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囊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纵然翠柏味苦,朝霞高高,也还可以当作饭餐。
世人大多苟且偷生,我持节守道显得异常艰难。
早晨开不了火,井水也冻了,夜来无衣难御寒。
太贫穷了怕人笑话,袋中还是应该留下一文钱。
注释
翠柏:原产中国的一种松科乔木。
晨:一作“明”。高:一作“朝”。
卤(lǔ)莽:通“鲁莽”,苟且偷安。
吾道:我的忠君报国之道。
爨(cuàn):烧火做饭。
囊空:谓袋中无钱。
一钱:一文钱,指极少的钱。

赏析

  首联“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诗人紧扣诗题,意在言外,写出两层意思,一层是说穷困潦倒,只得餐霞食柏,权且充饥,这是明意。除此之外,还有另一层言外之意,在古人看来,明霞翠柏均非凡俗之物,杜甫此语出自《列仙传》“赤松子好食柏实”和司马相如《大人赋》“呼吸沆瀣餐朝霞”。表现杜甫虽生当乱世,饥寒交迫,但仍不同流俗,品节高尚

  颔联“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揭示囊空的根本原因。所谓“世人共卤(鲁)莽”,指人多苟且偷安。战乱爆发后,诗人弃家鄜州,奔赴灵武,中途陷于叛军之手,后又因两次直言上奏,受贬去职,但他“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及至贫寒如此,仍然持道守节。这里,杜甫所说的“吾道”,是不愿苟得之直道,忠勇报国之达道。颔联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杜甫高尚不俗的品格鲜明地凸现出来了。

  颈联“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进而具体写贫状。作者皆从“寒”字来入笔。上句说“不爨”,并非因为“井晨冻”,而是因为无食。严冬季节,却晨炊无米,夜寒难御,可见一贫如洗。

  尾联“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点明“空囊”题旨。在写法上,此联出之以幽默诙谐之笔。诗人已是身无分文,贫不自救,却还要强留一钱在空囊之中,以免他人笑话,这举动本身就是一种反常。作者正是以这种貌似轻松诙谐的话,渲染自己心里沉重悲苦的情绪。申涵光评杜诗云:“杜公每遇废弃之物,便说得性情相关,如病马、除架是也”(《仇注杜诗》引)。

  这首五律措语平实,庄谐间出,颔联以庄语见清操,尾联以谐语抒感慨,相得益彰。而音节拗折,是一首拗律,如首联“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两句,一孤平一单仄,不求谐声;俯首拾柏,柏味甚苦,此句相应多仄声,明霞仰头可餐,其意甚高,此句相应多平声,可谓声情相符。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当时杜甫弃官由华州寄居秦州同谷(治今甘肃成县)。这时战乱动荡仍未平息,诗人生活极其艰难。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问君身世欲如何,付与渔翁欸乃歌。
未酩酊时须酩酊,得磨驼处且磨驼。
声名草木知谁是,功业旗常在古多。
百尺危楼聊吊往,薰风首夏正清和。
嗟嗟号呶子,世称谪仙俦。媚俗被鲛绡,欺天荐昫修。
奔景谓可致,驰龄言易流。燕昭昧往事,嬴政亡前筹。
三山果不见,九仙忽悠悠。君看牛山乐,君见麋浦游。
昨日千金子,联绵成古丘。吾将揽明月,照尔生死流。
至乐享爰居,惭贻达者尤。冥冥光尘内,机丧成海沤。
松梢台殿郁高标,山转溪回一水朝。
不惜褰裳呼小渡,夜来春涨失浮桥。

