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
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林中昏暗风吹草动令人惊,将军夜中搭箭拉弓显神勇。
天明寻找昨晚射的白羽箭,箭头深深插入巨大石块中。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惊起一群大雁。原来敌军首领趁着夜色,悄悄逃跑。
正想要率领轻骑一路追杀,纷纷大雪,已经洒满了将士的弓刀。在野外天幕下摆设劳军盛宴,边疆兄弟民族都来祝贺我军凯旋。
喝醉酒后还穿着金甲起舞,欢腾的擂鼓声震动了周围的山川。逐猎前将军把箭弓调整到最佳,并召唤猎鹰前来助阵。将军威风凛凛英姿焕发的一亮相,周边均感受到将军玉树临风颇具出世之能的威风。
逐猎者把胡飞乱窜的野鸡们赶得惊跳逃窜,猎手们把那些狼狈窜跳的猎物在这片古老的丘陵地带上一扫而光。我就像挺拔而立的七叶莲,虽然独立孤行,但胸怀坦荡,品格高洁。
有一天能够功成名就,提名麒麟阁的话,也不借此沽名钓誉。
注释
张仆射:一说为张延赏,一说为张建封。塞下曲:古时的一种军歌。
鹫翎:箭尾羽毛。金仆姑:神箭名。
燕尾:旗的两角叉开,若燕尾状。蝥(máo,一说音wù)弧:旗名。
独立:犹言屹立。扬新令:扬旗下达新指令。
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石棱:石头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
月黑:没有月光。
单于(chányú):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遁:逃走。
将:率领。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逐:追赶。
弓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
野幕:野外帐篷。敞:开。琼筵:美宴。
羌戎:此泛指少数民族
雷鼓:大鼓,以声大如雷,故称。
出世:一作“百中”。
奔狐:一作“奔猨”。
唯应独不名:一作“谁知独有名”。

赏析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景象。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全系五绝,虽然受和诗的限制,但他却善于运用这种诗体。这种诗体本不必须遵用诗律,五七言皆可,但卢纶凭他出色的文才,以六首精巧的五绝组成了这部如画的佳作。这六首诗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

  组诗的第一首,歌咏边塞景物,描写将军发号时的壮观场面。前两句用严整的对仗,精心刻划出将军威猛而又矫健的形象。“鹫翎金仆姑”,是写将军的佩箭。“金仆姑”,箭名,《左传》:“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箭用金做成,可见其坚锐。并且用一种大型猛禽“鹫” 的羽毛(“翎”)来做箭羽,既美观好看,发射起来又迅疾有力,威力无穷。“燕尾绣蝥弧”,是写将军手执的旗臶。“绣蝥弧”,一种军中用作指挥的旗臶,《左传》:“颖考叔取郑之旗蝥弧以先登。”这种象燕子尾巴形状的指挥旗,是绣制而成的,在将军手中显得十分精美。这两句没有直接写将军的形貌,只是从他身上惹人注目的佩箭、旗臶落笔,而将军的矫健身影已经屹立在读者面前。诗中特意指出勇猛的“鹫”和轻捷的“燕”这两种飞禽,借以象征人物的精神状态。通过这两句的描写、衬托,一位威武而又精明干练的军事将领的形象,跃然纸上。 后两句写发布新令。将军岿然独立,只将指挥令旗轻轻一扬,那肃立在他面前的千营军士,就齐声发出呼喊,雄壮的呐喊之声响彻云天、震动四野,显示出了豪壮的军威。“独立”二字,使前两句中已经出现的将军形象更加挺拔、高大,并且与后面的“千营”形成极为悬殊的数字对比,以表明将军带兵之多,军事地位之显要,进一步刻划了威武形象。那令旗轻轻一扬,就“千营共一呼”,在整齐而雄壮的呐喊声中,“千营”而“一”,充分体现出军队纪律的严明,以及将军平时对军队的严格训练,显示出了无坚不摧、无攻不克的战斗力。这一句看似平平叙述,但却笔力千钧,使这位将军的形象更为丰满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五言绝句中,像这首诗这样描写场面如此壮阔,声势如此浩大的作品,并不多见。前两句对仗工整,在严整中收敛力量;后两句改为散句,将内敛的力量忽然一放,气势不禁奔涌而出。这一敛一放,在极少的文字中,包孕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组诗的第二首,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通过这一典型情节,表现了将军的勇武。诗的取材,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据载,汉代名将李广猿臂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就有这样一次富于戏剧性的经历:“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首句写将军夜猎场所是幽暗的深林;当时天色已晚,一阵阵疾风刮来,草木为之纷披。这不但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地点,而且制造了一种气氛。右北平是多虎地区,深山密林是百兽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黄昏夜分出山,“林暗草惊风”,着一“惊”字,就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次句即续写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这不仅是因为诗要押韵的缘故,而且因为 “引”是“发”的准备动作,这样写能启示读者从中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在一“惊”之后,将军随即搭箭开弓,动作敏捷有力而不仓皇,既具气势,而形象也益鲜明。后二句写“没石饮羽”的奇迹,把时间推迟到翌日清晨(“平明”),将军搜寻猎物,发现中箭者并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读之,始而惊异,既而嗟叹,原来箭杆尾部装臵着白色羽毛的箭,竟“没在石棱中”,入石三分。这样写不仅更为曲折,有时间、场景变化,而且富于戏剧性。“石棱”为石的突起部分,箭头要钻入殊不可想象。神话般的夸张,为诗歌形象涂上一层浪漫色彩,读来特别尽情够味,只觉其妙,不以为非。

