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开篇以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的地形之固胜引入至对历史的追思和感慨。借“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典故道出金陵城的帝王气象,而长江更成天堑,为王朝抵挡住了北方政权的入侵,偏安于江左的六朝人饮酒作乐,咏歌寻欢。但李白并非旨在写六朝的辉煌,颈联中的“空”字透露出了衰亡气息。“四十余帝龙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盖言金陵为帝都历史已久,王琦注《金陵歌送别范宣》中指出“自孙权定都建业(金陵),传四主”,晋元帝南渡时,金陵已是历时五十九年的“旧长安”,随后又经宋、齐、梁、陈四朝,帝王大业共传龙百龙十余年。接着思维的触角又伸向侯景破丹阳之童谣传说,从而引出对往昔的追念“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接续而后又转写豪华落尽的悲凉,进一步抒发面对历史的沧桑之感。
“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这一句之内的时空跨越与今昔对比令人心惊而顿感悲凉,诗歌的情感基调由先前的气势雄大转为怀古悼今、感时伤物的伤感凄凉。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历史的风云变幻、战争的离乱凄惨、朝代的更迭替代都委婉深沉地寓于其中。这首歌行体送别诗开篇描写石头钟山的形胜,将大半部分用于追述与金陵一地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直到篇末才道出送别之意。“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商山皓。”在一篇之内将写物、怀古、咏史、送人、抒情都囊括其中。
全诗整体上,前四句主要是以触景生情为主,描绘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的雄奇壮观,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大自然的神奇壮丽图,妙笔生辉,令人心旌摇荡。接着八句诗词借“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典故道出金陵城的帝王气象,抒写六朝豪华落尽的悲凉,委婉深沉,沧桑之感油然而生,今昔对比,尽显顿感悲凉。最后八句诗词描绘朝代更迭替代、战争离乱之凄惨,六朝人饮酒作乐,咏歌寻欢,再也一去不复回。
全诗熔写物、抒情、怀古、咏史、送人为一体,对历史兴衰的感怀,所含挣扎幽愤多,既有个人仕途不得志、怀才不遇之意,亦有对家国渐渐衰亡而忧虑,诗词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仙翁剑客元同流,昆吾欧冶谁能俦。铸成宝刀戛琳璆,蛟龙宛转盘斗牛。
上有款识灿银钩,隐隐起如云色浮。天吴俛首黔嬴愁,白日犀尘不敢留。
却鼠鸣鸿赧然羞,使君得此自玄州。太行刚风鹰隼秋,何物妖魅干天囚。
一挥可当万貔貅,蹄神日毋抱地喉。霜棱霞燄夜不幽,独骑赤骠马枣骝。
身披昂藏日本裘,上党雾宇搴蜺帱。星沙月?辉沧洲,天门狺狺虎豹彪。
瑶台佚女之謇脩,归来菌阁与蕙楼。水拟方壶山拟缑,吹首一吷?庄周。
生平不能作蒯讴,乍可公孙舞缠头。蓬发濡墨惊潜虬,云岑仙人意气投。
解后赠我千金詶,沉烽静柝无国仇。含光承影将何求,夸蛾巨灵机已休。
洞庭君山如苔沤,他时相携员峤游。
吾生往事过眼空,三四十年真梦中。回思冠岁侍蜺节,学造险语投鲛宫。
于今望洋已却走,自甘老懒难求工。先生卓然道战胜,诗力如虎书如龙。
岂惟惊走钓鳌客,正宜游戏狎鸥翁。噫余辇下久留滞,纷纷坛坫连群雄。
江河畎浍各异量,工拙何问通与穷。名篇叠枉珠玉赠,性光果与文章融。
痴孙索看强解事,扶床作赋怜阿钟。寻梅渐作岁寒计,盼雪又祝来年丰。
谬期陶铸到多士,自愧印劣如顽铜。衮衣归来定何日,輶轩采遍三齐风。
纵衡健笔挟江涛,评骘艺林眼力高。雅量共推黄叔度,佳章自写薛阳陶。
远游名胜斯称福,遍阅雄文亦足豪。一到蓬莱摛彩笔,神山初日照金鳌。
论文樽酒兴初酣,旧事经过娓娓谈。寿望耆龄欣锡九,辰逢佳节近重三。
裁诗老境心逾细,说士频年口更甘。一部笙簧新谱曲,莺声二月忆江南。
春蚕乍惊梦醒,羂冰丝未断。绣屏事、私刻琅玕,兔毫重诉幽怨。
暗尘锁、秦筝怕倚,哀弦一一啼霜雁。碎虚空,秋去无痕,絮云轻散。
记唱铜鞮,柳阴舣棹,趁樊川涨暖。破苔径、紫曲楼深,隔帘曾似识面。
问芳年、晴梢豆蔻。颊潮晕、余霞红溅。小廊腰,蟾影窥盟,一轮刚半。
蝉梳发腻,麝篆心萦,尚相逢恨晚。莺嘴啄、落花无力,酒醒人去,玦系红巾,骤分钗燕。
瑶窗夜静,青禽韵歇,骄骢犹认当时路。奈枇杷、门闭蓬山远。
连环易缺,单衣枉渍幽香,唾碧点滴珠串。
梅阴孕绿,老叶沉沟,怅杜郎遇浅。古今恨、难填卫海。
独立斜阳,数遍栖禽,鬓花愁换。黄衫纵在,玉箫何处,垂杨空袅千万缕,怕烟条、羞续他生愿。
凄凉灯外檀槽,醉拍偷停,翠尊泪满。
千骑传呼簇玉鞍,平明西苑朔风寒。合围亲射双雕落,不许降王仰面看。
催耕布谷村村同,陌头馌饟妇与童。插秧望雨雨不足,到晚怕见林霞红。
田家风景爱诵储王诗,杜陵深意人未知。夏日夏夜发永叹,视彼储王秀句腻若脂。
蔇斋先生百无事,讲求诗律闲居时。量晴课雨偶有作,兴到不烦绳削为。
疏疏落落见风格,洗尽脂粉留真色。酒酽要本泉味甘,弓良先辨木纹直。
朝来以诗代柬招我饮,谓我有酒不饮良可惜。守株刻剑愚被嗤,镂冰炊沙巧无益。
何如酩酊听秧歌,白杨梅熟尽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