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草·饮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长醉以后没有妨碍,不醒的时候有什么可以想的呢?用酒糟腌渍了功名二字,用浊酒淹没了千年来的兴亡史事,用酒曲埋掉了万丈凌云壮志。不识时务的人都笑话屈原不应轻生自尽,但知己的人都说陶渊明归隐田园是正确的。
注释
饮:此曲一说系范康(字子安)所作,曲题《酒》。
“长醉后”二句:长期昏醉有什么挂碍,昏睡不醒有什么思虑。化用《楚辞·渔父》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语意。方何碍:却有什么妨碍,即无碍。方,却。有甚思:还有什么思念?
“糟腌”三句:言酒把个人的功名,千古的兴亡,无限的壮志都埋葬了。糟腌:用酒糟腌渍。腌,这里有玷污的意思。醅(pēi)渰(yān):用浊酒淹没。渰:同“淹”。曲埋:用酒曲埋掉。曲:酒糟。虹霓志,气贯长虹的豪情壮志
达:显达,与“穷”相对。屈原(前330?—前278):战国时期伟大诗人。为了实现以民为本、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他与楚国的反动贵族统治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宣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终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自班固以来,就有指责屈原“露才扬已,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离骚序》)的。
知音:知己。陶潜(365—327):即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淡泊名利,弃县令回乡隐居,诗酒为伴。

赏析

  此词写饮酒,充满醉语。醉语多为醒言,它曲折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正是此首小令的“关窍”所在。

  白朴的这首小令表现了不思自思、欲罢不能的那样一种格外强烈的兴亡之慨、感伤意绪。“长醉”、“不醒”两句,表面上好像在说:醉处梦中,无忧无虑,一切都可以弃之脑后,“今觉而昨非,得意而忘言”,似乎作者大彻大悟了。然而,其中更含着作者内心深深的隐痛:醉也好,睡也好,毕竟有时有限,人生毕竟醒时多,醉时少,醉中“无碍”醒时“碍”,梦中“无思”醒来“思”,说是“无碍”,道是“无思”,恰恰说明“心病”正在于此。两句开头语便透露出作者极其矛盾和痛苦的心理状态。

  “糟腌”以下三句,连用三个同意词发语,即“糟腌”、“醅渰”、“曲埋”,好似将一切济世救民、建功立业的虹霓之志都否定了,更愿千古兴亡、世事沧桑也随着一醉而同归泯灭。曲中透露出一个原来胸怀大志,希望建功立业,同时对千古兴亡无限感慨的人物。然而江山依旧,人世瞬变,作者在国仇家恨面前感到了一种失望;泪痕犹在,心底成灰,于是则寄情于酒,以期腌掉、渰没、埋去所有的牵挂,一切的搅扰。有道是“举杯消愁愁更愁”,愈是想要摆脱的东西,它愈是要袭上心头。纵然是用许多的杯中物来“腌”、来“渰”、来“埋”,终究是无济于事的。字里行间,语意情味,都揭示出作家对建功立业、家国兴亡以及曾经有过的凌云壮志耿耿于怀,拳拳在念。明人孙大雅为白朴《天籁集》作序云:“先生少有志天下,已而事乃大谬。顾其先为金世臣,既不欲高蹈远引以抗其节,又不欲使爵禄以干其身,于是屈己降志,玩世滑稽。”孙序此说,倒颇中白朴作品肯綮,揭示出白朴玩世滑稽背后深藏着的无限凄楚苍凉的意绪。从白朴的词作中可以看出他对兴亡事是时时挂怀的:“长江不管兴亡,漫流尽英雄泪万行。”(《沁园春·保宁佛殿即凤凰台》)这是白朴居建康时的作品。几乎同时写的《夺锦标》,更是发出“新亭何苦流涕,兴废今古同”的悲叹。就是在他年轻时游淮扬,也同样写出调子十分低沉的词作:“谩今宵酒醒,无言有恨,恨天涯远。”(《水龙吟·题丙午秋到淮扬途中值雨甚快然》)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这两句既是全曲的思想总结,又是点睛之笔。不能简单地认为作者在这里是嘲笑屈原之“非”,而仅仅肯定陶潜之“是”。这分明是作者一如全曲的声情口吻,是愤语,是苦语,亦可以说是反语。即赞扬屈子、陶公的不肯同流合污。表面上看将屈、陶分开来,一“是”一“非”,一为“知音”,一为“不达”,殊不知不求显达而作隐逸君子并非作者本心本意,如上文所作的分析,作者处于入世和出世的极为复杂的思想矛盾之中,是非界限有时是倒置的,即是所谓“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中吕·阳春曲·知几》)。这种貌似旷达,实含酸痛的曲语,正表现了作者思想感情上深深的矛盾和痛苦。不仅是白朴,其他元散曲作家的作品亦有类似的现象。对于这些作品,如不将它们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来考察,是不容易看出它们有什么积极的思想因素来的。王季思先生说:这类作品“在消极表现中即含有积极因素,未可一笔抹杀。”(《玉轮轩古典文学论集》)戏语并非戏语,而是痛语,狂语,亦可看作是隐语。“人生大半不称意,放言岂必皆游戏?”如此去看,白朴此曲便不那么令人费解了。

