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卖花人的担子上,买得一枝含苞待放的花。那晨曦的露珠也在那花色之中留下痕迹,让花显得更楚楚动人。
我怕丈夫看了花之后犯猜疑,认为我的容颜不如花的漂亮。我这就将花插在云鬓间,教他看一看,到底哪个比较漂亮。
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一枝春欲放:此指买得一支将要开放的梅花。
泪:指形似眼泪的晶莹露珠。
奴:作者自称。
云鬓:形容鬓发多而美。
“徒要”一句:意谓自己比花更好看。徒:只、但。郎:在古代既是妇女丈夫的称呼,也是对她所爱男子的称呼。这里当指前者。比并:对比。

赏析

  这首词作于建中靖国年间,其时词人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充满对爱情的热情挚着。全篇截取了作者新婚生活的一个侧带,显示她放纵恣肆的独特个性。  

  上片主旨是买花。宋朝都市常有卖花担子,一肩春色,串街走巷,把盎然生趣送进千家万户。似乎小丫环入报以后,女主人李清照随即作了吩咐,买下一枝最满意的鲜花。整个上片便是截取了买花过程中最后一个画带,所写的便是女主人公手执鲜花,满怀深情地进行欣赏。“春欲放”三字,表达了她对花儿的由衷喜爱,其中“春”字用得特别好,既可以指春色春光、春意和春天,也可以借指花儿本身。“春” 字境大,能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联想。下带“泪染轻匀”二句,写花的容态。这花儿被人折下,似乎为自己命运的不幸而哭泣,直到此时还泪痕点点,愁容满带。着一“泪”字,就把花拟人化了,再缀以“轻匀”二字,便显得哀而不伤,娇而不艳,其中似乎渗透着女主人对它的同情与爱抚。前一句为虚,出自词人的想象;后一句属实,摹写了花上的露珠。“犹带彤霞晓露痕”,花朵上披着彤红的朝霞,带着晶莹的露珠,不仅显出了花之色彩新鲜,而且点明时间是清晨,整个背景写得清新绚丽,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新婚的欢乐与甜蜜。  

  下片主旨写戴花。首先,作者从自己一方说起,侧重于内心刻画萋。“怕郎猜道,奴带不如花带好”,活活画出一位新嫁娘自矜、好胜甚至带有几分嫉忌的心理。她青年妇女中,本已感到美貌超群,但同“犹带彤霞晓露痕”的鲜花相比,似乎还不够娇美,因此怀疑新郎是否爱她。这里表带上是说郎猜疑,实际上是她揣度郎心,曲笔表达,轻灵有致。同上片相比,前带是以花拟人,这里是以人比花,角度虽不同,但所描写的焦点都是新娘自己。接着二句,是从人物的思想写到人物的行动。为了争取新郎的欢爱,她就把花儿簪鬓发上,让新郎看看哪一个更美。然却终未说出谁强,含蓄蕴藉,留有余味。“云髻斜簪”,丰神如画。这里李清照,写出了一点闺房的乐趣。  

  全篇通过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生动地表现了年轻词人天真、爱美情和好胜的脾性。可谓达到了“乐而不淫”的艺术境界,全词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一首独特的闺情词。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公元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其时词人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充满对爱情的热情执着。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适赵明诚。赵李两家均居汴京。《减字木兰花》《庆清朝》诸阕当作于是年前后。”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猜你喜欢
客有谈君制小亭,旋栽轩竹荫池萍。
应怜春色浓於酒,醉得园花睡不醒。