  组诗的第三首。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这样的景是难于刻画的:“月黑”,则茫无所见;“雁飞高”,则无迹可寻。雁飞而且高。是由声音觉察到的。这样的景,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正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寥寥五字,既交待了时间,又烘托了战斗前的紧张气氛,直接逼出下句“单于夜遁逃”来。单于本是古匈奴的君主,这里借指敌军统帅。敌军在夜间行动,应当有各种可能。然而诗人但谓“单于夜遁逃”。读诗至此,顿觉一股豪迈之情扑面而来。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夜色的掩护仓惶逃遁。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必胜的信念,足令读者为之振奋,于上句造成的神秘气氛中,发一惊采。敌酋遁去,我军纵兵追擒,这是自然的发展。“欲将轻骑逐”,是追兵将发而未发。不用大军而仅派“轻骑”,绝不仅仅因为快捷,同时也还显示厂一种高度的自信。仿佛敌人已是瓮中之鳖,只须少量“轻骑”追剿。便可手到擒来。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虽然站立不过片刻.而大雪竟落满弓刀。“大雪满弓刀”一句,又发惊采,将全诗意境推向高潮。在茫茫的夜色中,在洁白的雪地上,一支轻骑兵正在集结,雪花顷刻便落满了他们全身,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他们就象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早就满怀着必胜的信心。这是一幅非常动人的画图:在静谴中蕴藏着呐喊,在昏暗中酝酿着闪电。虽然是在漆黑的夜间,勇士们被白雪勾画出的英姿仍然是“焕尔触目”。“离首即尾、离尾即首”虽然是绝句的难点,但诗人倘能大胆剪裁,巧妙构思,抓住典型环境与典型场景,完全能够写出精采的佳作。

  组诗的第四首,描写边防将士取得重大胜利后,边地兄弟民族在营帐前设宴劳军的场面,气氛热烈融洽,同时也描绘了将士“醉和金甲舞”的欢乐神态,赞颂了边地人民和守边将士团结一心,保卫国家安宁与统一的豪迈气概,也说明了将士们的得到兄弟民族的支持的。此诗取材典型,剪裁大胆,洋溢着民族间和睦团结的气氛。全诗语言精炼含蓄,情态活跃鲜明,写得慷慨而豪迈,爽朗而明快。

  组诗的第五首,描述的是将士们利用战事顺利边关稍靖的时机乘兴逐猎的情景。字面上是说边关将士在敌人遁逃后,利用暂时的战事稍歇进行狩猎,其实饱含了诗人对将士们豪情满怀的钦佩、颂扬和祝福。