  有趣的是白朴于酒上并不很贪恋,他曾在《水龙吟》之一序中说:“遗山先生有醉乡一词,仆饮量素悭,不知其味,独闲居嗜睡有味,因为赋此。”可见他的“自饮”也好,“劝饮”也罢,都是为求“嗜睡”,为求忘忧不醒,此中苦涩哀痛,令人黯然,这也是理解白朴“劝饮”曲意的一个很好的注脚。“饮量素悭”且又“不知其味”的人大倡纵酒,有几分滑稽,而滑稽背后便是无尽的哀痛。

  从写法上来看,这首小令篇幅很小,内涵又是非常的丰富,它耐咀嚼,有意味,格调别致,韵致独出。作者紧紧围绕着“劝饮”的题意,劈头就触及了题旨。先说“长醉”的好处,即是“劝”;继而说明为什么要“劝”,无非是为了忘忧,将功名事、兴亡事、凌云壮志一古脑都抛掉了,以求内心之平和;最后是评论屈原、陶潜的“是”与“非”,仍然紧紧扣在“饮”字上,全曲层次分明,叙议有致,一气呵成,浑然无缝。看似随意之作,实则皆明心迹,完全是有感而发。明人贾仲明挽白朴词云:“洗襟怀剪雪裁冰,闲中趣,物外景,兰谷先生。”(天一阁本《录鬼簿》)这个评语不仅适用于白朴剧曲,也适于其散曲创作。闲而不闲,意在曲外,这正是白朴的高明之处。明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白朴曲“风骨磊磈,词源滂沛,若大鹏之起北溟,奋翼凌乎九霄,有一举万里之志,宜冠于首。”“风骨磊磈”,是说白朴身世遭逢,幼经战乱兵燹,胸中有无限积郁;“词源滂沛”,是指白朴之曲造语多变,遣词丰富,拈句自如;“若大鹏之起北溟”等语则是状白曲的气势。白朴作品历来被视为绮丽婉约一派,所谓“娇马轻衫馆阁情,拈花摘叶风诗性”,然这首小令却别出机杼,极饶自然朴素之趣。通篇如喷涌而出,不乏巧凿,却一丝痕迹不露,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整齐的对偶句式,生动自然。“糟腌”、“醅渰”、“曲埋”六字,同一意思,用词各别,形成一组排比句式,避免了重复的感觉,同时语言简易、浅显,富于口语感。“不达”二句,将“不达”前置,便在形式上列出了一双工对的句子;夸张的修辞手法,给人以形象的启迪,平增无限机趣;虽是口语声吻,又处处合于规矩,音韵流畅而富于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总之,白朴此曲表述的思想是深刻的、哀痛的,而表现形式则是浅显的、达观的。构思巧妙,用心良苦,写来全不费踌躇,在绮丽婉约之外又别开生面,堪称白朴曲中珍品。

创作背景

  白朴之系于文酒,也有着其特殊的底蕴和内涵。个人的遭逢离乱,“山河之感,禾黍之悲”,不能不使作家痛心疾首,愤恨满腔。白朴的“劝饮”,正是充满着家国之痛,兴亡之感,似乎只有酒,才能排遣他心中的凄凉和愁闷。这正是白朴创作此词的契机。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猜你喜欢
孤客倦夜坐,闻猿乘早发。背溪已斜汉,登栈尚残月。
重峰转森爽,幽步更超越。云木栈鹤巢,风萝扫虎穴。
人群徒自远,世役终难歇。入山非买山,采竹异采蕨。
谁见子牟意,悁劳书魏阙。
一雨初收细细凉,碧云西畔见残阳。
归期只觉刀头远,别恨偏教带眼长。
梅驿使稀谁托信,蕙盘烟冷不成香。
酒泉已是三千里,何竞关门未得望。

