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东武吟

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
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
始随张校尉,召募到河源。
后逐李轻车,追虏出塞垣。
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
肌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
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
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
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
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
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
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
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大人啊,请不要这么大声的喝斥我呀,小人有话要说。
我虽出身贫寒,但却被官家征入行伍。
先参加的是张骞将军的队伍,在黄河源头一带征战。
后来又追随李蔡轻蒙将军,把敌人赶出我们的边塞
最近的路,我们也走了万里;最安静的年头,也多次奔命。
我们所有的力量都放在了鞍甲上面;我们所有的才思都历尽了严寒酷暑。
但是随着主将的去世,那些旧部即便侥幸没有战死也都如我一样无功而散。
朝廷上的时事,可谓风云变幻;我们的论功行赏还有谁来关注。
年轻力壮的时候离开家乡为国征战,年老体衰、穷困潦倒时才返回家乡,无依无靠。
只能拿着腰镰收割些野菜,;扶着拐杖,放养几只小鸡小猪,勉强填塞饥肠糊口。
想当初我年富力强如鞲上鹰,看现在佝偻虚弱似槛中猿。
我自问平生于国于家无愧,却堪叹落得如此境地。
弃席思念晋文公的珍惜;疲马留恋田子方的收留。
那么也希望大人您像晋文公和田子方一样,君王不忘旧臣,垂怜垂怜小人。
注释
《东武吟》,本为齐地歌曲名。东武,古地名,在今山东诸城市一带。该诗写一老兵自述征战塞外的艰苦经历和回乡后有功不获赏的悲怨心情。语言劲峭,音调响亮。
贱子:老兵的谦称。
寒:贫寒。汉:汉朝。
张校尉:西汉张骞,曾以校尉之职随卫青击匈奴。《汉书》有传。河源:黄河源头,代指西北极边远的地方。
李轻蒙:李蔡。汉飞将军李广从弟,曾为轻蒙将军,击匈奴右贤王有功。塞垣(yuán元):泛指边塞地区。
密:近。亘:绵延。宁岁:安宁的年岁。七奔:指多次为征战奔命。
凉温:犹言冷暖。⑧下世:去世。部曲:《汉书·李广传》颜师古注引《续汉书·百官志》云:“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罕:稀少。
孤绩:个人独有的功绩。
刈(yì):割。葵、藿(huò):野菜名。豚(tún):猪。
鞲(gōu):革制袖套。槛(jiàn鉴):圈兽类的栅栏。
徒:空。结:生成。负:背负。
“弃席”句:用晋文公事。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晋文公重耳流亡二十年,在终于可以返国为君时,要抛弃流亡时用过的笾豆、席蓐,怠慢患难与共的有功随从。大臣咎犯劝谏,文公方止。幄(wò):帐幕。“疲马”句:用田子方事。据《韩诗外传》卷八载,战国时魏人田子方见老马被弃于路,“曰:‘少尽其力而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而赎之”。轩,蒙驾。
“愿垂”二句:希望君王不忘旧臣。晋主,指晋文公。田子魂,田子方的魂灵。一说“魂”通“云”,指田子方讲的话。

赏析

  “东武”,泰山下小山名,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东武吟”和“泰山吟”、“梁甫吟”同类,是齐地的土风。该篇假托汉朝老军人的自白,来讽谏当时的君主。

  诗歌的前半部写老军人对当年战斗生涯的回忆,他南征北战,在戎马倥惚中度过了不平凡的一生。后半部表达他老年遭弃置的愤懑和悲伤:“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这位当年立马横刀的老英雄,如今不得不“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屯”。他喟然长叹:“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对比,把主人公心灵深处的痛苦展示出来。

  这首诗还表现了老军人即使身处逆境,仍思报国的精神。在诗的结尾,他以“弃席”、“疲马”自比,向君主表白心迹,希望老有所用,辞恳情切,令人感动。显然,这位心怀报国之念的老军人形象中也有着怀才不遇的诗人自我。

