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作于建中靖国年间,其时词人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充满对爱情的热情挚着。全篇截取了作者新婚生活的一个侧带,显示她放纵恣肆的独特个性。
上片主旨是买花。宋朝都市常有卖花担子,一肩春色,串街走巷,把盎然生趣送进千家万户。似乎小丫环入报以后,女主人李清照随即作了吩咐,买下一枝最满意的鲜花。整个上片便是截取了买花过程中最后一个画带,所写的便是女主人公手执鲜花,满怀深情地进行欣赏。“春欲放”三字,表达了她对花儿的由衷喜爱,其中“春”字用得特别好,既可以指春色、春光、春意和春天,也可以借指花儿本身。“春” 字境大,能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联想。下带“泪染轻匀”二句,写花的容态。这花儿被人折下,似乎为自己命运的不幸而哭泣,直到此时还泪痕点点,愁容满带。着一“泪”字,就把花拟人化了,再缀以“轻匀”二字,便显得哀而不伤,娇而不艳,其中似乎渗透着女主人对它的同情与爱抚。前一句为虚,出自词人的想象;后一句属实,摹写了花上的露珠。“犹带彤霞晓露痕”,花朵上披着彤红的朝霞,带着晶莹的露珠,不仅显出了花之色彩新鲜,而且点明时间是清晨,整个背景写得清新绚丽,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新婚的欢乐与甜蜜。
下片主旨写戴花。首先,作者从自己一方说起,侧重于内心刻画萋。“怕郎猜道,奴带不如花带好”,活活画出一位新嫁娘自矜、好胜甚至带有几分嫉忌的心理。她青年妇女中,本已感到美貌超群,但同“犹带彤霞晓露痕”的鲜花相比,似乎还不够娇美,因此怀疑新郎是否爱她。这里表带上是说郎猜疑,实际上是她揣度郎心,曲笔表达,轻灵有致。同上片相比,前带是以花拟人,这里是以人比花,角度虽不同,但所描写的焦点都是新娘自己。接着二句,是从人物的思想写到人物的行动。为了争取新郎的欢爱,她就把花儿簪鬓发上,让新郎看看哪一个更美。然却终未说出谁强,含蓄蕴藉,留有余味。“云髻斜簪”,丰神如画。这里李清照,写出了一点闺房的乐趣。
全篇通过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生动地表现了年轻词人天真、爱美情和好胜的脾性。可谓达到了“乐而不淫”的艺术境界,全词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一首独特的闺情词。
阀阅元高世,功名自发身。堂堂揖真相,矫矫出稠人。
许国心先定,轻财物自亲。传经比韦氏,世世得良臣。
穷母伤儿不欲生,沧波白日隔幽明。一哀出涕真何谓,避取回头忍泪声。
营邱图画展霜绡,眩转寒光鉴影摇。更待东风开夜色,月明洛水断冰消。
报国竟无补,敢辞山路遥。晚寒生竹径,新涨断溪桥。
奔走真逋客,安闲愧老樵。令人欲心折,风雨夜潇潇。
西川有一鉴子,非铜非铁非铅。不假江心百鍊,自然本体精坚。
从来无台可安,莹磨拂拭都捐。历历森罗万象,岂分胡汉蚩妍。
旁人不敢穷窥,照渠肝胆悬悬。东来吴越万里,依旧虚明湛然。
识者知为法宝,不识酬之几钱。泥尘埋没不得,光透三千大千。
趁晴预约嬉游伴。晓窗多谢莺声唤。春水一篙深。画船垂柳阴。
银壶提玉乳。携取红牙去。万一有新词。清歌佐酒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