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为问封姨

为问封姨,何事却、排空卷地。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气。叶尽归鸦栖未得,带垂惊燕飘还起。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搅一霎,灯前睡。听半晌,心如醉。倩碧纱遮断,画屏深翠。只影凄清残烛下,离魂飘缈秋空里。总随他、泊粉与飘香,真无谓。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想问风神你为何掀起如此狂暴的飓风,毕竟这不是江南的春天,有似锦的繁花,让你心生妒忌。看啊,狂风卷过。树叶尽被吹落,归巢的乌鸦认不出自己的栖所,画轴上垂下的纸带,也仿佛受惊的燕子,飘摇不定。上天为何不给忧伤的人一些怜悯,反而让这狂风催人憔悴。

刚刚在灯前昏睡过去,忽然被狂暴的风声惊醒。听了半晌风声,心内惆怅转为凄迷。我蓦然想到,远在故乡爱人,此刻也正听狂风肆虐的声音,希望她的碧纱窗可以将狂风挡在外面,不要吹乱深翠色的画屏。烛光即将熄灭。她形单影只,魂魄仿佛飘在半空中,渺渺难寻,漫无目的地随着被风卷起,就像风中的花瓣与花香,身不由己,唯有任狂风蹂躏。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另有平声格,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

为问:犹相问、借问。封姨:风神。诗文中常以之代指大风等。

带垂:指帘幕丝带之类。惊燕:郑谷《题汝州从事厅》:“惊燕拂帘闲睡觉,落花沾砚会餐归。”

一霎(shà):一瞬间。陈造《夜宿商卿家》:“蝶梦蘧蘧才一霎。”半饷:饷通“晌”,一会儿。韩愈《醉赠张秘书》“:虽得一饷乐,有如聚飞蚊。”心如醉:《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倩:乞求、恳求。碧纱:碧纱窗、绿色的窗户。

只影(zhī yǐng):谓孤独无偶。

离魂:指远游他乡的旅人。飘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泊,通“薄”。轻微、少许之意。泊粉:即指少许的残花。

赏析

  这首词写塞上秋风排空卷地之景,抒发凄清无聊之情。

  上片描绘出秋风瑟瑟,摧花落叶的情景,使人平添无限别恨和相思,无从排遣。而词中不是所谓的“江南春好,妒花天气”,却要如此“排空卷地”、吹尽落叶。使弱小的鸦、燕无处可栖。故词首对封姨的“为问”,实表露出词人的怨恨口气,因此词人要怨恨“天公”为什么偏偏要令愁人无寐,而使人倍添憔悴。

  下片四句说愁人在灯前刚刚睡去,却又被狂暴的风声搅醒,而耳听着片刻的风声,就令人心醉。乞请那碧纱窗和深翠的画屏以遮断狂风声,但在凄清残烛光影下,只剩下孤影摇曳,而离魂却“飘缈秋空里”,窗外“泊粉与飘香”也随风飘去。令人倍觉凄清伤情

  “真无谓”三个字,恰与首句的“问为”相应,结束了他内心自问自答的一个过程。他问封姨,只为问,问是他心里汩汩待流的愁怨找的一个出口,所以,容若表面上是描绘对封姨的怨恨,事实是借怨封姨表达了对亡妻哀思怀念,层层衬垫,宛转递进,要抒写之情更显得含婉动人,令人深深为之感动。

  此词构思纤巧细腻,词意模糊凄迷,借势欲扫尽人间一切美好情景的塞上秋风,来衬托人世问情爱的脆弱和易受伤害,故词人借怨恨代表强暴力量的封姨,表达了对亡妻哀思怀念,由此层层衬垫,婉转入深,缠绵悱惆,使所抒写之情更为委婉动人。

创作背景

  康熙年间,纳兰随康熙帝巡幸关外,目睹了塞上秋风横卷之景,联想亡妻卢氏,为了表达对亡妻哀思怀念之情,作下此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天南愁望绝,亭上柳条新。落日独归鸟,孤舟何处人。
生涯投越徼,世业陷胡尘。杳杳钟陵暮,悠悠鄱水春。
秦台悲白首,楚泽怨青蘋.草色迷征路,莺声伤逐臣。
独醒空取笑,直道不容身。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
青山数行泪,沧海一穷鳞。牢落机心尽,惟怜鸥鸟亲。

兀兀山居觉日长,旧时松槚又成行。本无世虑何须遣,一缕晴窗柏子香。

茅檐竹落野人家,只么悠悠阅岁华。田父把犁寒雨足,牧儿吹笛晚风斜。

璚楼十二,无限神仙侣。紫绂丹麾彩鸾驭。步虚声杳霭,碧落天高,微云淡,点破瑶阶白露。暗香来水阁,冰簟纱厨,一枕风轻自无暑。更上水精帘,斗挂阑干,银河浅、天孙将渡。终不如、归去在苕川,看千顷菰蒲,乱鸣秋雨。

