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志诗二首

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
修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
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
富贵有人籍,贫贱无天录。
通塞苟由己,志士不相卜。
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
终居天下宰,食此万钟禄。
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岳。

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
兰荣一何晚,严霜瘁其柯。
哀哉二芳草,不值泰山阿。
文质道所贵,遭时用有嘉。
绛灌临衡宰,谓谊崇浮华。
贤才抑不用,远投荆南沙。
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
安得孔仲尼,为世陈四科。

鉴赏

  郦炎,字文胜,范阳人,《后汉书》有传,今存诗仅此两首。此诗约写于他二十岁左右时,当时州郡举荐他为孝廉,又征召他为右北平从事祭酒,他都一一辞去,并写下了这两首诗以见其志。

  第一首的前八句可为一段,作者将“大道”与“窘路”对举,表明自己要走的是宽广的人生道路,不愿走狭窄的小道,因为他志向远大,如同大鹏之鸟,其翼如垂天之云,不愿栖止于卑小之地,以免让狭窄局促的小路局限着自己举足千里的步武。他要在大自然中舒展自己凌霄薄天的翅膀,放开千里之足,超世绝尘,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倏忽之间,令人难以追踪。“贤愚岂常类”以下六句,说明他根本不相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那一套,他认为尽管人的贤愚有别,但并非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关键看自己的秉性如何。秉性清则志向高洁,秉性浊则品格卑污,人的命运并非掌握在上天手里。只不过人富贵了就名登史册,贫贱者则名不见经传罢了。郦炎生活的东汉时代,统治者极力鼓吹“君权神授”,宣传“天人感应”和谶纬迷信。郦炎反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与官方哲学针锋相对的。“通塞苟由己,志士不相卜”两句,顶上两句而来,作者要主宰自己的命运,故说贫与富、穷与通若由自己主宰,那么有志之士也就用不着相面占卜了。此处暗用了战国时蔡泽的典故,蔡泽在干谒诸侯未被进用时,曾找唐举相面。唐举见他一副丑陋不堪的怪相,嘲戏他说:“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蔡泽说:“富贵我所自有,吾所不知者寿也,愿闻之。”后来蔡泽西入秦,取范雎而代之,夺取了相位。(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由此看来,人的“通塞”最终还是“由己”的。

  末尾六句,以西汉初的历史人物陈平、韩信为例,说明有大志者终能成就一番大事业。陈平在里社(家乡),因家贫,富人都不肯把女儿嫁给他。(敖,通“傲”,这里是被动用法,即“见傲”之意)后依刘邦,为其六出奇计,屡建大功,封侯拜相。韩信始为布衣时,家贫无行,曾钓于淮阴城后,依刘邦后,军功卓著,被封为齐王。故诗中说他们“终为天下宰,食此万钟禄,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岳。”看来郦炎的辞官,并非想高蹈遗世,做一名隐士,而是在宦官贵戚把持政权、朝政日非的桓、灵时代,他对黑暗的现实有所觉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其“志气”在此。

  第二首开头以芝兰为比兴,寄寓着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灵芝生在河流的洲渚之中,往往因遭到洪波的冲击而动摇其根本;兰花所以开放得晚,是因为严霜摧残了它的枝条,它们都是生非其地、生非其时。如果“二芳”生在泰山之阿,那又是另一种光景了。“文质”两句一转,由物及人。意谓一个文质兼备的人虽为世道所贵重,但只有为时所用才能发挥其长。下文以贾谊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贾谊乃洛阳才子,才华出众,入仕后一年三迁,屡为朝廷更定法令,颇得汉文帝的器重,文帝准备委以重任,授与公卿之位。绛侯周勃、灌婴等元老却反对贾谊,诋毁他“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汉书·贾谊传》)于是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远适荆南。“绛灌临衡宰”以下四句,所概括的就是这段史实,可见“贤才抑不用”的现象是不乏其例的。“抱玉乘龙骥”两句,进一步抒发贤才不被知遇的感慨。璞玉不遇卞和,则不知其宝;千里马不遇伯乐,连驽马也不如;英才不遇明主,也难以施展其抱负。这是郦炎辞辟的另一原因。结尾两句是收煞,作者希望在这混浊的时代能有像孔子那样的圣人出来,列出德行、政事、文学、言语四科,以四科优劣取士,这是作者选拔人才的主张。

