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开篇,干脆利索,开门见山,一气呵成,将诗人内心愤懑苦恼的矛盾心理悉数展现在读者眼前。前八句直抒感慨,亦是对诗人前半生仕途的总结。少年气盛之时,不谙世事,尽力苦学只为求取功名利禄。行至途中,回首走过的仕途,却是那般苦不堪言。“强学”、“徒闻”、“苦无”、“岂徒言”、“累官”、“寡”、“恐遭”,这一连串如泻闸之水般喷涌而出的用词,无不流露出诗人的苦闷之情。在这开门见山的畅吐背后,不难想象出诗人仕途跋涉中的艰辛与烦恼,那苦不堪言的心情,身心俱碎的状态。然处在这样的仕途漩涡里,又是岂能奈何得了的。想要“遂性欢”,却又害怕遭来“负时累”。面对世俗纷繁的厌倦,对现实世界的进退维谷,矛盾交织的内心挣扎,低首徘徊的他,究竟又该何去何从。前八句一泻而下的倾诉,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遗漏无疑,在读者面前勾画出一位茫然徘徊,为人生追求而苦闷的仕者形象。
诗的后八句,诗人笔锋一转,转而描绘出一幅清新高渺、晶莹剔透的画面,压抑沉重的氛围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焕然一新的画面,清冬的远山,清晰可见,晶莹的雪花,将苍翠的山林覆盖,天地间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几许透亮,几许静穆。如此心旷神怡之境,将尘世的繁杂与诗人内心的苦闷化为乌有,这才是他真正渴望追求的境界。“皓然出东林,发我遗事意。”这是此番自然景象给诗人的启迪,亦是诗人内心最深的夙愿。末两句是劝诫堂弟之语,堂弟素来追求高雅之趣,早年极言追求“尘外”之意,却仍陷世俗之中,诗人想与堂弟携手共同隐退而居,却怎奈世俗纷扰,仍有故得延缓归期,然时光却转瞬即逝,匆匆而过。末句看似对堂弟的规劝,实则也是对自己进退两难境地的慨叹,忧谗畏祸的心情溢于言表。
史君著意与深培,为向吴宫好处来。得地且从三月暖,明年应更十分开。
溱傍芍药羞香骨,江里芙蓉妒艳腮。云雨鸿龙总非比,沉香亭北漫相猜。
吾少莫与合,爱我君为最。君名高山岳,嵑?嵩与泰。
低心收憃友,似不让尘?。又如沧江水,不逆沟畎浍。
君身揭日月,遇辄破氛霭。我材特穷空,无用补仓廥。
谓宜从君久,垢污得洮汰。人生不可必,所愿每颠沛。
乖离五年馀,牢落千里外。投身落俗阱,薄宦自钳釱。
平居每自守,高论从谁丐。摇摇西南心,梦想与君会。
思君挟奇璞,愿售无良侩。穷阎抱幽忧,凶祸费禳禬。
州穷吉士少,谁可婿诸妹。仍闻病连月,医药谁可赖。
家贫奉养狭,谁与通货贝。诗人刺曹公,贤者荷戈祋。
奈何遭平时,德泽盛汪濊。鸾凤鸣且下,万羽来翙翙。
呦呦林间鹿,争出噬苹藾。乃令高世士,动辄遭狼狈。
人事既难了,天理尤茫昧。圣贤多如此,自古云无奈。
周人贵妇女,扁鹊名医滞。今世无常势,趋舍唯利害。
而君信斯道,不闵身穷泰。弃捐人间乐,濯耳受天籁。
谅知安肥甘,未肯顾糠糩。龙螭虽蟠屈,不慕蛇蝉蜕。
令人重感奋,意勇忘身蕞。何由日亲灸,病体同砭艾。
功名未云合,岁月尤须愒。怀思切劘效,中夜泪霶霈。
君尝许过我,早晚治车轪。山溪虽峻恶,高眺发蒙?。
峰峦碧参差,木树青晻蔼。桐江路尤驶,飞桨下鸣濑。
鱼村指暮火,酒舍瞻晨旆。清醪足消忧,玉鲫行可脍。
行行愿无留,日夕伫倾盖。会将见颜色,不复谋蓍蔡。
延陵古君子,议乐耻言郐。细事岂足论,故欲论其大。
披披发鞬櫜,懔懔见戈锐。探深犯严壁,破惑翻强旝。
离行步荃兰,偶坐阴松桧。宵床连衾帱,昼食共粗粝。
兹欢何时合,清瘦见衣带。作诗寄微诚,诚语无綵绘。
白沙一百八渡,青城三十六峰。樽酒此时相忆,烟霞何日重逢。
凿方甃池,制仪坤舆。㵾乎湛渊,浑涵太虚。有丛其植,有群其潜。
文王灵沼,圣人同心。
入山是天樵,出山是人樵。如何不息担,洗足看溪流。
身在翠微兮,我意登泰山之仲尼。眼空溟渤兮,而亦收其吞天之势,以助吾胸中之奇。
足蹑青云兮,遂挥长风而直上。手扶红日兮,光光明明于宇宙间,是曰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