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一条小溪拐弯的地方,有一所周围围着槿树篱笆的茅舍。鸡鸣狗吠之声,时断时续,从草房的南边和北边传来。水边的茭白的叶子已经长大,茭白也可以采来做成美味的菜了。那荭草,叶呈红色,也已开放。门外池塘里荡漾着碧波。虽然,在茅舍外,看不见那忙于织布的农家妇女,但她那“轧轧鸣梭”的急促的织布声,却从房屋里传到外边来。
注释
槿(jǐn)篱:密植槿树作为篱笆。溪曲:小溪弯曲处。
菰(gū)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我国南方浅水中。春天生新芽,嫩茎名茭白,可作蔬菜。秋天结实如米叶菰米,可煮食。
水葓(hóng):即荭草。生于路旁和水边湿地,喜阳、温暖和湿润,耐瘠薄,不择土壤,在湿地里野生。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茅草的房,槿木的篱,一条弯弯的小溪,鸡犬各踞南北在自由嬉戏。茭白摇着长长的绿叶,蕹菜开满了小花,门外的溪水,涨满了春的浓绿。听织机响处,轧轧声急。欢快的梭鸣穿透屋墙,唱着农家的田园曲。

注释
⑴槿(jǐn)篱:密植槿树作为篱笆。槿,落叶灌木。溪曲:小溪弯曲处。
⑵菰(gū)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中国南方浅水中。春天生新芽,嫩茎名茭白,可作蔬菜。
⑶水葓(hóng):即蕹菜,生于路旁和水边湿地,茎中空,亦称空心菜。
⑷绿:一作“渌”。
⑸听织:听织布声。
⑹促:急促。
⑺轧轧:象声词。

鉴赏

  孙光宪生长在五代的后唐和北宋初期。他很勤学,博通经史。这首《风流子》,在他的八十多首词中,是别具一格的。它描写了田园、村舍的风光,生活气息很浓。词中描绘的是一幅安详的水乡农家图,连鸡犬都在安详地来回觅食,犹如从容不迫的散步,但作者更看出这安详中不息的生机,在叶上,在花上,在门外流水,门里人家。那轧轧织布声却是他蓦然听到的,就从他驻足留恋的流水家传出。于是他知道,在这安详中忙碌,有急而“促”的劳作。

  作品所展现的,是一幅水乡农村的风俗画。作者在艺术处理上的一个最大特色,是准确地抓住了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水乡农村的环境、景物以及生活内容,用简练朴素的语言加以描绘。在一条小溪的拐弯处,一带的槿(音“仅”,一种落叶灌木)篱掩映着几间茅屋。春天已经到来了,溪边浅水中,菰叶长,水葓(音“洪”,一种水草)开,春波荡漾。这是一个安恬宁静的处所,作者又在这幅画面上配上了动态与音响:屋外鸡犬往来觅食,屋内纺车声响轧轧传出。词中虽然未曾出现人物,但我们已能感受到这农家忙碌的气氛了。全词取材选景的角度和处理都很得当。加之笔墨经济,色调简淡,动静协调,更具有浓郁的农家风味。

  在孙光宪之前,文人词中写到农村的,只有刘禹锡的一首《竹枝》:“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而在孙光宪之后,苏轼曾写有农村词《浣溪沙》五首,辛弃疾则更有数十首之多。农村词的创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孙光宪的这首农村词,与他前后绝大部分的农村词一样,都未曾能反映出那个时代农村的矛盾痛苦。但是,他毕竟以这首词填补了五代词中农村词的空白,与他的描写隋炀帝荒淫误国的《河传》、边塞征战的《酒泉子》等词一起,在题材内容上一定程度地突破了花间词的樊篱。

赏析

  这首《风流子》,在孙光宪的八十多首词中,是别具一格的。它描写了田园、村舍的风光,生活气息很浓。词中描绘的是一幅安详的水乡农家图,连鸡犬都在安详地来回觅食,犹如从容不迫的散步,但作者更看出这安详中不息的生机,在叶上,在花上,在门外流水,门里人家。那轧轧织布声却是他蓦然听到的,就从他驻足留恋的流水家传出。于是他知道,在这安详中忙碌,有急而“促”的劳作。

  这首词的艺术结构,可以分三个层次。开头的两句是第一个层次。村民居住的茅舍坐落在一条潺潺流水的清溪的弯曲处,周围栽着槿树,形成了严密的屏障。鸡犬之声,时断时续,从茅舍的南边和北边传来。作者用槿篱溪曲,装点了茅舍的优美环境。并捕捉了当时农村的特征——鸡犬之声,有着和平生活的气氛。

  “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三句,是第二个层次,描绘了茅舍周围使人留恋的景色。这三句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景象:水边的茭白叶子,长得又嫩又大;水葓花争媚斗艳,满溪盛开;池塘里碧波荡漾,春意盎然。其中“涨”字用得极妙,它表明刚下过一场雨,积蓄了满满荡荡的一池春水。