哀牢九隆汉所开,唐代六诏争喧豗。玉斧画河段氏立,阿?殉节梁王摧。

濠梁真人设郡县,炎徼西南俱革面。分司古刺始羁縻,贡琛莽怕旋来见。

取宝船回恤远夷,万方辐辏仁宗时。此香不减芬陀味,此水应超苏合池。

甲煎百和花盈缶,六一泥封篝火后。班衣染麝锯耳酋,珠络挈瓶马郎妇。

熬成细字镌青铜,进入春风生六宫。一洒罗衣长不灭,氤氲愿与君恩终。

可怜债帅如香尉,购得朱门媚权贵。分宜遗臭塞两仪,当时直压龙涎气。

枕顶余芳世庙修,御衣小炷纯皇留。南都谱记春桥顾,勋戚方传恭顺侯。

华胥旧事无人识,流落江南并江北。金仙铅泪一函中,梦破香销弹不得。

鸡骛守樊笼,鸿鹄游四溟。羡君一麾去,不负人间名。

孤帆西北风,海日东南明。回首笑富贵,浮云亦何轻。

我忆童子时,綵衣戏五亭。离怀重自感,堕泪沾长缨。

沈屯云乱,倚阑干愁对,春山颜色。芳事无情翻有信,依旧小桃红坼。

鸟语关关,帘痕滟滟,容易繁华掷。楼台无恙,到来多少尘隔。

漫忆楚客当年,朋笺花底,秀语分寒碧。吹泪庭槐亲酹取,此是沧桑曾历。

落日琴声,遥天蜃气,新恨谁销得。回肠断尽,隔篱休送残笛。

客里登高思欲飞,乾坤但觉此生微。关河迢递亲垂老,松菊荒凉人未归。

六代空台馀古塔,几家新冢对斜晖。寒烟蔓草西风外,惟有秋荷好制衣。

常清常净常闲。脱尘凡。自在逍遥云水,访龙山。琼浆酒。无中有。养金丹。炼就重阳归去,列仙班。

古咸平、数椽小筑,乡村风物堪溯。柳堤槐巷寻常景,幽意也传毫素。

君傥许。为点染、来青粉本瓯香谱。闲云貌取。更六枳篱边,邻翁三雨,倚杖话农圃。

郊居好,消受竹晨花午。漫嫌归计迟暮。沉吟后约从君问,画里可能同住。

清汴路。梦不到、绿榕红豆衔杯处。低回俊侣。对几摺疏筠,相思未抵,官阁剪灯语。

渐觉东皇意思匀,陈根初动夜来新。忽惊平地有轻绿,已盖六街无旧尘。

莫为枯荣吟野草,且怜愁醉柅香轮。诗人空怨王孙远,极目萋萋又一春。

虚亭无户牖,三面是青山。林影斜晖外,泉声夜雨寒。

浮云时去住,独鹤自知还。会得此中意,澹然心事閒。

甘霔令年应祷祈,屏除荤茹与君齐。化行自是恩波远,何止春郊雨一犁。

重九节,记返越溪边。十里青山堆稻路,一湖纤月卖菱船。

画出暮秋天。

玉窦桥边日月明,金棋界脉直如绳。世皇存此为殷鉴,上刻宣和示废兴。

故家乔木郁衣冠,小试司征第几班。鹏翼未抟千仞外,马蹄初踏万山间。

门当远峤花连务,县接清溪水绕关。诗课书程应不减,东风早送锦衣还。

不才小阮久怀惭,贫富奚论北与南。汉室昔年惊党锢,晋廷今日尚清淡。

故家燕子凄凉在,客岁梅花子细探。国事伤心知莫补,妇人醇酒学曹参。

新生誇踯躅,旧德叹凋零。冷带商岩月,光凌处士星。

布衣难得禄,白首易穷经。追想今何在,溪流对洞庭。

来寿吾兄玉局仙,郎君亦自醉颓然。
乱离难得团圞日,清健何须少壮年。
投老宦情云在壑,忧时心事日行天。
遐龄此即应如鹤,蕙帐月寒相对眠。

松阴庭院午风凉,压架青萝绕画廊。欹枕不知清梦破,一帘微雨枣花香。

孤舟小泊初,远寺疏钟起。
茅屋两三家,悬灯深树里。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