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
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
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
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
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诗人起笔便尖锐地指出,五都的人以财产雄厚而自尊自大,三川的人好追逐名利。诗人谴责的,不仅仅是五都和三川的人,他谴责的还有高门世族和达官贵人。接下来,这种谴责进一步深入:“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在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无疑给他造成沉重的压抑之感。使得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因而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
下面八句,对于靠明经而出仕、怀巨金而来游的仕子游客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大意是:京城里大路四通八达,高屋似鱼鳞一般密布。做官的帽子上摆动着华美的长缨,游者骑着快马来到京城。在明星未稀的清早,官宦们的车子已云涌而至,色彩斑斓,光照大地。诗人抓住这些具有典型性质的场面,用夸张铺陈的手法,极尽渲染描绘之能事,显示了京城的繁华奢靡和游乐之风的盛行。
紧接着,诗的笔锋一转:“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寒暑的变化快,因此,如今的繁华兴盛、春光明媚也只是暂时的,散热曲折地透露出寄希望于未来的心绪。
“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唯有严君平不慕荣利,弃绝世俗,甘于寂寞。世不用他,他亦不去求仕进。在成都卖卜为生,每日得百钱则闭门下帘读《老子》,一生不求功名。诗人赞扬贫贱不移的严君平,又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借此表达了对仕途不介于心的高旷胸怀和豁达的精神。
这首诗在艺术上是高明的。首先,诗的语言华美而生动。诗中运用“飞甍”、“华缨”、“轻辔”等偏正词组形容达官贵人们的房屋、服饰、马匹,形象鲜明地显露出它们的奢华,用“鳞次”来描绘高屋密布,用“云至”来形容官宦们的车子纷纷而来,其多如云。准确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诗句显示出华贵的色彩,将统治阶级醉死梦生的生活暴露无遗。
其次,构思超越凡俗,详略描写恰到好处。诗的大部分极力铺叙渲染京城的豪华与奢侈,只用最后二句写君平的生活,便足以衬托出君平的的寂寞。矜财逐利和安贫乐道的鲜明对照,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逢君江上草萋萋,久客将归路欲迷。日暮孤舟空荡漾,天涯斗酒又分携。
青枫孤屿潮声小,积雨芳洲蔗叶齐。亲爱重逢更何日,野云流水隔东西。
有桥有谖,云有桥洋。洋在堂之,阳岂弟君。子令德不,爽文文如。
璊璁衡其,锵酌以旨。酒以燕乐,我父兄瞿。叔孝友寿,岂孔臧有。
谖奕奕在,堂之北岂。弟君子令,德有赫饮。御我族以,及我宾客。
瞿叔岂弟,斑裳赤舄。寿具乐康,由尔令德。
天汉浮槎讵可登,双丸跳荡此中腾。千帆疾下真如鸟,十月初寒未试冰。
觅渡声传樵径月,鸣镳目断猎围鹰。明朝更访夷门道,独向荒烟酹信陵。
海角天涯西复东,十年心事若飘蓬。故园松菊荒芜尽,却向莆阳号醉翁。
长安少年游侠客,走马日逐城南陌。见人不肯道姓名,不是英雄不相识。
平生意气重结交,龙泉三尺横在腰。片言偶合吐肝胆,万事到手轻鸿毛。
朝入主人门,暮醉主人宅。主仇不报空丈夫,跃马出门身不惜。
刺杀仇人函首归,淋漓颈血尚沾衣。主人请以千金报,踏步掉头去不告。
君不见,荆卿当日勇无伦,聂政西来亦可亲。从来缓急相看者,犹数屠沽辈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