宜忌拘牵十二三,灵苗毒草比粗谙。性存姜桂何妨辣,味到芩连不取甘。

好友劝尝真苦口,庸医隔膜漫多谈。古方难适今时用,此理如禅在细参。

墨子回车地,朝歌佳丽丛。新台既清洒,淇水复春融。

锵如南子佩,锦车同卫公。隋珠光照日,罗衣香从风。

招摇过柳市,繁华惊娈童。垝垣望复关,桑中接上宫。

咄哉赞好德,后乘有蹲龙。

只手难教左画方,病肢终以右为强。持螯未觉风流减,对客挥毫也未妨。

月窟一蟾蜍,变化何所之。秀拔三峰峦,更蟠两蛟螭。

或化北海鱼,或变南山鹿。长河与百川,一插归吾腹。

须臾噀出云烟起,濡毫细写龙鸾字。笔底回春有生意,能使云行兼雨施。

舞燕翾风,晴霓散雨,一弯浅露蛾眉。准备新晴,明朝去踏沙堤。

影儿满地看都好,喜绿阴、青子离披。望还疑。穿遍闲云,飞上高枝。

帘钩不改春时样,误几回良夜,几度佳期。暝色才开,依然国色天姿。

团栾渐露微微意,到初三、便是芳时。好看伊。光满雕阑,彩泛金卮。

曾随罗浮仙,夜访萧史台。台前几株树,粲若琼瑶开。

粉面娉婷淡梳洗,娟娟绿萼娇相倚。龙宫舞女白霓裳,解佩招邀明月里。

须臾晴雪洒石阑,长风不惜轻吹残。搴芳忽遇萧史裔,幽情雅致真难攀。

笋皮裁冠纸裁帐,惟耽嘉遁无官况。饮冰寄傲寒香中,忧患何缘到心上。

巡檐行歌贪看花,寻常每至参横斜。轩裳梦断任身懒,山水情多从鬓华。

纵令对酒吟东阁,争似扶筇探西郭。第能曾并济川舟,效用终惭活人药。

活人应多功已深,年年着子满高林。阳回一气得春信,生生孰识堪舆心。

调羹事非成契阔,回思故园渺天末。独馀酸味今尚存,谩道能除世间渴。

山深无行踪,蹊路土华长。
白云忽飞来,令人起遐想。
松间微风奏,石罅幽泉响。
坐久怀抱空,悠然会清赏。
在山虽无荣,出山有何好?清流混潢污,远志成小草。
松柏本贞固,蒲柳易枯槁。
扰扰路旁儿,知止不如鸟。
白云开林峦,黑雾漫城郭。
出门道路违,蠢蠢都不觉。
游蚁上枯槎,归鸟隐丛薄。
寄语远行人,莫待风雨恶。

浮云西北起,飞来下高堂。合散轻帷表,飘舞桂台阳。

遥阶收委羽,平地如夜光。眷言金玉照,顾惭兰蕙芳。

六凿相攘总失真,一诚无妄见斯人。指挥直拟回天地,祭祀还能给鬼神。

别室蓍龟先兆汝,前楹鸟雀自相驯。明年执玉朝廷上,会见尊严动缙绅。

吟罢霞天菊未花,驱车明日是天涯。留人初揽淮南桂,奉使还乘汉水槎。

八座官联班最贵,维城宗子颂非誇。归来献赋明光殿,依旧彤云绕翠华。

中夜有所思,所思君不知。春风吹蔓草,秋风摧知枝。

所以别离人,悠悠负心期。别离非所惜,年华难再得。

只恐君来时,妾已无颜色。

颠毛频拥雪霜侵,累日牢骚付短唫。未肯酖人款叔子,终怀慈母识曾参。

身当磨蝎宫中老,路向羊肠历后深。却喜蒲团心弗动,尽教山鬼自浮沉。

春花复春花,红红间白白。
相看待明发,已不如昨日。
雨露费濡染,秉芳几何时。
姚魏殿春事,浓绿已盈枝。
长安池馆多,新故如转烛。
所以山中人,但种松与竹。

我来游龟峰,䇄然在青苍。欲穷此理妙,应难尽其详。

太极本无极,动静生阴阳。阴阳有变合,五行自相当。

造化自此成,阖辟乃其常。穹窿须有际,磅礴非无疆。

清泉流碧涧,奇石何高昂。水得阴之盛,周流无定方。

土本得冲气,体具柔与刚。石乃刚之质,壁立千仞强。

人皆览形色,此处诚茫茫。我从同类士,行行入其乡。

目遍心多感,理趣深且长。物物有太极,此说非荒唐。

衲僧蹊径,千眼莫窥。
鸟道无私,经行岂碍。
要关在手,通变刹那。
一味醍醐,莫嫌淡薄。
有时毗卢藏内,优缽华开,
嗅之不闻,是何境界。
灵山仿佛,少室依稀。
抖擞提撕,人天兼济。

芳塘引步晚来天,柳色深沈暮色连。微雨小桥人独立,鹭莺飞破一溪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