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饯行的酒席前就想先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人的多愁善感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情结和风花雪月无关。
饯别的酒宴前,不要再按旧曲填新词,清歌一曲就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一定要将这洛阳城中的牡丹看尽,继而才能与春风轻松地告别。
注释
尊前: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
春容:如春风妩媚的颜容。此指别离的佳人。
离歌:指饯别宴前唱的流行的送别曲。
翻新阕:按旧曲填新词。白居易《杨柳枝》:“古歌旧曲君莫听,听取新翻杨柳枝。”阕,乐曲终止。
洛阳花:洛阳盛产牡丹,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
始:始而,表示某一情况或动作开始(后面多接用“继而”、“终于”等副词)。共:和,与。

赏析

  此词咏叹离别,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上片,尊前伤别,芳容惨咽,而转入人生的沉思:“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中天明月、楼台清风原本无情,与人事了无关涉,只因情痴人眼中观之,遂皆成伤心断肠之物,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下片,离歌一曲,愁肠寸结,离别的忧伤极哀极沉,却于结处扬起:“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只有饱尝爱恋的欢娱,分别才没有遗憾,正如同赏看尽洛阳牡丹,才容易送别春风归去,将人生别离的深情痴推宕放怀遣性的疏放。当然,这豪宕放纵仍难托尽悲沉,花毕竟有“尽”,人终是要“别”,词人只是以遣玩的意兴暂时挣脱伤别的沉重罢了。此词上、下两收拍皆为传诵的名句。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尊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佳人无语泪滴,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这首词开端的两句,表面看来固然仅仅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但在遣词造句的选择和结构之间,欧阳修却于无意之中显示出他自己的一种独具的意境。首先就其所用之语汇而言,第一句的“樽前”,原该是何等欢乐的场面,第二句的“春容”又该是何等美丽的人物,而在“樽前”所要述说的却是指向离别的“归期”,于是“樽前”的欢乐与“春容”的美丽,就一变而为伤心的“惨咽”了。在这种转变与对比之中,虽然仅仅只两句,我们却隐然已经体会到欧阳修词中所表现的对美好事物的爱赏与对人世无常的悲慨二种情绪相对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张力了。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上片的后两句是说,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这两句则似乎是由前两句所写的眼前情事,转入了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而如此也就把对于眼前一件情事的感受,推广到了对于整个人世的认知。事实上天边的明月与楼外的东风,原属无情之物,和人事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就有情之人看来,则明月东风遂皆成为引人伤心断肠之媒介了。所以说这两句虽是理念上的思索和反省,但事实上却是透过理念才更见出深情之难解。而此种情痴又正与首两句所写的“樽前”“欲语”的使人悲惨呜咽之离情暗相呼应。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下片前两句是说,饯别的酒宴前,不要再唱新的一曲,清歌一曲,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积。这两句再由理念中的情痴重新返回到上半阕的樽前话别的情事。“离歌”自当指樽前所演唱的离别的歌曲,所谓“翻新阕”就是“因翻旧阕之词,写以心声之调”。《阳关》旧曲,已不堪听,离歌新阕,亦“一曲能教肠寸结”。前句“切莫”二字的劝阻之词写得如此丁宁恳切,正以反衬后句“肠寸结”的哀痛伤心。写情至此,本来已经对离别无常之悲慨陷入极深,而欧阳修却于末两句突然扬起豪兴。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末两句是说,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的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这种豪兴正是欧阳修词风格中的一个最大的特色,也是欧阳修性格中的一个最大的特色。欧阳修这一首《玉楼春》词,明明蕴含有很深重的离别的哀伤与春归的惆怅,然而他却偏偏在结尾中写出了豪宕的句子。在这两句中,不仅其要把“洛城花”完全“看尽”,表现了一种遣玩的意兴,而且他所用的“直须”和“始共”等口吻也极为豪宕有力。然而“洛城花”却毕竟有“尽”,“春风”也毕竟要“别”,因此在豪宕之中又实在隐含了沉重的悲慨。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欧词此数句时,乃谓其“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创作背景

  这首词道离情,写作于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春三月欧阳修西京留守推官任满离洛之际。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锦砾潺湲玉溪水,晓来微雨藤花紫。冉冉山鸡红尾长,
一声樵斧惊飞起。松剌梳空石差齿,烟香风软人参蕊。
阳崖一梦伴云根,仙菌灵芝梦魂里。
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蕊香亦似浮金靥,
花样还如镂玉钱。玩影冯妃堪比艳,炼形萧史好争妍。
无由擿向牙箱里,飞上方诸赠列仙。
王郎见若不胜衣,眇然儒者未有奇。
我知王郎有奇处,议论涛海拏蛟螭。
由周而来逮五季,故事本朝能尽知。
不惟知之业有用,斟酌成败中无疑。
我闻昔时崔浩亦复尔,所怀百万非熊罴。
人才如此后来少,朝廷水镜区妍媸。
胡为五十尚尘土,长翮似剑犹差池。
愀然对我数白发,追风逐日无由羁。
三书自荐应不暇,五府交辟终何为。
邢侯胸中有王霸,不但游谈汉终贾。
勇于吾道一臂扶,往不畏难忧助寡。
似闻诗有云龙期,云何计出柏马下。
岂非事君难进从古然,不然富贵终在天。
堆金买玉患无玉,玉至自骇无因前。
君不见东秦逐守拙难似,木石当前以身抵。
接淅去齐未敢言,退飞过宋聊堪比。
神形自问还自答,因拙得全方至此。
少狂干世等画蛇,老罢食功同履豨。
向长毕事渐可涯,彭泽弃官从此始。
山林不着一物随,平生万卷付群儿。
收光牛背看屋壁,更不刮膜烦金鎞。
遭时有用君当起,丹青宛转麒麟里。
我行此计无赢输,世事从来弈棋耳。

