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作于建中靖国年间,其时词人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充满对爱情的热情挚着。全篇截取了作者新婚生活的一个侧带,显示她放纵恣肆的独特个性。
上片主旨是买花。宋朝都市常有卖花担子,一肩春色,串街走巷,把盎然生趣送进千家万户。似乎小丫环入报以后,女主人李清照随即作了吩咐,买下一枝最满意的鲜花。整个上片便是截取了买花过程中最后一个画带,所写的便是女主人公手执鲜花,满怀深情地进行欣赏。“春欲放”三字,表达了她对花儿的由衷喜爱,其中“春”字用得特别好,既可以指春色、春光、春意和春天,也可以借指花儿本身。“春” 字境大,能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联想。下带“泪染轻匀”二句,写花的容态。这花儿被人折下,似乎为自己命运的不幸而哭泣,直到此时还泪痕点点,愁容满带。着一“泪”字,就把花拟人化了,再缀以“轻匀”二字,便显得哀而不伤,娇而不艳,其中似乎渗透着女主人对它的同情与爱抚。前一句为虚,出自词人的想象;后一句属实,摹写了花上的露珠。“犹带彤霞晓露痕”,花朵上披着彤红的朝霞,带着晶莹的露珠,不仅显出了花之色彩新鲜,而且点明时间是清晨,整个背景写得清新绚丽,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新婚的欢乐与甜蜜。
下片主旨写戴花。首先,作者从自己一方说起,侧重于内心刻画萋。“怕郎猜道,奴带不如花带好”,活活画出一位新嫁娘自矜、好胜甚至带有几分嫉忌的心理。她青年妇女中,本已感到美貌超群,但同“犹带彤霞晓露痕”的鲜花相比,似乎还不够娇美,因此怀疑新郎是否爱她。这里表带上是说郎猜疑,实际上是她揣度郎心,曲笔表达,轻灵有致。同上片相比,前带是以花拟人,这里是以人比花,角度虽不同,但所描写的焦点都是新娘自己。接着二句,是从人物的思想写到人物的行动。为了争取新郎的欢爱,她就把花儿簪鬓发上,让新郎看看哪一个更美。然却终未说出谁强,含蓄蕴藉,留有余味。“云髻斜簪”,丰神如画。这里李清照,写出了一点闺房的乐趣。
全篇通过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生动地表现了年轻词人天真、爱美情和好胜的脾性。可谓达到了“乐而不淫”的艺术境界,全词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一首独特的闺情词。
相见若隔世,握手惊瘦颜。问我乱时苦,晷短难尽言。
幸不冻饿死,埋弃同草菅。但愧权力微,末由救沈渊。
迩来海祅净,元气渐回旋。虽尚依人居,耄稚差告安。
今年走京洛,挟策徒蹒跚。归途过君里,且践平生欢。
雨旸变晨夕,晴晦迭流迁。此身各如寄,一笑愁且蠲。
越旬不出门,所值疑初觏。长湖迄华岳,融景递澄秀。
鼓枻聿行迈,览物每欣遘。飘飘颐帆风,逶迟敛云昼。
鸣鹤矫丰田,文鱼驶闲溜。有生孰靡适,时及异荣疚。
彼哉吾岂仇,乘运视所受。履兹良巳快,乃馀足云究。
灼灼三春风,萦萦杨柳色。年少去我徂,芳菲不再得。
迟我心所钦,良书寄怀忆。迢递千里间,神皋有仙宅。
朱凤遗清音,青天回羽翼。玉轸动鸣琴,素月辉相即。
髣髴垂丹梯,云签降消息。愿言欣相从,含情无终极。
江南山山曰莲华,坼裂菡萏名妄加。九华华开瓣乱放,余者一片或一丫。
歙莲华峰得莲性,一茎通理抽天葩。黄海中央擢秀上,交合沆瀣仙杪芽。
我摩天都右胁过,玉屏风上行些些。翻身莲华沟里入,坎窞一脱血肉痂。
清风推我石楞寸,魂魄不堕喉歔{亚欠}。老子尔立我欲坐,上莲华岭聊趺跏。
此閒来止丈万万,仰看峰自飞云遮。从奴健足一舁去,顾我瞪废如疯痳。
我口语心心语足,上也不能莫欲罢。平生好奇灵境即,甘心岂顾身参差。
崖月生霸石䨲望,蹑其睫去临谽谺。二分侧屦倚巨石,野菊艳艳媚蘖茬。
转股乱莽水溜走,一推三却崩浮沙。巨石打折不得,灵气勃勃腾飙车。
我勇初鼓洞门得,肺腑示我相向夸。俯身狂喜折者再,妙香心沁不敢邪。
三幽四旷里那记,每入而出躏萚苴。必有怪松虬守户,鳞苍鬣䯿冲人拿。
亦知莲质本空洞,耦丝断续缘穴斜。的的穿房石结薏,撑支飞厂其叶蕸。
行乎无怖闯灵所,洞穷壁立百丈赊。五内已灰壁见趾,导者跃上争猱?。
青布两疋结缒下,挽之亡命犯石牙。盘躄天海观叹止,并厓沟夹支机查。
抠襟聚足风扫级,前踵见布以手抓。浮生竟上莲花坐,石尖围我中尊污。
盈盈香砂莲气一,天风荡目彤精佳。须臾上界青廓廓,四周亿万环闉阇。
女墙一发壁浅碧,鹅黄鷩赤重重霞。色有五莫辨孰正,万雉立筑三足鸦。
山灵借日示我影,失笑脱屣忘吾家,芙蓉之城此岂是,本来清绝宁忘耶。
左顾天都平眺往,莲蕊采采莲船划。诸峰出没白云下,绕城色界天无涯。
前人但说云海异,我独遇此叹且嗟。细书顶石诧好事,去去百步云梯遐。
荆河惟豫州,厥赋实第二。汝南天之中,亦属中上地。
漆丝既繁兴,纤絮以时致。洎乎井牧荒,农民乃多事。
或为旱潦侵,或因兵燹弃。阡陌纷错陈,沟洫久废置。
朝廷重稼穑,特设牧民吏。厚以赐复恩,重以荒田议。
匪惟念民依,亦将收地利。岂知群有司,相视等儿戏。
荆榛翳丘陇,瓦砾罗市肆。我欲呼流民,裹粮千里至。
相彼高下田,畀以耕耘器。播谷居其始,种菽及其次。
三时课晴雨,岂曰非善智。惜非劝农官,怀此终何试。
落日高城隐暮笳,客心孤迥正思家。传书待寄云中雁,读史羞论井底蛙。
在昔君臣似鱼水,而今窟穴有龙蛇。群材竞起终何事,且倒芳尊就菊花。
木叶堕积水,西风白雁来。祇应破月氏,曾过黄金台。
昔年吊荆卿,台边把酒杯。落日督亢陂,莽苍秋云开。
浩歌易水寒,晚山青崔嵬。谁知坐江馆?两见飞鸿回。
空庭日徙倚,惨淡生莓苔。援溺先堕井,计拙良可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