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饯行的酒席前就想先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人的多愁善感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情结和风花雪月无关。
饯别的酒宴前,不要再按旧曲填新词,清歌一曲就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一定要将这洛阳城中的牡丹看尽,继而才能与春风轻松地告别。
注释
尊前: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
春容:如春风妩媚的颜容。此指别离的佳人。
离歌:指饯别宴前唱的流行的送别曲。
翻新阕:按旧曲填新词。白居易《杨柳枝》:“古歌旧曲君莫听,听取新翻杨柳枝。”阕,乐曲终止。
洛阳花:洛阳盛产牡丹,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
始:始而,表示某一情况或动作开始(后面多接用“继而”、“终于”等副词)。共:和,与。

赏析

  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上片,尊前伤别,芳容惨咽,而转入人生的沉思:“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中天明月、楼台清风原本无情,与人事了无关涉,只因情痴人眼中观之,遂皆成伤心断肠之物,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下片,离歌一曲,愁肠寸结,离别的忧伤极哀极沉,却于结处扬起:“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只有饱尝爱恋的欢娱,分别才没有遗憾,正如同赏看尽洛阳牡丹,才容易送别春风归去,将人生别离的深情痴推宕放怀遣性的疏放。当然,这豪宕放纵仍难托尽悲沉,花毕竟有“尽”,人终是要“别”,词人只是以遣玩的意兴暂时挣脱伤别的沉重罢了。此词上、下两收拍皆为传诵的名句。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尊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佳人无语泪滴,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这首词开端的两句,表面看来固然仅仅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但在遣词造句的选择和结构之间,欧阳修却于无意之中显示出他自己的一种独具的意境。首先就其所用之语汇而言,第一句的“樽前”,原该是何等欢乐的场面,第二句的“春容”又该是何等美丽的人物,而在“樽前”所要述说的却是指向离别的“归期”,于是“樽前”的欢乐与“春容”的美丽,就一变而为伤心的“惨咽”了。在这种转变与对比之中,虽然仅仅只两句,我们却隐然已经体会到欧阳修词中所表现的对美好事物的爱赏与对人世无常的悲慨二种情绪相对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张力了。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上片的后两句是说,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这两句则似乎是由前两句所写的眼前情事,转入了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而如此也就把对于眼前一件情事的感受,推广到了对于整个人世的认知。事实上天边的明月与楼外的东风,原属无情之物,和人事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就有情之人看来,则明月东风遂皆成为引人伤心断肠之媒介了。所以说这两句虽是理念上的思索和反省,但事实上却是透过理念才更见出深情之难解。而此种情痴又正与首两句所写的“樽前”“欲语”的使人悲惨呜咽之离情暗相呼应。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下片前两句是说,饯别的酒宴前,不要再唱新的一曲,清歌一曲,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积。这两句再由理念中的情痴重新返回到上半阕的樽前话别的情事。“离歌”自当指樽前所演唱的离别的歌曲,所谓“翻新阕”就是“因翻旧阕之词,写以心声之调”。《阳关》旧曲,已不堪听,离歌新阕,亦“一曲能教肠寸结”。前句“切莫”二字的劝阻之词写得如此丁宁恳切,正以反衬后句“肠寸结”的哀痛伤心。写情至此,本来已经对离别无常之悲慨陷入极深,而欧阳修却于末两句突然扬起豪兴。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末两句是说,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的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这种豪兴正是欧阳修词风格中的一个最大的特色,也是欧阳修性格中的一个最大的特色。欧阳修这一首《玉楼春》词,明明蕴含有很深重的离别的哀伤与春归的惆怅,然而他却偏偏在结尾中写出了豪宕的句子。在这两句中,不仅其要把“洛城花”完全“看尽”,表现了一种遣玩的意兴,而且他所用的“直须”和“始共”等口吻也极为豪宕有力。然而“洛城花”却毕竟有“尽”,“春风”也毕竟要“别”,因此在豪宕之中又实在隐含了沉重的悲慨。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欧词此数句时,乃谓其“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创作背景

  这首词道离情,写作于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春三月欧阳修西京留守推官任满离洛之际。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霏微著草树,渐布与阶平。远近如空色,飘飏无落声。
飞鸦疑翅重,去马觉蹄轻。遥想故山下,樵夫应滞行。
骤暖忽寒,送春迎夏。金沙过了酴醿谢。漏声款款日偏长,奇峰历历云如画。
幸有杯觞,堪同保社。棋如飞雹晴空下。六人酬唱已成编,他年遂水留佳话。
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娆处。且留取。
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
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断肠落日千山暮。
歌席上,无赖是横波。宝髻玲珑欹玉燕,绣巾柔腻掩香罗。人好自宜多。
无个事,因甚敛双蛾。浅淡梳妆疑见画,惺忪言语胜闻歌。何况会婆娑。

