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东武和余杭两地相望,远隔天涯云海茫茫。什么时候才能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到那时我定与你同笑长醉三万场。
不用像世俗的样子用酒来诉说离情别绪,痛快的饮宴从来都另有缘由。酒阑人散,拿着残灯送你归去,走过河塘,恍惚间见落泪如羊祜的却是你杨元素啊。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唐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唐教坊曲,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杨元素:即杨绘,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七月接替陈襄为杭州知州,九月,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为密州知府,杨再为饯别于西湖上,唱和此词。
东武:密州治所,今山东诸城。余杭:杭州。
“醉笑”句:唐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此化用其意。
河塘:指沙河塘,在杭州城南五里,宋时为繁荣之区。
“堕泪”句:《晋书·羊祜传》:羊祜为荆州督。其后襄阳百姓于祜在岘山游息之处建庙立碑,岁时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之为“堕泪碑”。这里以杨绘比羊祜,“羊”、“杨”音近。

赏析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表达别后思念之情。起句便写他日密州杭州相隔天涯,相望渺茫,颇有黯然别情。接下来两句却让人看尽世人的悲哀。为什么有思念,为什么有无可奈何,为什么有离殇有堕泪,原来只为心中还存了一点功名的热望,总想现在的劳累奔波,或许有个指望,可能有些许盼头。

  “何日功成名遂了”,到时“还乡”,这和衣锦还乡是一个道理的。背井离乡,亲朋相识却不得见数载经年,一切的一切求一个功成名遂再还乡,然后好好坐下,酒到杯干,细数这些年来的如意不如意,“陪公三万场”,将缺失的岁月再补回,再重拾,再追忆。这里既有不舍之情、别后思念之意,更有一番豁达豪迈之气。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则劝好友不必戚戚于黯然离别之情。“不用诉离殇,”词人对给他饯行的杨绘说,“痛饮从来别有肠。”是豪迈还是离愁百转千回,完全不必费神分辨。离殇从来是不用诉,诉不出的。痛哭也好微笑也罢,不同的人的表露方式从来都是不一样的。此句写出了以酒化情,千言万语的别情尽在心肠千回百转,看似豪迈,实则深藏凄然别情,看似凄然,却有铿锵有力。这般矛盾的劝酒之词,可谓妙绝。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清冷肃的送归图,河塘夜色,灯火已残,斯人独行月下。这是七月的事情了,那时的河塘边当有蛙鸣声做伴。苏轼擅书画,赫赫有名的宋四家居首,才华横溢,可是官海沉浮,身不由己。一把辛酸泪,到底难以掩饰,痛饮到了最后,也没能硬生生逼住眼底的热气。“堕泪羊公却姓杨”,则是以杨绘比羊祜了,表达出对友人的赞赏,反映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以友人堕泪收尾,辛酸而止,言虽尽而别情悠悠无尽。

  此词上片想象友人两地相望的情景以及功成还乡的愿望,表达别后思念之情;下片表示不以世俗的方式来表达离情别绪,并写出了对友人的赞赏之情。该词真情勃郁,又巧妙地将想象、写景,用典等手法结合起来,是一篇即席惜别的佳作。此词曾被辛夷坞创作的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引用。此词被辛夷坞创作的长篇都市言情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所引用。小说中人物张开在毕业聚会上对大家说:“何日功成名就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殇,痛饮,从来别有肠。”词句有所改动。后来该小说被改编为电影,使此词名气大增,并广为流传。

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是苏轼唱和杨绘(字元素)的应酬之作。作者因对杭州的依依不舍和对杨桧人品的敬佩、赞赏以及出任州官的喜悦,故而写下此词。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
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
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十载逍遥物外居,白云流水似相于。乘兴有时携短棹,
江岛,谁知求道不求鱼。
到处等闲邀鹤伴,春岸,野花香气扑琴书。
更饮一杯红霞酒,回首,半钩新月贴清虚。
又见辞巢燕子归,阮郎何事绝音徽。帘外西风黄叶落,
池阁,隐莎蛩叫雨霏霏。
愁坐算程千万里,频跂,等闲经岁两相违。
听鹊凭龟无定处,不知,泪痕流在画罗衣。
雁过秋空夜未央,隔窗烟月锁莲塘。往事岂堪容易想,
惆怅,故人迢递在潇湘。
纵有回文重叠意,谁寄?解鬟临镜泣残妆。
沉水香消金鸭冷,愁永,候虫声接杵声长。
帘外烟和月满庭,此时闲坐若为情。小阁拥炉残酒醒,
愁听,寒风叶落一声声。
惟恨玉人芳信阻,云雨,屏帷寂寞梦难成。
斗转更阑心杳杳,将晓,银釭斜照绮琴横。
凌波起罗袜,含风染素衣。别有知音调,闻歌应自飞。
倾败秦师琰与玄,矫情不顾驿书传。
持危又幸桓温死,太傅功名亦偶然。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繇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积,以备灾害;强毋攘弱,众毋暴寡,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长。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伪为吏,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县丞,长吏也,奸法与盗盗,甚无谓也!其令二千石修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摩诘沉痾未易排,文殊一问失妖灾。
老夫何幸君贤集,倒屣出迎双眼开。
语造极时全愈了,病知客去即重来。
呼儿细拣新书策,体不佳时看一回。

