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囊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
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纵然翠柏味苦,朝霞高高,也还可以当作饭餐。
世人大多苟且偷生,我持节守道显得异常艰难。
早晨开不了火,井水也冻了,夜来无衣难御寒。
太贫穷了怕人笑话,袋中还是应该留下一文钱。
注释
翠柏:原产中国的一种松科乔木。
晨:一作“明”。高:一作“朝”。
卤(lǔ)莽:通“鲁莽”,苟且偷安。
吾道:我的忠君报国之道。
爨(cuàn):烧火做饭。
囊空:谓袋中无钱。
一钱:一文钱,指极少的钱。

赏析

  首联“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诗人紧扣诗题,意在言外,写出两层意思,一层是说穷困潦倒,只得餐霞食柏,权且充饥,这是明意。除此之外,还有另一层言外之意,在古人看来,明霞翠柏均非凡俗之物,杜甫此语出自《列仙传》“赤松子好食柏实”和司马相如《大人赋》“呼吸沆瀣餐朝霞”。表现杜甫虽生当乱世,饥寒交迫,但仍不同流俗,品节高尚

  颔联“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揭示囊空的根本原因。所谓“世人共卤(鲁)莽”,指人多苟且偷安。战乱爆发后,诗人弃家鄜州,奔赴灵武,中途陷于叛军之手,后又因两次直言上奏,受贬去职,但他“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及至贫寒如此,仍然持道守节。这里,杜甫所说的“吾道”,是不愿苟得之直道,忠勇报国之达道。颔联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杜甫高尚不俗的品格鲜明地凸现出来了。

  颈联“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进而具体写贫状。作者皆从“寒”字来入笔。上句说“不爨”,并非因为“井晨冻”,而是因为无食。严冬季节,却晨炊无米,夜寒难御,可见一贫如洗。

  尾联“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点明“空囊”题旨。在写法上,此联出之以幽默诙谐之笔。诗人已是身无分文,贫不自救,却还要强留一钱在空囊之中,以免他人笑话,这举动本身就是一种反常。作者正是以这种貌似轻松诙谐的话,渲染自己心里沉重悲苦的情绪。申涵光评杜诗云:“杜公每遇废弃之物,便说得性情相关,如病马、除架是也”(《仇注杜诗》引)。

  这首五律措语平实,庄谐间出,颔联以庄语见清操,尾联以谐语抒感慨,相得益彰。而音节拗折,是一首拗律,如首联“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两句,一孤平一单仄,不求谐声;俯首拾柏,柏味甚苦,此句相应多仄声,明霞仰头可餐,其意甚高,此句相应多平声,可谓声情相符。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当时杜甫弃官由华州寄居秦州同谷(治今甘肃成县)。这时战乱动荡仍未平息,诗人生活极其艰难。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疏 一作: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昔年于此伴萧娘。
相偎伫立,牵惹叙衷肠¤
时逞笑容无限态,还如菡萏争芳。别来虚遣思悠飏.
慵窥往事,金锁小兰房。
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梦等闲成。
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
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银屏。枕前何事最伤情?
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文自咸通後,流散不复雅。
因仍历五代,秉笔多艳冶。
高公在紫微,滥觞诱学者。
自此遂彬彬,不荡亦不野。
惜哉伤躁进,忤旨出阁下。
吾君登大宝,兑泽连霶洒。
均阳又淮阳,移徙曾不暇。
遂无牵复命,虚偶文明化。
何路得自新,赍志入长夜。
人谓责太深,终于郡司马。
凌霜冒雪报花期,大小群芳例是儿。
屈指春风无十日,东君元是旧相知。

飞廉强搅朔风起,朔雪飘飘洒中土。雪花着地不肯消,亿万苍生受寒苦。

天公刚被阴云遮,那知世人冻死如乱麻。人间愁叹之声不忍听,谁肯采摭传说闻达太上家。

地行贱臣无言责,私忧过计如杞国。揭云直欲上天门,首为苍生讼风伯。

天公倘信臣言怜世间,开阳阖阴不作难。便驱飞廉囚下酆都狱,急使飞雪作水流潺潺。

东方日出能照耀,坐令和气生人寰。

青霜一寸冰皮老,冻楚荒荒落饥鸟。老去惭看日脚忙,冬来怕见历头少。

客里关心辽左书,梦中失路京华道。宦心灰尽复如何,大都也似霜前草。

鹊鸰何友悌,飞鸣不相离。王雎声相求,贞洁慎所妃。

君家多弟昆,金玉交光辉。精神见山川,令我乐忘归。

君爱我离骚,洋洋风雅遗。圣贤贵发愤,哀乐为人师。

尔躬日三省,经术是凭依。彷佛见先王,忘言在隐微。

潦倒鹿裘寒,探梅草未乾。拈花先命酒,钓雪戏投竿。

客去鸟声碎,山高屐齿删。不辞松底卧,一任老袁安。

青云知己半京华,沧海逢君又别家。莫雨独瞻原上柏,春风遥泛日边槎。

吴门渺渺江波晚,淮树苍苍驿路赊。闻说九重怜孝念,未应辜负旧烟霞。

帐前银甲映朱旄,帐外牙旗捲日高。白书红尘飞一骑,尚方新赐玉麟袍。

底事承明厌直庐,孤城天远寄幽居。根尘已悟三乘祖,香火聊看八会书。

是处风烟供翰墨,何妨杖履入村墟。皇文近日收遗老,妙手终烦补帝裾。

暮年亦复侍甘泉,每对青茼只自怜。
宁忍忧疑探虎穴,且将得失付鱼筌。
归来但欲忧身累,老去那能徇世缘。
若得优游全晚节,从人唤作地行仙。

故乡群盗阻,不见一人来。免死依君禄,全生抵酒杯。

衰年聊尔耳,吾道已焉哉。未遂鹿门去,相思日几回。

江楼独倚送斜晖,水尽天南鸟独飞。风信晚潮吹酒醒,顿无炎汗湿练衣。

博士先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
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
少忍少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
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荣河东去几迁移,抚事令人动所思。龙马不来吾已矣,蓍龟多验汝知之。

仙坛作记高千古,精舍明经此一时。且向程门求绝学,吟风弄月有深期。

诗为儒者禅,此格的惟仙。古雅如周颂,清和甚舜弦。
冰生听瀑句,香发早梅篇。想得吟成夜,文星照楚天。
淳熙天子,御图三七。
协气所钟,嘉禾乃出。
巴夔之山,亘连阡陌。
或两其歧,或六其脊。
惟是西门,近郊所植。
六六同颍,函三为一。
兹诚创见,图写漏逸。
乃知人为,不逮天力。
上方寅畏,摈华务实。
臣不敢献,私志于室。
采诗之官,汗青之笔。
编诸诗书,示此其质。

不风流处也风流,占得湖山云顶头。若问云山何境界,门前有水到端州。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