客少经过因地僻,门无障碍觉天宽。馀生已断封侯愿,渭北萧萧竹万竿。

虚名误长者,邂逅肯经过。
所操十余篇,浩荡决江河。
侧身朝市间,乐少悲惭多。
文章旧所好,久已废吟哦。
开编喜有得,一读瘳沉痾。
裹饭北城阴,永怀从晤歌。
又欲及岁晚,空堂扫丝窠。
稍出平生言,道艺相琢磨。
忽随雁南飞,当此叶辞柯。
去去梨岭高,想见青坡陀。
黄花一杯酒,为寿乐如何。
微诗等瓦砾,持用报隋和。

翠珉瞻手泽,六十有馀龄。囊锦传宗旨,锥沙更典刑。

发缘忧世白,眼独为山青。蕙帐摇归梦,秋猿正可听。

环城三面碧波围,今古楼台满翠微。不见越王惟见佛,木绵花里鹧鸪啼。

积书教子清风满,置酒延宾白昼长。锦诰封官出身后,天恩千岁有□□。

三三五五斗轻盈,素手谶腰仔细评。某月日时刚十六,女儿亲口说年庚。

因见落花心觉悟,薄罗襟上泪痕乾。容颜纵似花枝好,能得君王几日看。

老矣张平子,飘零客此州。
清樽如有伴,白发不知愁。
雨燕捎帘入,风花拥槛浮。
梦中家在否,归兴莫悠悠。

返照逼林麓,闲门应息机。却逢新雨后,独向暮泉归。

采药留红叶,寻源入翠微。经过殊不厌,相对狎鸥飞。

尽道从军好,封侯甚不难。羽书频报捷,相府即除官。

北鄙烟尘远,东风雨雪寒。腐儒人共笑,白首鹿皮冠。

怀土临霞观。
思归想石门。
瞻云望鸟道。
对柳忆家园。
寒田获里静。
野日烧中昏。
信美今何益。
伤心自有源。
客来慎勿说姑苏,吊古令人百感俱。
已讶当年尝越胆,更堪此日听《吴趋》。
荒台鹿下江声咽,古木乌啼月影孤。
欲问阖闾埋葬地,五湖东畔已荒芜。

妙略摅恢复,精忠矢报酬。独怜三字狱,断送二陵愁。

挂席鄱阳船,痛饱浔阳酒。二千里外不逢人,五老云中忽招手。

湖波一白吞长空,波心倒濯青芙蓉。石梁三道揭南斗,云锦九叠张天风。

天风云开,宛虹不来。洪荒昔漾,滔天可哀。高崖绝壁不知几万仞,禹航所汎下压千崔嵬。

蜾书龙画入石处,互古灵踪翳神露。紫霄直上连青冥,咫尺飞翔玉京路。

湖上南溟客,醉赋庐山篇。匡君兄弟笑相视,问我浮世今何年。

眼中陶谢两黄鹄,灭景远入香炉烟。吟诗吾怜孟浩然,草堂亦爱白乐天。

傥与卢敖汗漫游戏太清上,安知我身前度非青莲。

浩歌叩舷风日美,山雪春融九江水。江南江北青山多,有酒不饮如山何。

羽书朝暮涨氛埃,天诏勤王起草莱。
塞上风高鹰飏去,江头雾暗马飞来。
诸贤忠爱谋安出,四将英灵唤不回。
漠漠雪天秋万里,飞鸣无数雁鸿哀。

客里无人共酒卮,药囊题罢复题诗。一年几日阑门住,转忆匡床卧病时。

菜根滋味久能甘,竹径参差倚杖看。白雀飞来虽是梦,青山占尽不为贪。

一窗花影焚香坐,半榻松风抱月谈。云散春江孤棹远,愁思还结侣云庵。

天旌公子侯门死,图挟樊期七首孤。止为汉家真帝出,亡秦元不是燕胡。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