不答,余味不穷。

  此诗取材于前朝亡国故实,以诗的语言,批判亡国之君,晓喻晚唐皇上,立意高远。篇中以实词撑住全诗,以虚词斡旋其间,取得了既整饬工严又流动活泼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此诗是诗人晚年江东之游时所作,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与同名七绝同时,当时李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你喜欢

为怜上轿齧人肩,下轿行来脚底穿。客子心心愁欲暮,碧云偏作半阴天。

地势豁中州,黄河掌上流。
岸低沙易涸,天远树全浮。
梁宋回头失,徐淮极目收。
身轻往来便,自叹不如鸥。

云月虽不明,精魄固长在。飞蛾亦何知,乘时妒光彩。

天高多飘风,烟雾中叆叇。纷纷堕蒿棘,终竟为何罪。

圣贤怀德觉顽愚,出处难将一局拘。坐榻穿时真乐在,辙轮环处苦心纡。

功存克己坚持足,愿结成民取次符。举世簪缨为若事,荣名绝与至人殊。

细雨沾长道,垂条湿去旌。
时平天使贵,官泠客装轻。
泛月来沙海,踏花渡柳城。
风尘还着眼,亦自有侯嬴。

春事关心事,花情绽客情。风前妆自软,烟里态初盈。

倚树人堪映,穿枝鸟共鸣。重门容意出,目断晓光迎。

长萝托高株,晻暧蔽烟雾。垂蔓已百尺,更引欲何处。

愿少放馀条,恐伤君所附。

百品娇春俗却春,一清无可拟丰神。银钿缟袂田家妇,绝粒休粮女道人。

鬼谷仙人弱水东,身骑一鹤御青童。坎离龙虎蟠金鼎,日夜神明守绛宫。

笔埽琅玕三竺雨,琴弹霹雳满林风。白头欲问长生诀,笑我京华尚转蓬。

嵩南秋晚

谢公东山卧,有时携妓游,老我嵩南画满楼。楼外头,乱峰云锦秋。谁为寿,绿鬟双玉舟。

宿邯郸驿

梦中邯郸道,又来走这遭,须不是山人索价高。时自嘲,虚名无处逃。谁惊觉,晓霜侵鬓毛。
宿昔敦远游。
名分乃异路。
千里泝波潮。
一朝披云雾。
从容舍密勿。
缱绻论襟趣。
披文极诋诃。
析理穷章句。
明钟信有待。
巨海谁能喻。
奔景骤西倾。
还途忽东骛。
黄花发岸草。
赤叶翻高树。
渔舟乍回归。
沙禽时独赴。
宴年时走几。
离歌倐成赋。
伊我念幽关。
夫君思赞务。
短翮方息飞。
长辔日先驱。
曝鳃□□走。
逸翮康时务。
握手异沉浮。
佳期安可屡。

立仗归来出御堤,圉官为解锦障泥。春流芳草无人渡,得向东风自在嘶。

石磴盘空逼汉槎,凭栏睇盼渺天涯。穹窿巧凿三千界,瀑泻狂飞百里家。

歌鸟当檐喧丽日,薰风拂座舞岩花。不须更觅蓬莱胜,此地登临亦足誇。

晋人事高旷,所得多奇僻。
云岩佛子庐,曾为二王宅。
当时槃乐地,俯仰成今昔。
林泉亦余好,徘徊想遗迹。
那知非昔人,复作登临客。

丹霞惜别。寄蛮烟障雨,画图一阕。枫画秋江,梅画春江。

尽入离愁时节。最高楼处歌金缕,将凤纸、吹花题叶。

记罗浮、道士相逢,句里斜阳曾说。

自许玉田差近,向碧城梦里,飞下清绝。七孔神针,缝六铢衣,襻带多安无缺。

笔床垂老心情在,好付与、满庭香雪。倩虫虫、宛转红牙,不数晓风残月。

芳草青青古渡头,绵春历夏复经秋。

堪嗟世事如流水,便挈琴尊上叶舟。

每愧陋容劳刻划,也须图画取风流。侬家自有麒麟阁,何必长从七贵游。

凤山东南境,有地曰琅峤。厥澳通舟楫,山后接崇爻。

宽旷兼沃衍,气势亦雄骁。兹土百年后,作邑不须?。

近以险阻弃,绝人长蓬蒿。利在曷可绝,番黎若相招。

不为民所宅,将为贼所巢。遐荒莫过问,啸聚藏鸱枭。

何如分汛弁,戒备一方遥。行古屯田策,令彼伏莽消。

全机敌胜,犹在半途。啐啄同时,白云万里。才生朕兆,已落二三。

不露锋铓,成何道理。诬人之罪,以罪加之。

率祖攸言,维言之行。祖言维何,参古乃订。如何孙子,不是敬听。

敬听祖言,是式哲命。曰古哲贤,侯植侯封。遗厥孙子,侯忠侯公。

侯云则公,侯云则忠。躬斯国斯,为国之墉。心斯民斯,忧欣之同。

忧欣之同,心天地通。心通天地,是相天地。率祖之行,不出阶第。

虽则阶第,世是式诲。言式之言,事式之事。是古哲贤,心钦于天。

粤汪先公,婺源逸贤。理行弗忒,轨然式然。于其式家,于其身先。

不懈之身,卫武之年。粤身之脩,无忒之蠲。粤言之诒,听之寡愆。

粤言维何,皇皇忧国。忧则维何,维职之力。职力维何,身国柱石。

上天步艰,下疮痍恻。公言之嘉,公心之一。虽不公觏,觏公心画。

公之孙子,公言是绅。率理始终,绅言是勤。勤职外内,庶慎庶狱。

维既乃心,不苟乃禄。屹屹职率,维日不足。维日休休,容人之技。

维心休休,日逊来裔。景宪于广,镇山水浒。赤苍之怀,是母是父。

广有鲸鳄,亦有豺虎。职涖之忧,不适寝处。秋霜之肃,冷凛柏台。

令德令誉,治世之才。如彼楩楠,宜梁于宫。如彼宠权,乃展乃忠。

宪是都台,赫赫之风。奸谗是芟,忠贤是崇。冢司是莅,国脉是寿。

敢曰不惜材,为国之庥。人亦有言,令誉文绣。汪之先公,善诒厥后。

维善之诒,是宜是胄。汪之先公,世德是旧。曰损庵公,曰维孝友。

曰北山公,德尤蕴厚。奕世之积,岂谫浅窥。维是之积,宜是谷诒。

汪之孙子,无念尔祖。古贤心耕,善是尔土。尔穑亩耘,尔谷斯溥。

遏尔亩卤,浚尔泉源。屏尔亩莠,尔苗乃繁。维汪先公,孙子是眷。

耄耋之治,世世德券。汪之孙子,念兹无眩。受畴助之,颂歌以劝。

翠帷玉佩问湘娥,夕张佳期忆《九歌》。寂寞荒祠丛竹泪,西风吹作洞庭波。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