天都山下结茅茨,闭户盘桓自命蓍。弟子三千周士贵,公孙五十汉徵迟。

朝中筐箧将更策,天下文章要起衰。闻道洛阳才不世,吴公第一始深知。

群雄伏兮,婴授首。纵孤豚兮,齧人肘。虞兮骓兮,弃若遗。

天亡我兮,将告谁。

仙在虚怀不可知,神仙有口欲何为。
餐风吸露嚣尘表,说地谈天烂醉时。
不带一星烟火气,尽饶三寸帝王师。
到头莫把真机泄,静默元来未是痴。

蕙抱兰怀祇自怜,美人遥在碧云边。东风不救红颜老,恐误青春又一年。

江柳疏,月波滟。峻壁如天堑。春泪笛心漂,秋梦屏眉酽。

红麝残,霜气餍。损尽缃棠艳。颠倒不成欢,绮债鸳鸯欠。

绣褓银环在,开箱忍见之。啼声犹未试,鬼伯已相追。

东岳魂难返,西河泪敢垂。商瞿晚始获,称说慰闺帷。

本自蘧蘧无著,何须碌碌相干。白驹难与驻行鞍。

辽东鹤,何日可飞还。

最喜味和姜桂,偏怜臭少芝兰。老松苍翠菊花寒。

银瓶酒,销却袖斑痕。

雪晴冰泮春生,卧龙跃破重湖浪。乘时送喜,灵光辉焕,人间天上。

舞榭春融,歌楼月满,尽怀欢畅。听钲铫共奏,太平风景,尊中酒、休多让。

蓦地轰雷惊放。恣回旋、星流云荡。沧溟望□,玉京应在,谁探珠藏。

瑞凤斜骞,祥鸾轻翥,竞呈嘉贶。问何人、巧思飞腾神物,使行诸掌。

任重悠悠,生涯浩浩。善难拔茅,恶易蔓草。逆思药石,逊求非道。

珠岂朝珍,璧宁国宝。想贤若焚,忧人如捣。

我闻在昔,有古天子。虞华骈圣,周昌多士。缉熙朝野,体邦经始。

惟河出图,唯岳降神。是代皆有,何代无人。怀宝迷邦,高尚隐沦。

价待哲后,见须明君。伊予不聪,故阙斯闻。

目因见生,才为时育。何为山阿,何为空谷。声殊雊雉,响异呦鹿。

岂须托梦,宁俟延卜。想象屠钓,踟蹰板筑。

仁者博爱,大士兼抚。慈均春阳,泽若时雨。心忘分别,情无去取。

等皆长养,同加妪煦。譬流趋海,如子归父。

顾探怀抱,非为富贵。代既同人,时亦皆醉。六合岳崩,九州海沸。

事须经纶,属当连师。投袂剑起,澄清泾渭。

念我栖迟,安步任心。夏兴石泉,春游香林。欢逾丝竹,乐过瑟琴。

无疑无难,谁诃谁禁。百非不起,万累俱沈。

思怀友朋,远至欢适。躬开二敬,径延三益。缱绻故旧,绸缪宿昔。

善言无违,相视莫逆。情如断金,义若投石。

仲节犹嫩,春色始娇。湛露未晞,轻云已消。绿竹猗猗,红桃夭夭。

香气四起,英蕊六摇。蜂开采花,雀戏新条。

风光绿野,日照青丘。孺鸟初飞,新泉始流。乘舆携手,连步同游。

采芳中阿,折华道周。任情止息,随意去留。

如垄生木,木有异心。如林鸣鸟,鸟有殊音。如江游鱼,鱼有浮沉。

岩岩山高,湛湛水深。事迹易见,理相难寻。

晨朝已失,桑榆复过。漏有去箭,流无还波。切念不减,疑虑益多。

季俗易骄,危心少和。我之忧矣,用是作歌。

千涧淙淙一径通,长松尽入白云中。徵君更在山深处,满谷桃花烂熳红。

丹桂传香后,黄花著蕊时。
老怀期欲赏,病足瘦难移。
静对陶潜径,长吟杜甫诗。
白衣人忽至,把酒慰愁眉。
平生顾挹山阴道,种竹栽花越水东。
海角天涯心未稳,吴头楚尾信难通。
鸦健触翻红蔌蔌,鸥閒占断碧粼粼。
净惠荒涼寺,平林浅阜閒。
殿存碧支佛,门对赭亭山。
绕屋竹阴翠,沿阶苔晕斑。
雨中来托宿,却羡白鸥闲。
净瓶踢倒赢山子,体用全彰迈古今。
洞彻玄关垂手处,到头须是遇知音。

钵里饭,桶里水,狗子咬人不露齿。堪笑韶阳老古锥,倒地至今犹未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