  组诗的第六首,则是颂扬了将士们只为保疆安民,不求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怀。由于诗中多有双关,古今后人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或说七叶莲喻淡泊功名,或说七叶莲象征特立独行,莫衷一是。

  卢纶所和张仆射原诗今已不传,而和诗竟流诵千古,可见它的价值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胡震亨《唐音癸笺》卷七谓:“大历十才子,并工五言诗。卢郎中(纶)辞情捷丽,所作尤工。”又说:“卢诗开朗,不作举止,陡发惊采,焕尔触目。”组诗语言凝练,构思巧妙,细吟全诗,军营之生活,守边之艰苦,胜利之欢腾,无不历历在目,令人感奋。

卢纶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猜你喜欢
秋日凝翠岭,凉吹肃离宫。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
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
谒舍修容倦刺毛,纷纷朱紫笑银袍。
吴天破月愁归晚,楚俗伤春忌唱高。
江步挐舟双打桨,酒亭横帜一持螯。
平台邹马英游盛,霏霰连天待赋毫。

驱车陟连冈,振辔出林莽。雾露晓方除,日照川如掌。

行行遵曲岸,水石穷幽赏。地偏寒筱多,涧激淙流响。

祗役未忘倦,心神暂萧爽。感兹怀故山,何日税征鞅。

薄薄酒,饮两钟。粗粗布,著两重。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

隐居求志义之从,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百年虽长要有终,富死未必输生穷。

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载不朽遭樊崇。文章自足欺盲聋,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

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尊翁旧著堂堂节,令子连章倔彊名。欲激宰公言过直,因忘富贵去偏轻。