  郦炎的《见志诗》,在诗歌史上应占有一席地位,它不仅在思想上闪耀着要求主宰自己命运和反对官方哲学的光辉,而且在艺术上成就也较高。西汉时代的五言诗,作者大多不可靠,所以刘勰说“辞人遗翰,莫见五言,故李陵、班婕妤见疑于后代也。”(《文心雕龙·明诗》)东汉的文人五言诗,在郦炎之前,艺术上较成功的很少,所以钟嵘《诗品序》云:“东京二百载中,惟班固《咏史》,质木无文。”班固的《咏史》诗写缇萦救父的故事,概据本传,不加藻饰,诗歌形象较差,故有“质木无文’之讥。郦炎的《见志诗》,在抒写自己的志气与怀抱时,多用形象化的比拟,“大道”、“窘路”、“修翼”、“远趾”、“陵霄羽”、“千里足”等等,都带有象喻性。灵芝、兰花,亦含兴寄,钟嵘《诗品》说:“文胜托咏灵芝,寄怀不浅。”有了兴寄,就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表现力,克服了“质木无文”的现象。又加此诗志气豪迈高远,“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等句,大有睥睨千古、逸气干云之概,故显得“梗概多气”。在这方面,它影响到建安诗歌。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三云:“赵壹、郦炎、孔融、秦嘉五言,俱渐见作用之迹,盖其时已与建安相接矣。”这话说得不错。所谓“作用之迹”,是思致的安排,实指诗歌的藻饰以及字面、韵脚的讲求。《见志诗》词采朴茂,读之琅琅上口,这与诗歌形式的讲究有关。

  郦炎的《见志诗》,甚至对左思的《咏史》也有一定影响,《见志诗》涉及历史人物七八人,但他并非意在咏史,而是以咏史见志。开左思“名为咏史,实为咏怀”的先河。他们的咏史都是以史事证己意,篇中的历史人物不过是咏怀述志的媒介。郦炎“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之句,与左思“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何其相似乃尔。“灵芝生河洲”以下六句,与左思《咏史》诗的“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萌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数句,兴寄全然相同,此点应值得注意。

郦炎

  郦炎(150~177)东汉诗人。字文胜。范阳(今河北定兴)人。曾为郡吏,州郡察举孝廉,征召为右北平从事祭酒,都不就,后患疯病。他奉母至孝,因母死而犯病,以致他的正在产儿的妻子被惊死。为妻家诉讼入狱,死于狱中。

  猜你喜欢
村居何所乐,春至木欣欣。
夜睇海上月,昼瞻岭头云。
东家有胜士,杖履日相亲。
山行共采蕨,野步仍班荆。
初见气已合,久游意弥真,
剧谈复痛饮,相对有余情。
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
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却笑严湍上,于今独擅名。