  这首诗意蕴深厚,时空跨度很大。诗歌的感情随着主人公的命运变化,先是慷慨奔放,后是激愤悲怆,显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整首诗都是假托一个汉代有军功的人的口吻,叙述自己一生奋战的经历,和老年被弃回家的不平,并表达了他对君主的眷恋,希望君主赐恩,不弃置有功之人。宋文帝在位期间,讨伐北魏曾多次失败,对其将领檀道济等也有牵制和排挤的做法,所以这首诗可能是为讽谅当时的君主而作。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写法,对于杜甫《出塞》诗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猜你喜欢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鹏霄休叹志难伸,贫病虽萦道且存。阮瑀不能专笔砚,
嵇康唯要乐琴尊。春风满院不欹枕,芳草侵阶独闭门。
剑有尘埃书有蠹,昔年心事共谁论。
抛舍箕裘要出家,学卢行者去担柴。
脊梁不具黄金骨,碓米坊中被活埋。
慷慨同仇日,间关百战时。
功高明主眷,心苦后人知。
麋鹿还山便,麒麟绘阁宜。
去留都莫讶,秋草正离离。

岩壑昨夜雨,千峰霁朝色。白云何方来,相对澹孤寂。

人烟带长林,僧宇邻蛟室。落景天际帆,青山鸟边宅。

思同静者论,相期在萝薜。

学道懒言文,君文思不群。雪消三峡水,波涨一川云。

出处存爻彖,经纶在典坟。莫名词苑传,须立济时勋。

纂纂将英菊,离离就熟葵。叶明团露细,香暗著风迟。

客味闲难得,秋心静易知。呼童看北斗,城柝夜何其。

天下英雄惟使君,本初之辈不须论。初无尺土三分国,遽陨长星五丈原。

简策功名成废纸,岁时箫鼓闹荒村。犹胜故国不归去,叫断西风杜宇魂。

亲舆昔侍角方总,使节今持鬓未苍。
竹马儿童半相识,分明遗爱在甘棠。

往还等妄虑,谁能不同天。天枢寂不动,万事如云烟。

异哉狂驰子,乃欲出人寰。垂涎探宝藏,脱迹蓬莱山。

耳能听丝竹,目能辨蚩妍。天灵参我前,宇宙相周旋。

江南三月万花柳,北固山头一回首。东风吹绿扬子江,滟滟江波泻春酒。

况乃又是清明天,元从一饮三百钱。英雄一去几千载,当年饮者今何在。

陌上家家列纸钱,孙刘高冢何人拜。

飞雪没马,转沙场叠鼓,三年寒食。闻道西州春漫漫,晓玉天香欹侧。华屋金盘,哀弦清瑟,一曲春风坼。酒乡堪老,紫云莫笑狂客。我本方外闲身,西山爽气,未信兵尘逼。拄杖敲门寻水竹,不问禅坊幽宅。醉墨乌丝,新声翠袖,不可无吾一。殷勤红扑,好留姚魏颜色。
小阮发清兴,绿尊能为携。
池头千个竹,烟月使人迷。
琴罢思焦尾,书成损赫蹄。
酣呼居语尔,慎勿贱家鸡。

荷花为壁水为乡,人坐其间不断香。屏却尘氛消却暑,无风也觉自生凉。

欲暮四风引客愁,十年如梦住他州。
故交零落谁知己,往事凄凉叹白头。
一纸音书灯下泪,满城砧杵月明秋。
早知世路风波险,只在山中煮石休。
寻真穷养浩,崇妙路迢迢。
沿掩峰千叠,尘分水一条。
白云生石壁,飞阁插崖腰。
隐隐存仙迹,浑疑在碧霄。

危时无处用非才,倦倚阑干病眼开。夜气满楼阑未上,秋声垂地雁初来。

寂寥滋味归时卷,护落生涯信酒杯。可叹年华容易去,门前逝水递相催。

杰阁崚嶒倚杳冥,凭高望远极东溟。龙宫潮涌千重白,蜃市烟消万点青。

鞭石荒唐怀霸主,浮槎恍忽遇仙灵。蓬莱咫尺非难到,便欲携筇叩紫扃。

丈夫肯向死前休,今古兴亡不自由。半壁东南成坠甑,一家骨肉总填沟。

天荒地老孤身在,国破家亡双泪流。太祖高皇今在上,小臣一死复何求。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