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被千万层山水阻隔使书信来往间断,今日忽接到你寄来的诗,难得你爱怜我在梦中还打听我。
我现在有病心神错乱,只梦见些不相干的人却没有梦见你。
注释
乐天:白居易的字。
微之:元稹的字。
书:信件。
念:思念。
病:诗人在通州得过一样严重的疟疾,病后身体一直很差,记忆衰退,同时也包含内心的苦闷。
闲人:不相干的人。

鉴赏

  元稹的这首酬答小诗构思相当奇巧,感情极其诚挚。虽然全诗只有四句,却把诗人对好友的无限感念之情和内心世界的凄苦心境描写得漓淋尽致。

  元稹贬通州,白居易谪江州,两地迢迢数千里,通信十分困难。因此,诗一开始就说“山水万重书断绝”。此时好不容易收到白居易寄来的一首诗,诗中告诉元稹,前一天晚上又梦见了他。老朋友感情这样深挚,使他深深感动。诗的前两句,诗人首先感叹于由于“山水万重”的阻隔,常常会使人的通讯断绝,因此能得到好友的寄诗是不容易的,而从好友的诗中又得知好友连梦中都在关切着他的境遇,这种人世间珍贵的深挚友情,使诗人感深肺腑。这两句直叙贬谪之后处境的艰难与郁闷的心情。这种艰难,不光是反映在山水万重上,更体现在由此导致的音书断绝上。这种郁闷,不仅仅是因为身处荒僻之地的无聊穷困,更多的是因为很难得到好友的消息。

  “念君怜我梦相闻”一句,表面经这千难万险,诗人终于收到好友的来信,知悉还有远在异地思念入梦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夜不能寐。后两句,诗人紧扣好友寄诗中的急切询问,向好友作了深情的回答。两诗都没有直接叙述自己对好友的苦苦思念挂牵,而是用写梦来抒难尽之情,但写法又各辟蹊径:白居易的寄诗主要以反问的语气用如梦后的苦思来表示对还有境遇的关切;而元稹的诗,虽是从正面回答,但构思也同样精巧,他回答好友自己因病魔缠身又梦到一些闲人而感到痛苦。前者“梦见君”,后者“不梦君”,这一唱一和,表面看去是如此截然不同,可是形成了感情基础,都是来自两人彼此苦思相念之情。这既符合酬答诗在内容上要彼此相应的基本要求,又在构思上独处机杼,使人于同中见异。酬答诗在形式上也有严格的要求,它要求和诗与原诗必须题材主题相同、诗体相同、用韵相同,有的甚至连韵脚字词都相同。而元稹这首诗能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依照酬答诗的形式要求,写得如此深沉蕴藉、形神俱肖、富有包孕,为历代诗评家视为酬答诗中的佳作。

  全诗纯用白描,几乎没有一点设色布景之处,也丝毫没有生涩拗口之语,而且人物形象生动隽永,情调境界感人肺腑。特别是作为一首次韵和诗,在押韵韵脚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能匠心独运,别出心裁地写出这首诗,更其难能可贵。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白居易和元稹同时遭贬。白居易写了四句诗给元稹:“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元稹写了上面这首和诗。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猜你喜欢
身从劫劫修,果以此生周。禅定石床暖,月移山树秋。
捧盂观宿饭,敲磬过清流。不掩玄关路,教人问白头。
有道君匡国,无闷余在林。白云峨眉上,岁晚来相寻。
文如日月气如虹,举国重生正始风。且愿仲山居左掖,
只忧徐邈入南宫。朝衣正在仲香里,谏草应焚禁漏中。
为说明年今日事,晋廷新拜黑头公。