夫子不自衒,世人知者稀。来倾阮氏酒,去着老莱衣。

渭北草新出,关东花欲飞。楚王犹自惑,宋玉且将归。

屯阴不动紫沾盘,三月凄风横作寒。
待旦重衾缠得暖,感时对酒祗长欢。
黑云何日三舍避,黄道中天万日看。
不有对床清夜语,客怀何以解忧端。

居越与谁语,得君宽我愁。颇惊三日别,更为一樽留。

食藿有馀味,泣河非所谋。相看抚身世,容与愧苍鸥。

窈窕红云明昼阁。绣帘不动金铃索。欲雨春檠花自落。

东风恶。峭寒今夕谁先觉。

忽忆前欢还似昨。无言倚遍明霞幄。新燕轻盈垂柳弱。

人如削。玄霜夜捣长生药。

暗发三泉山,穷秋听骚屑。北林夜鸣雨,南望晓成雪。
只咏北风凉,讵知南土热。沙溪忽沸渭,石道乍明灭。
宛若银碛横,复如瑶台结。指程赋所恋,遇虞不遑歇。
重纩濡莫解,悬旌冻犹揭。下奔泥栈榰,上觏云梯设。
搏颊羸马顿,回眸惴人跌。憧憧往复还,心注思逾切。
冉冉年将病,力困衰怠竭。天彭信方隅,地势诚斗绝。
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节。京坻有岁饶,亭障无边孽。
归奏丹墀左,骞能俟来哲。

沈沈漏箭催残更,扶桑日出天鸡鸣。羲和叱驭起苍震,坐令万国生光明。

角角再鸣声未已,万国祼生都唤起。可怜驱入利名场,蝇营尽被鸡催死。

我愿人家莫畜鸡,胶胶风雨不须啼。威凤来仪天下乐,日日窗前闻喜鹊。

秦楼少女旧多情,解伴吹箫学凤鸣。今日楼空人不见,箫中吹出断肠声。

一落粗官伍哙曹,清流甘分绝英髦。建牙恩有丘山重,捍塞功无尺寸高。

许国壮心轻蹈死,殄戎豪气入横刀。只期名遂扁舟去,掉臂江湖掷锦袍。

堕地作儿女,有用及须早。
当年悬弧意,焉得乡曲老?青云一蹉跎,鬓发日已皓。
常恐归去迟,心焉惄如捣。
我家东吴城,翠竹森若葆。
力耕输王税,妻子亦温饱。
诗成每独咏,觞至或共倒。
富贵将焉如,岁晏聊自保。
萧萧风前柳,贸贸霜下草。
有官固当归,无官归亦好。

虚轩看雪晓光微,却忆淮西破贼围。春瓮旋开千日酒,海尘不染六铢衣。

天寒紫塞黄云合,风急苍江白雁飞。高卧忽闻佳客至,衣裳颠倒出荆扉。

建昌老父吹羌管,背花吹尽风花片。雪中花老花未知,我起开帘纳江燕。

夏姬出境春争老,房老不出金谷园。花奴鼓急人人顾,砑光帽滑花难住。

庾岭移来傍桂丛。绕花安敢望凌风。癯儒合作孤芳伴,四面相看一笑同。

冰照座,玉横空。雪花零落暗香中。有人醉倚阑干畔,付与江南老画工。

寒风吹疏林,霜叶堕鸣雨。怀思倦遥夜,清梦了无与。

揽衣起徘徊,人静月在户。孤鸿亦念群,哀哀叫云渚。

来者方云至,往者不可阻。孰司橐籥机,一气转寒暑。

天运无始终,人世有今古。康节不复生,何人解斯语。

落魄金门老岁星,归来调笑眼双青。
高楼坐拥如花妾,月下弹筝倚醉听。

兰桨驻笙歌,花田散绮罗。夕阳人影乱,深树鸟声多。

野色迷香径,酣红点绿波。南园春草满,诗思近如何。

栗里风光别后诗,清樽独咏晚香时。折腰欲问归来意,只许东篱老菊知。

点易台边客,海天亭外云。行行自舒卷,从此启人文。

廊庙虚前席,诗书集大勋。茫茫后来者,孰与诵清芬。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