素知眼泪撰不出,岂是髭须拂得成。拟古数篇看反覆,极于所学见平生。

天街十里雾濛濛,醉后依稀似梦中。
栖树寒鸦一背月,恋槽归马四蹄风。
棕榈暗暗寒禅寺,铃柝沉沉护汉宫。
讯罢驺人无一事,流星如火耀晴空。

一缄书札故人情,中有新诗字字清。邮置传来心已醒,秋镫读处眼偏明。

扬州路近帆能疾,瓜渚潮来水似生。少驻星轺问遗俗,春风生帐有诗呈。

忆昔绍定元,被命考廷策。偶过袁君房,玉墀日将夕。

案头得君文,喜跃越三百。张烛朗诵之,相与手加额。

若人作抡魁,馀子当辟易。时有详定官,嫌君多指斥。

众默余独争,言厉面发赤。紫宸一传胪,璧水推巨擘。

诸君始相贺,时相颇不怿。爰有小人儒,从旁肆蜂螫。

谏官工逢迎,霜简肆捃摭。此事人能言,本末甚明白。

暨于端平初,天夺老奸魄。散地起忠良,丘园纷束帛。

君老登瀛洲,讲筵赐重席。余亦试玉堂,朝有愈之迹。

啜茶熏玉虬,投饼呼金鲫。同校南宫文,等是西山客。

无何阵脚动,君出为方伯。馆中失名流,我辈苦叹惜。

西山遽仙去,局面日改革。余入对未央,苦语出肝膈。

淮南冤未消,元载家当籍。外党分牛李,内宠怙秦虢。

臣愚怀隐忧,厚地其敢蹐。虎须敢一编,龙鳞敢一逆。

自信填海隅,复中含沙射。移舟返蓬莱,伏隩甘冰檗。

君正舞莱衣,清香笼画戟。年丰富红仓,风顺多琛舶。

我舍抵是州,相望才四驿。幽栖懒及门,一再通书尺。

起家倅漳滨,始访二千石。居官未半期,台评又寻摘。

既罹关虎嗔,宜有人猫厄。归途抵温陵,除夜大促迫。

所亲有室庐,许我相假借。莲灯看烂红,柏酒浮重碧。

去家差不远,朋旧来络绎。雌堂在何许,一望弱水隔。

山鬼巧揶揄,室人交遍谪。平生重名检,义利最知择。

冷眼视舆金,宝身甚拱璧。世途赫赫炎,众手所共炙。

谁能效李锥,作计事钻刺。蒲葵安可常,秋至辄抛掷。

贵贱见交情,书门何怪翟。趋时岂不好,嗜古业成癖。

群飞任刺天,甘剪笼中翮。丈夫身计轻,忧国愁如积。

向欲恢三京,今日蹙五百。西蜀断咽喉,北军患肘腋。

流民满京师,戾气成疾疫。强寇恣咆哮,行人饱需索。

廷绅倒手版,淮帅羞巾帼。南海下蒲轮,西人望衮舄。

病剧乏良医,棋危需善弈。君行觐清光,何策输忠益。

急须息边尘,徐可寿国脉。任责属诸贤,臞儒老山泽。

父族本南山,母家在湘水。生儿有重质,清风满人耳。

共言弗箫韶,终当柱下史。

岭路崎岖石磴危,高台尸祝倚丰碑。机先蚤向胡雏辨,心事还从海燕知。

一代直声悬帝眷,千秋风度使人思。相看不为登临兴,繫马松楸拜古祠。

一尊未尽有馀兴,二子不来无可人。满地凤仙落红雨,江南八月似残春。

淮阴一生误在报,谓我报人人报我。解衣推食当酬恩,鸟尽弓藏竟罹祸。

王孙一饭母先哀,望报分明指祸胎。可怜觖望夷钟室,何似全身返钓台。

张韩以外功皆狗,张也辟谷韩授首。奇才感动两神人,一黄石公一漂母。

晓起望晴空,遥见白山列。照眼吐虹光,明知不是雪。

有意看此山,偏偏此峰失。相隔百里间,隐现总难必。

夜寒晴早人起。见柳知新翠。撼树试花意。两蜂狂救堕蕊。见著羞懒避。春都在,时节到愁地。
屏间字。香痕半掏,误期一一曾记。朱弦谩锁,不会近番慵脆。强踏秋千似醉里。扶下,眼花踮踮飞坠。
汉武秦皇漫苦辛,那思俗骨本含真。不知流水潜催老,
未悟三山也是尘。牢落沙丘终古恨,寂寥函谷万年春。
长生客待仙桃饵,月里婵娟笑煞人。

携酒高堂问客归,黯然先问再来期。男儿莫谩丘园老,邦国还资妙手医。

睡鸭香中风细细,紫荆花底月离离。生来忽听新秋雁,已动而兄万里思。

风光流转共谁期,燕燕莺莺总旧知。杨子江头春欲尽,桃花水暖锦帆迟。

光明俨如磷,流过松林间。
神乎鬼乎那可知,睢盱睒睗惊仆眠。
东坡定力人,胡乃空茫然。
我虽未至见道边,固知神与人非悬。
存亡本常事,已付于不言。
女冠掩户何爰爰,脱略之语复谁肩。
此或摇其中,安能块独三十年。

会稽诗老侪虞揭,乐府歌成声激烈。卷衣甲帐月华凉,照彻寒筒寸迸裂。

传闻缑氏冶师名,范出玲珑土花缬。季长才调广平心,留响人间肯磨灭。

跌宕词场檀板随,洞庭波阔龙吟咽。玉山再访草堂空,谁识江南又一铁。

况是仙踪林壑稀,冻云穿破今歇绝。我朝元音虡业设,乐章曾补工尺缺。

九天不按霓裳声,无人会傍宫墙窃。此器何来三弄称,冰霜迎面频击节。

合趁天风一擪回,琼花片片飞如雪。从此柯亭制更精,米家书画船中列。

玉箫金管莫轻吹,输与清商起岩穴。

海国深秋别,山关入望穷。
人家青壁里,鸟道绿萝中。
地暖收蒟叶,天寒折桂丛。
岚蒸晴亦雨,瀑落静还风。
灵药繙经识,讹言待驿通。
问耕留野老,赋食与山童。
直是忘机甚,非将大隐同。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