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三首·其二

病多欢意浅,空篝素被,伴人凄惋。巷曲谁家,彻夜锦堂高宴。一片氍毹月冷,料灯影、衣香烘软。嫌漏短,漏长却在,者边庭院!

沈郎瘦已经年,更懒拂冰丝,赋情难遣。总是无眠,听到笛慷箫倦。咫尺银屏笑语,早檐角、惊鸟啼乱。残梦远,声声晓钟敲断。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经常生病,于是快乐的意绪很少,空空的香篝和筒陋的被子放在一边,伴随着我心情的凄惋。巷子深处不知哪户人家,在华堂上整夜欢宴。一片寒冷的月光照在华堂的地毯上,灯影之下主人和客人毫无寒意,衣裳也被氤氲的香气烘软。寻欢作乐的人嫌夜里的时间过得太快,嫌时间过得太慢的人却近在咫尺,就在这边的庭院。

我因病消瘦已经多年,浑身慵懒更不想弹琴,心中的感情实在难以排遣。我反正总是睡不着了,就倾听那箫管之声直到吹奏者感到疲倦。华堂上银屏前的笑语声阵阵传来,不知不觉早已是栖鸦惊醒呱呱乱啼的时间。我渐渐地进入了梦乡,可是梦又被晓钟打断。

注释

曙:天亮。

空篝素被:指身边无人照料。宋王沂孙《天香·龙涎香》:“漫惜余薰,空篝素被。”空篝,指香笼空着,暗示无人照料。篝,香笼。古人在香篝内焚香,将被子放笼上薰。

锦堂:装饰华丽的客堂。高宴:盛大的宴会。

氍毹(qú shū):毛织地毯。

“沈郎”句:典出《梁书·沈约传》:“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谓腰围渐减,日见消瘦。

冰丝:指琴弦。《杨太真外传》:“开元中,中官白秀贞自蜀回,得琵琶以献,弦乃拘弥国所贡,绿冰蚕丝也。”

赋情:指天赋性情。

赏析

  项廷纪生性多情,郁愁成疾,在《忆云词甲稿》自序云: “生幼有愁癖,故其情艳而苦,其感于物也郁而深。”多愁善感的词人对生活的体味,对事物的观察是深刻细密的,而其缱绻情怀、忧思苦惧之欲念又多于常人,往往自缚难脱,自陷不拔。这首《玉漏迟》正是伤心人怀抱的自我写照。

  上片起句“病多欢意浅,空篝素被,伴人凄惋”,“空篝素被”语,用王沂孙《天香·龙涎香词》的“漫惜余薰,空篝素被”句意,“篝”,即香笼,古人往往在笼内焚香,将被子等物放在香笼上薰。这里暗示身旁无有亲人照拂,在冬夜寒冷的床上孤独而卧,再加上多愁多病,更添一番凄惋和悲凉。“巷曲谁家?彻夜锦堂高宴”,“巷曲谁家”是一倒装语,点题“南邻”;“彻夜”拍合 “达曙”; “锦堂高宴”,言其富贵而热闹的场面。“一片氍毹月冷,料灯影、衣香烘软”,具体描写宴会的奢华。“氍毹” ,《风俗通》:“织毛缛谓之氍毹。”古乐府《陇西行》有“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语,这里指铺设在宴堂上的地毯,结合“月冷”一词,很可能将地毯沿阶铺设。“料灯影、衣香烘软”句,意思是说灯光火影,香烟缭绕,把人的衣服都烤得温暖了。一个“料”字点明“氍毹”、“灯影”皆出于词人的拟想。词人不仅揣想其场景的奢华,而且揣想其兴致颇高,“嫌漏短,漏长却在,者边庭院!”巷曲南邻的主客们彻夜的欢宴,嫌时间过得太快,而词人孤身冷卧,却嫌时间过得太慢,不能早些天亮。“者边”即这边。上面采用的全是对比的手法,以环境、氛围、景物、心情、冷暖、欢愁、漏长漏短等强烈的对比反差,反映出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下片重写所闻,扣紧题意。“沈郎瘦已经年,更懒拂冰丝,赋情难遣。”沈郎即是沈约,《梁书·沈约传》记载,沈约曾为隐侯,他写信给徐勉说自己年老多病,有“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等语,形容自己日见消瘦,衣服腰带遂觉得宽大。这里词人以沈郎瘦喻自己患病多年,与前“病多”呼应。“更懒拂冰丝,赋情难遣”,“冰丝”一本作“冰弦”,即琴弦; “赋情”一词,这里指填词,作者在《忆云词》丙稿自序云: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时异境迁,结习不改。”想见作者把写诗填词当作排遣人生苦闷、消度时光的方法。但这里用了 “更懒” 、“难遣”等语,说明心绪极恶劣,毫无雅兴,与上文“欢意浅”语又相呼应。“总是无眠,听到笛慵箫倦”,“无眠”一句上承“病多”,因多愁多病故而神衰力疲,入睡艰难;“无眠”又垫起“听到笛慵箫倦”,本来就患失眠,偏偏今宵又被隔壁的笛箫吵得更睡不着,无奈何地听到笛箫演奏完了。“听”字紧扣题意“闻” 字,“慵”、“倦”二词用拟人化手法,反映听者的百般烦恼、心情懊丧。隔壁的笛声箫声虽渐渐消歇,但是一阵阵说笑声又聒噪不停,“咫尺银屏笑语,早檐角、惊乌啼乱”,“咫尺”形容相距很近,就象在身旁一样,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隔壁宴会的说笑声非常之大,连早晨檐角树上的栖鸦都被惊醒了。乌鸦哇哇乱叫,更添吵闹,使人无法入睡。这里写到“早”,题意“笙歌达曙”至此写完。词人通宵未能阖眼,天明时分,才朦胧睡着,“残梦远,声声晓钟敲断”,没想一阵晨钟把他又惊醒了,词人所做的“残梦”再也难续了。结句充满了无奈和懊丧的情绪。