陵母何慷慨,一死如田光。激子成功名,始终事汉王。

丈夫有侯嬴,妇人有陵母。烈烈汉功臣,乃在一箕帚。

教子以忠贞,令名在人口。天下既定时,陵封宜勿受。

请以母为侯,汤沐及诸舅。伏剑墓门前,黄泉期速朽。

青荷昼舒白露睎,朱光照耀含素蕤。绿房翠盖偃参差,红妆皓腕映涟漪。

齐声一气歌艳辞,桂舟兰楫纷屡移,佳人罗带宜风吹。

隋氏廷中列百官,几人风节动朝端。
越公事势炎如火,独有梁毗会忍寒。
烟雨满江风细。江上危楼独倚。歌罢楚云空,楼下依前流水。迢递。迢递。目送孤鸿千里。
谁识王三能买卖。道心坚处难为退。每把三关频顶戴。频顶戴。擘开世纲居尘外。害得风来风得*。今朝钱觅人休怪。占得逍遥真自在。真自在。携云却赴蓬莱会。

日暮桃林风雨寒,数声长啸下空山。草深行径无归路,却望清溪沙上还。

东风振疏林,竹树发寒响。喧啾繁鸟雀,急若惊矰网。

栖心无定枝,被雨翮难仗。何当埽积霾,天空月星朗。

林栖一高举,千里任浩荡。

市楼突兀凌波起,楼上女儿未梳洗。短篷初泊酒家门,新酿玉壶香十里。

买鱼沽酒挂蒲帆,九月淮村风日美。回头遥望大龙山,翠屏灭没寒烟紫。

花淑对高轩,如用丹青彯。
锦水一匳红,玉台千面笑。
松篁两翠幄,常护东西照。
子细看韶妍,方知化工妙。
锡宴便倾光禄酒,赐袍还照上林花。
衣冠盛事堪书日,六世词科只一家。

缥缈孤亭荡碧天,游人得到俨登仙。举头万里晴光彻,笑指千岩秀色悬。

云去云来风片片,鸟飞鸟落水田田。纵观沧海尘寰远,一点征帆一点烟。

嶙峋笔架插天齐,眺望回看列岫低。一带晚烟凝翡翠,半空暝色映玻璃。

云开峭壁寒偏急,雨霁遥空望欲迷。郁结灵钟腾瑞气,馀光夜夜灿文奎。

蚤登黄阁赞经纶,欲报君恩敢爱身。
青海四年羁旅客,白头双泪倚门亲。
鸣榼又喜趋仙仗,补衮还思用旧臣。
谩道归来心便了,天涯多少未归人。

俊秀怜予弟,艰难怅女媭。昔年双泪别,此日一樽俱。

问字奇同赏,谈诗兴不孤。老亲宽大惯,相顾转欢娱。

我无摩泥照浊水,偶参上乘心清凉。惠师罗什亦已化,今之行脚惟衣粮。

西炉自昔西番地,旧无枝屋皆碉房。不生草树山壁立,茫茫沙碛无稻粱。

恭惟先皇赫威命,版图始入开封疆。至今万里乌斯藏,亦来重译瞻冠裳。

奈仍夙昔锢不解,俱言此类生空桑。空诸所有有彼法,如何佛寺犹雕梁。

缭以垣墙一百丈,甃以文石周四方。横窗侧闼面面辟,幡竿略绰当门张。

其上层楼纻金碧,下画神鬼东西厢。寺僧少长凡几众,不语前立纷成行。

偏袒右肩事膜拜,双瞳转仄黝有光。宰生割剥了不怖,呼号其侧神扬扬。

六时梵呗若功课,渴饮酪乳饥牛羊。宵分聚徒大合乐,互吹骨角声低昂。

即论释典尚清净,此宁有意登慈航。或云流传术颇异,播弄造化如寻常。

安禅毒龙致时雨,诵咒青女停飞霜。此岂实具定慧力,竟能诡术回穹苍。

咄尔世人迷不悟,福田利益萦中肠。乾坤高厚妙运用,岂待尺寸量短长。

圣人深意在柔远,顺育万类通要荒。因势利导牖蒙昧,欲使寒谷回春阳。

昭昭大道揭日月,异教岂足紊纪纲。矫首夷风倘一变,饮食男女真天堂。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