荆王翠羽衾中梦,太尉销金帐里歌。若以道人银色界,虽无欢笑亦无魔。

束缚斋鱼昼掩关,长镵斸雪草泥间。竹炉石鼎甘香剩,分与衰翁却病颜。

苍苍垂天云,灵照行下土。
秋江浸草木,鱼暇历可数。
眉山老麻衣,偷入此阿堵。
色界只点头,从人道吾瞽。

男子胸中正要奇,立谈能立太平基。君王玉钺无穷恨,千载茫茫谁复知。

谪官谁道不知春,出郭犹能一醺熏。
银笔争题追鲍谢,席门琢句拟机云。
东垣敢念百朋锡,南亩当从千耦耘。
剩乞新诗殊不恶,恐因叩角彻天闻。
杳杳冲天鹤,风排势暂违。有心长自负,无伴可相依。
万里宁辞远,三山讵忆归。但令毛羽在,何处不翻飞。

是谁家、种来兰玉。呀呀小语,唐诗初授读。鬓眉青,衣衫绿。

饧箫引、竹马鸠车,嬉游乡塾。笑谈时、都无拘束。裙屐恣流连,声华馥。

诗客社,酒人局。哦柳絮、更有神仙侣,在金屋。

镜中颜,换韶华,何太速。四五十年,匆匆如转谷。稳步到公卿,抛簪笏,归来卧林泉,享清福。

人间事,终分付,与儿曹,自检吟筒画轴。正评量,绿野平泉风景,蓬莱山中,旧交游,来约我,跨黄鹄。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着花。

泉是梅溪遗爱乡,老倪复此种甘棠。
后来荐报西山政,归去全无南物装。
籍甚三贤荐法从,勉哉一赵继循良。
万安桥上传佳话,七十年间四侍郎。

一丛碧玉净无瑕,有梦徵兰绕绛纱。应是畹香能解语,双双开作并头花。

百拙懒营生计事,一贫方识丈夫心。箪瓢陋巷皆真乐,何用多藏郿坞金。

溪山虽好政须人,终日伥伥此水滨。试并栏干一回首,祇馀鸥鸟似相亲。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玉京侍宴返瑶池,西母金舆九凤帏。
小队旌幢三十六,龙声马影隔云飞。
尹躬乐不在耕莘,乐在明明以及民。
贪看回头多应错,偶闻变色始知真。
圣贤气象心为大,天地根萌人是仁。
认著濂溪窗草意,自家胸次一般春。

银汉昨横秋,不雨威余夏。槐花举子忙,秋风各整驾。

我辈萧散人,孛辘热犹伯。南皮文酒会,逭暑若望赦。

盈斛酿葡萄,堆盘果薯蔗。篱落络纬鸣,秋娘及时嫁。

簪裾并山玉,槃敦联颜谢。主人好客殷,地偏游兴藉。

图画壁纵横,名手连城价。疏梧修竹间,怪石山可借。

水隔东西溪,居邻南北舍。陈子篆隶古,笔不竞娅姹。

君才更横逸,明珠光照夜。胡不去省闱,宜乎老叟讶。

危楼下根无底水,飞檐上攀白云端。欲沈不沈金鳌涌,欲去不去铁锁牵。

五岭蛮烟复峒雨,日夜滔滔无穷已。以三纳七沅资湘,会作金湖八百里。

岳楼跨城城跨湖,湖水啮城浮草庐。风震雷霆威,电掣蛟龙辔。

若非神仙醉未醒,势挟楼飞耸两翅。须臾复霁景鲜妍,楼安似乘钓鱼船,水平疑地尽云散。

见天全濛濛,元气合莽莽。乾坤连君山,隐约湘君立。

螺髻旋青微带偏,太阳忽见中流没,波底闪闪涌明月。

如闻古瑟鼓云和,一曲歌成天欲白。湖中艇似鸥,却望湖上楼。

是时湖波木叶下,铁笛龙吟雁叫秋,我欲直上衡山九面顶。

山中宰相芋未尽,出山归山事两难。山上老僧应见哂,九嶷连绵深复深,蕙兰馥郁芷芳馨。

楼上倚栏望不极,湖水东流是寸心。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