梧桐瑟瑟竹萧萧,閒捲湘?坐寂寥。碎响何来清彻耳,半窗疏雨打芭蕉。

水沈初试博山时,吐雾蒸云复散丝。忽漫书空疑锦织,相看扫素傍灯帷。

萦纡细缕虫鱼错,断续残烟柳薤垂。几向螭头闻阖殿,罗襕携出凤凰池。

妙高台上访禅关,翠拥层峦喜胜攀。琪树苍苍环郁水,灵洲隐隐见鳌山。

孤僧林下春芽熟,客子尊前秋露乾。醉倚危楼俯沧海,此身疑在五云间。

东西斋邸半同年,莫讶孤踪爱屡迁。十载稀逢通夕话,一灯真喜对床眠。

茗泉虚接春瓯饮,藓浪惭陪石鼎联。病宿旧房还取便,未应萧索吝来篇。

昨夜梦怀玉,诗卷来高台。巾石好明月,照入我襟怀。

罗浮志已壮,岂为疾所摧。八荒云我闼,瞬息能往来。

飘飘乘云车,跃跃苍龙随。云涛生浩浩,无迹不可裁。

疑丞孰先后,无乃点与回。

新陶瓦缶胜璚壶,分得春风玉一株。最爱寒窗閒读处,夜深灯影雪模糊。

紫箫音断。睡起乌纱岸。梦峡飞云空汗漫。又负一番秋雁。捻沙尚拟圆成。风流不减耆卿。怕听苍梧夜雨,等闲写入无声。

仙客鍊金地,苍山深几重。至今龙虎气,犹在琵琶峰。

峰前石路整,金涧垂杨岭。万壑閟阿宫,千年奉丹鼎。

日日采三秀,人人吹玉笙。既要王子晋,复命董双成。

方朔金门步,春来多自豫。青鸟几时还,衔书寄君去。

北阙怀美禄,南山思远游。劳心如御水,东去复西流。

水绕山围景物赊,楼台相望酒旗斜。
暮云低锁门前柳,晓日轻笼陌上花。
簇簇鱼盐喧贾市,声声弦诵半儒家。
我来亦为邦人庆,写入新诗一笑夸。

丧家荡产莫如赌,昼夜劳神何自苦。好掷樗蒲家业空,劝君莫走赌场路。

忽离琼筵下玉阶,湘裙低覆蹋云鞋。
情知不是人间别,歌散香销十二钗。
顷年投诗卫左史,今年谒诗卫相公。
何方客子辟道路,诗卷长邀石浦风。
先生官职泥土如,万事尽付阿堵中。
天教权嬖表忠节,剑首一吷毫毛空。
祗今事业已如许,愿闻当时北归语。
面对手画真自知,十年绝口吾甚武。
谢安风流过王导,芙蓉王公窃其表。
从来雅志在东山,角巾不为筝歌老。
古人进雨退一尺,江草江花足自适。
功名时来不作难,雷动风行本无迹。
百姓相惊当历耳,三江五湖作疮痏。
百年天地变悠悠,长鑱老人泪如水。
侧傍湖脚澱山蓝,出见轻鸥已不凡。
颇闻琳琅塞门内,三笔六诗公所监。
何能撰杖阅诸子,看化著帽淹几晷。
朱衣目前空复愁,客有焦桐劳下指。
去家初无可葺墙,独抱遗经天一方。
石浦倘为苍生起,天衢日毂遥相望。

秋色已堪伤,何况秋将去。窗外秋虫断续吟,似欲留秋住。

惊梦恼秋声,欹枕听秋雨。一寸愁心冷若秋,一唱悲秋句。

毕,恰似爪叉八星出。附耳毕股一星光,天街两星毕背傍。

天节耳下八乌幢,毕下横列六诸王。王下四皂天高星,节下团圆九州城。

毕口斜对五车口,车有三柱任纵横。车中五个天潢精,潢畔咸池三黑星。

天关一星车脚边,参旗九个参车间。旗下直建九斿连,斿下十三乌天园,九斿天园参脚边。

社稷疲奔命,乾坤服至诚。
扶持三蜀在,出入两朝荣。
豕犬有遗恨,麒麟空复情。
家声隤已尽,国法用犹轻。
成季翻无后,花卿浪得名。
门庭黄鸟语,几杖绿苔生。
威福何偏重,精神恐不平。
无几蒙世立,凡百慎持盈。

万仞悬崖忽放身,起来依旧却惺惺。饥餐渴饮无馀事,那论昔人非昔人。

海水翻空滚底流,鱼龙虾蟹信沉浮。可怜金色头陀子,直至如今笑未休。

太湖湖水平如油,南临吴兴北常州。云涛澒洞千万顷,天遣峭石支中流。

奇峰罗列七十二,意象岝崿穷雕锼。青螺绵延势不断,支联脉缀相沉浮。

就中一峰起天半,孤撑磔卓无朋仇。有如端拱坐清殿,奔走万国朝群侯。

置身峰巅断尘土,缥缈云烟袅孤柱。微波一曲辨荆溪,顽石数拳窥顾渚。

未知大地竟安穷?但觉长空浩无主。孤舟远泛若停桡,断雁低飞如铩羽。

是时秋空方泬寥,丹枫黄叶山之椒。彭泽把盏正采菊,中山摇笔还题糕。

我贫无物作重九,凭仗两脚升青霄。指挥云物作几案,呼叱嵽嵲同儿曹。

吴山箫鼓真一笑,苦向平地夸登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