  这首词在写作手法上很有特点,全篇采用对比反衬的方法,虚实结合。写难状之景如在眼前,难言之情浸淫在字里行间,字面上不见愁字而又无处不愁,情调感伤,气氛凄凉,可谓词人抑郁沉邈,深婉情致的代表作。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猜你喜欢
苍生应怪君起迟,蒲轮重辗嵩阳道。
功成名遂来不及,三十六峰仙鹤老。

杨柳千丝万缕。特地织成愁绪。休更唱阳关,便是渭城西路。

归去。归去。红杏一腮春雨。

好溪溪水镜般清,流尽人间无限情。几日望家今已近,潺湲不是陇头声。

行尽秋山路几重,故山回首白云封。阿超知我归心急,为画江南千万峰。

春风吹白发,醉上碧岧峣。帆落天边雨,人行树里桥。

舞台青草合,霸气白烟消。吴越横分地,登临不自聊。

吴人杀二子,畔成双吴钩。
吴王食赏令,不识钩中愁。
临钩呼二子,飞来父心头。
百金何足报,万户当封侯。
佩双钩,比明月,为君嬖者斩、谗者刖。
制诸侯,开伯烈,千秋万岁光不灭。
爱酒渊明,无钱休对黄花语。一杯谁举。寂寞空归去。屋上青山,山上行云度。悠然处。是中真趣。欲写还无句。

齿豁头童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唯馀笔砚情犹在,留与人间作笑谈。

车声轧轧辗红埃,北马南帆日夕来。淮甸雪销江水涨,海门月上楚天开。

堤边行饭多逢柳,野外寻诗不见梅。会散金山即归去,春风催我上琴台。

湿云寒走江天黑,篷底雨粗眠缩瑟。南宫诗梦久馍糊,一幅如逢图泼墨。

米家当日亦寄居,千秋桥侧诛茅初。翛闲堂邻甘露寺,傅莂应署颠人书。

轩窗致爽面龙湾,竟将海岳挽砚山。蟾蜍玉泪念故主,诵诗图笔心犹悭。

千金卖古烦妇驵,片石笏拜逢仙鬟。寅哥坐列商宝缋,巾箱五岳留人间。

我来借得书画舫,红桥九十恣来往。茶樯酒幔任相羊,麝煤鼠尾寄孤赏。

狂吟恍接七百年,六代青山喜无恙。当时快意崇宁年,书博士衔臣亲填。

牟驼冈石付劫火,宣和图画归云烟。惟有斯庵倚江水,零落秋风飞燕子。

天寒仿佛精灵归,白鹤一声横江起。

别梦无端魂不定。容易春来,容易恹恹病。一缕新愁添绿鬓。

柔肠中酒何时醒。

极目层楼休去凭。望遍天涯,飞絮浑无准。敲断玉钗人不问。

隔墙怕见秋千影。

鹤下紫阁云,沈沈翠微雨。独坐正无言,孤庄一声杵。
兰桡回白鸟,青草破塘湾。
醉怯新罗薄,春山带雨看。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

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婆娑壁间画,手泽犹芳鲜。清夜发光芒,睨视不敢前。

想见落笔时,气足而神全。非徒貌幽花,自写翠袖翩。

每思弃尘务,从君事丹铅。岂期不我顾,倏忽长相捐。

一恸云为愁,梁月藏婵娟。

雨过中宵夜满空,一山松竹韵溪风。
披衣独上上清阁,身在半天云气中。

地迥龙江瘴雾开,韝炉篝火万山摧。鳀人路自朱䳒出,鹙子经随白马来。

谁遣狖夷供弩矢,已从骠国起楼台。天心自欲通中外,力士金牛只费材。

一老皤皤六十馀,直从苦硬做工夫。可怜爵齿啬于德,惟有诗书付尔孤。

后学失师谁主此,斯文坠地果天乎。榇归只借帆风力,最是舟中麦也无。

三十六城老都护,倾盖初逢讶如故。生刍一束见君情,候尉相望断书素。

皋兰玉节控万里,谁知海内风尘起。赢得筹边双鬓霜,恨不臧洪同日死。

建威销萌岂无策,老谋不用长太息。汉家九鼎重如山,夜壑移舟一夫力。

三径就荒归去来,大弨挂壁生尘埃。海滨不遇田横客,独礼文殊上五台。

?破由拳地脉摧,东南厌胜祖龙来。试看芒砀生云气,回望咸阳付劫灰。

山鬼有灵知岁事,神仙无药澹人灾。三千海外童男女,想见桃花别岛栽。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