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由叹时光流逝之迅疾而生“月残花落”之深慨,抒发了一种老大无奈的伤感情绪,自叹亦复叹人。春花易逝,秋月无常,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与世事的伤感心理。作者巧妙自然地借用李后主之《虞美人》词结合自己眼前的情与景,抒发了他对当时社会和人情世故的不平和不满之意,流露出他对仕途坎坷的愤懑与悲哀之情。若就诗意看,无非如此,似不足誉扬。但就内容表现而言,此词有一种令人感到似浅似深,似熟似生的效果。浅者,是因为“诗里落花,多少风人红泪”,人们已经见得很多了。而月残花落虽相似,各有心酸各有情。王和卿的这首小令从头到尾,春花秋月一路写去,别无一点“人事”的描述,其意旨归趣显得含蓄不明,这就不禁令人产生似熟还生、似浅还深之感,并由此而生吟咏的兴趣、索解的心理。
若就律艺方面而言,这支小令六句六韵,由“春”、“秋”而衍“花”、“月”,然后似轱辘蝉联而下,一脉贯通。曲中“春”字、“花”字、“月”字各出现三次,“秋”字出现两次,春、秋、花、月,反复吟唱,造成一种宛转流畅、回环往复之美。在全曲短短三十一字中,两用对偶,一为工对,一为流水对,整饬中又富于变化,显得和顺谐畅。同时用典自然浑化,若出己手,这一切却又使得它流光溢彩,具有了不可或缺的艺术价值。
生活在金末元初的王和卿,散曲作品并不多,既有滑稽调侃,粗俗嘲谑之风,也有空灵之作,如这首小令。但无论哪类作品,皆颇具特色。其题材、风格之多样,也可以说预示了元代散曲多元发展的端倪。
春到寒汀百草生,马蹄香动楚江声。不甘强借三峰面,且为灵均作杜蘅。
脱帻长嗟恨未平,疆场何日得休兵。六州春燕巢林木,此际应思万里城。
良夜西风动别愁。分付金尊,一寄离忧。画屏秋满桂香浮,月映潇湘,人在吴头。
别久清霜结鬓稠。醉不成眠,梦也无由。片云飞尽意悠悠。
网得江鱼,未解传邮。
月夕浮云变苍狗,无术因之彻其蔀。海风今夜东南来,尽捲飞埃绝纤垢。
碧天万里开冰壶,清光落我持杯手。宿羽联翩翻露巢,寒兔迷离捣霜臼。
嘉宾况尔平生欢,如此良宵宁可负。邻家曲生好风味,三百青钱呼一斗。
桂香正熟菊未莏,莼羹烂煮橙可剖。清樽倒射白兽光,绿波荡摇金虬走。
老侬断荤不止酒,喜客和月吞入口。兴酣且致舋舋谈,歌成自答呜呜缶。
百年此乐能几何?瓢空更起谋诸妇。身间无事古所贵,有客无酒时则不。
但愿月光长入杯,岁岁年年为君寿。明朝更上文笔峰,探支西风作重九。
几回人起乱中华,僭赏轻颁将相麻。示俭岩宸空植草,助娇上苑浪移花。
当年翠辇三山路,此日毡车万里沙。自古国亡缘女祸,天魔直舞到天涯。
有汉姓慠慢,名贪字不廉。一身无所解,百事被他嫌。
死恶黄连苦,生怜白蜜甜。吃鱼犹未止,食肉更无厌。
五脏太多可,张颐托臞儒。自非何曾家,安得海陆俱。
庄周幸有粟,不至鱼肆枯。何劳夷门市,下车朱亥屠。
春韭与秋菘,岁晚不供厨。蒿腹不蒿目,大方果无隅。
为酱非负口,犹胜范莱芜。岂无青精饭,驻颜炊一盂。
岂无菖蒲歜,辟邪如神荼。又岂无椒花,除瘟等酴酥。
蒿于数品中,颇同武官粗。数品虽异馔,置之酱可乎。
犹材各有施,岂必皆吾徒。公绰优为老,劣于滕大夫。
大抵食如士,取之非一涂。君诗志其味,食经有董狐。
彼哉鼋羹指,斲棺终莫逋。彼哉萍齑手,竟死珊瑚株。
宁如酱以蒿,不出本草图。盖后人好奇,一洗腥砧鈇。
为谢馋祟鬼,渠今离我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