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蕺蕺秋风古井边,英雄遗迹到今传。吴亡越霸须臾事,辛苦空山二十年。
卷甲长驱不可息,六日六夜三度食。初时言作虎牢停,更被处置河桥北。
回首绝望便萧条,悲来雪涕还自抑。
雪落纷纷莫比方,吟边输与谢家娘。春春三月金陵市,可爱春风满店香。
发兴真贪饮浊醪,凫翳队队入蓬蒿。当花孤垒晴花出,尽水荒城秋月高。
白眼向来雄睥睨,黄河依旧落波涛。无端又到中州去,客里经年改二毛。
乱蝉高柳咽沧州,对酒苍茫独散愁。四海结交馀短剑,中原落日更登楼。
帆前花鸟催残鬓,天外云山入早秋。不尽陂塘万里色,西风萧飒送扁舟。
萤点衔红,豆光沉黝,耿耿闪残乡梦。趁著矮墙月黑淡,写个影儿相共。
当初豪纵。向翠蜡光中,看穷花市珠帘缝。还记照妆钗卸,映窗笙弄。
而今憔悴,残书穿壁偷诵。破檐风又吹动。况连夜、湿凝寒重。
青焰小、倍将愁送。便结就、玉虫珠凤。泪波只伴兰膏冻。
想黯黯偏荷,前身的是悲秋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