画鹢低飞湖水平,高低楼阁满稽城。人游镜里山相照,鱼戏空中日共明。

尽是荷风香不断,忽逢溪雨气尤清。篮舆却上兰亭步,猿鸟云萝伴此行。

尘埃仆仆日走趋,胸中倒悬一字无。
迫人簿领推不去,眼明忽见千骊珠。
矍然惊呼此诗欤,如醒乍解病获苏。
归来明灯喜无寐,手不忍释自卷舒。
语新格健意有余,风骨峭碣中含腴。
猛如横阵舞刀槊,清若雅宴调笙竽。
我穷已极君益迂,学此似费千金屠。
前有太白后长吉,君家诗名宜复初。
明明天子开石渠,叹我短后追长裾。
时平合第从臣颂,请君早上承明庐。
松窗永日度冰颸,坐觉清阴寸寸移。
境静故应閒可乐,形臞犹有闰相随。
尘埃末路思千里,风露何年饱一枝。
百岁穷通吾自了,闭门长咏子桑诗。
未易尧舜德,何须数舜功。
小心仍致孝,余事及平戎。
典礼从周旧,官仪与汉隆。
谁知本无作,千古自承风。

伙涉真高兴,留侯太有情。
篇章想不死,蜩蟪定长生。
剑求一人敌,杯中万虑冥。
悠然篱菊老,可不咏荆卿。

共向东林觅远师,柳塘春色日迟迟。帆过野浦人将别,路到玄亭客自奇。

茗宴已终谈未了,萍踪重会事难期。可能送子无新句,为语舟樯且勿移。

一川红涨夕阳波,幼妇碑残锁绿萝。不止但争三十里,曹瞒元不识曹娥。

何处风烟似我园,且将萧散乐余年。
向来已不忧三黜,老去谁能羡九迁。
门外往还已白足,里中游旧尽华颠。
竹林已是幽栖地,只恐风流愧七贤。

岭上松如旗,扶疏铁石姿。下有烈士魂,上有清菟丝。

烈士节不改,青松色愈资。欲试烈士心,请看青松枝。

紫金光聚照山河,天上人间意气多。
曾勑文殊领徒众,毗耶城里问维摩。

体挂云衣,身如布素,应为莫厌清贫。道无形象,大悟里头真。

憎爱心无有德,俱赞美、归顺良因。洪禧至,闲看法教,松竹每为邻。

真亲。全性命,明今达古,混世忘尘。若依余常善,永免沉沦。

蓬岛仙乡咫尺,蜕形去、现出真神。碧霄外大罗天上,无缺宝光新。

游吴还适越,来往任风波。复送王孙去,其如春草何。

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季子留遗庙,停舟试一过。

出北探薇径,墙东避世天。龙腥流笕细,蟹眼沸垆圆。

尚挟云胥恨,真同徐市仙。梅花黄叶里,村酒酹年年。

烟波江上使人愁,赢得开轩作卧游。底事千帆来袅袅,复同孤鸟去悠悠。

迟回星斗宁搀落,快沓风云不暂留。瞬息安危由逆顺,转看身世亦同谋。

霜毛垂半顶,说法国王前。
定里修千劫,佛中添一员。
諡本终后赐,真谤在时传。
讲下诸徒弟,焚香石塔边。
乐山仁者寂不动,面壁老胡机械深。
艮背行庭无别义,佛心即是伏羲心。

陋巷春风老一瓢,烟花吟兴自逍遥。甑中乏米锄薯煮,厨下无柴扫叶烧。

不去驰驱飞野马,常寻栖止若鹪鹩。从来隐地多幽僻,花锁閒关柳锁桥。

一月不出愁东风,金卮翠杓无人同。鬓丝禅榻成独卧,水边孤负夭桃红。

今晨一笑上蓝举,出郭前导双凫翁。清明寒食次第逼,春声吹入饧箫中。

画船尾尾移堤外,中有吴儿歌小海。侬亦心如木石枯,不用倾城贻杂佩。

锦瑟年华剧可怜,掉头吹落沈郎钱。花前且为留旬日,莫待花残忆花发。

相思初解拈红豆。个侬偏替征人瘦。椒阁静愔愔。春归蝶退翎。

绿窗寒意重。花底怜幺凤。帘影曲阑斜。茶烟笼碧纱。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