  “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这三句是最后一个层次,也是作者比较用心的构思。茅舍之外,尽管看不见那忙于织布的农家妇女的形象,可是“轧轧鸣梭”急促的织布声,却从房屋里传到了外边。“声促”的“促”字,用得恰到好处,它说明了织布的妇女,在辛勤地紧张地劳动着。

  这首词的艺术构思是比较成功的,它紧紧地围绕着茅舍,展开了构思和布局。整首词严谨完整,质朴自然,色彩鲜明。真切地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农村图画。那茅舍所在秀丽的环境,农家妇女急促的织布声,形象鲜明。这是作者对田园、村舍风光的真实反映。假若作者只写一所孤零零的茅舍和村妇急促的织布声,不写那美丽的环境和鸡鸣狗吠之声,或只写其中的一两样景致,不言而喻,这也就不成为一幅完整的农村画图了。作者作为花间派词人,能够突破艳丽柔縻的词风的束缚,纯粹采用白描的手法,写出这样朴素明畅、轻快活泼、通俗易懂、别具一格的词作,应当说是非常可贵的。

  在孙光宪之前,文人词中写到农村的,只有刘禹锡的一首《竹枝》:“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而在孙光宪之后,苏轼曾写有农村词《浣溪沙》五首,辛弃疾则更有数十首之多。农村词的创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孙光宪的这首农村词,与他前后绝大部分的农村词一样,都未曾能反映出那个时代农村的矛盾痛苦。但是,他毕竟以这首词填补了五代词中农村词的空白,与他的描写隋炀帝荒淫误国的《河传》、边塞征战的《酒泉子》等词一起,在题材内容上一定程度地突破了花间词的樊篱。

孙光宪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猜你喜欢
我见苏州昆山佛殿中,金城柱上有二龙。
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蟠屈身长八十尺。
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
铸为明镜绝尘埃,翡翠窗前挂玉台。绣带共寻龙口出,
菱花争向匣中开。孤光常见鸾踪在,分处还因鹊影回。
好是照身宜谢女,嫦娥飞向玉宫来。
我生发半白,四海无尺椽。
卞氏昔冠冕,子孙今萧然。
愿以栋宇余,救此朝夕悬。
顾我亦何有,较子差尚贤。
倾囊不复惜,扫地幸见捐。
南邻隔短墙,两孙存故廛。
松竹手自种,风霜岁逾坚。
幽花乱蜂蝶,古木嘶蜩蝉。
垂阴可数亩,成功几百年。
人心苦无厌,隐居恨未圆。
得之苟有命,老矣聊息肩。
畚土填隙穴,结茅苴漏穿。
粗尔容偃息,岂复求华鲜。
西归信已乎,永杂孙陈编。
高树风生晚径秋,平沙无日下凫鸥。
野航邀月渡溪北,古寺僧归钟殷楼。
年去年来来去早。怪底不来,庭院春光老。知过谁家翻别调。家家望断飞踪窅。
千里潇湘烟渺渺。不记雕梁,旧日恩多少。匝近清明檐外叫。故巢犹在朱檐晓。
西向轮台万里馀,也知乡信日应疏。
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

紫橐玄戈事几秋,伤心忠孝竟何酬!投閒肯寄通侯庑,招隐空登学士舟。

沧海拂来惟两袖,赤霄携去有双钩。月明倘下缑山鹤,准拟追陪伊洛游。

恒岳孤高天外看,悬崖如削路盘盘。夜来梦落通玄谷,白石苍藤月色寒。

一舸鸱夷云水路。贪游戏、悄忘尘数。明月长随,清风满载,那向急流争渡。邂逅占星来已暮。芝封待、却催归处。倚玉蒹葭,论文尊俎,回首笑谈何处。

别时容易见时难,莫作寻常客子看。二十年来逢一度,四千馀里到长安。

幽畦小雨馀,一一锦绣段。
春日细春盘,悬知咄嗟办。

山家小儿果攘臂。太极殿前作虎视。

万类半已动,此心宁自安。月沉平野尽,星隐曙空残。
马渡横流广,人行湛露寒。还思犹梦者,不信早行难。

此地昔曾过,危楼今始攀。日衔天际树,云动水中山。

津驿趋三楚,江关控八蛮。乱帆何处去,风浪未知还。

十二金屏逐面遮,双鬟背倚弹琵琶。
六么弦急齐声按,桃叶桃根旧一家。
曲罢屏开但香雾,余音空绕珊瑚树。
中年魂梦不惊飞,雒月巫云引归路。
只管要参禅,又被禅萦绕。好笑西来老秃奴,赚了人多少。
你待更瞒咱,咱也今知晓。只这喃喃说底人,又被傍人笑。
海国春初转,还开腊社筵。
世情回旧历,衰病入新年。
往事鸡声尽,闲愁柳色偏。
从兹复朝暮,苏晋浪逃禅。

三年十渡吴江水,花草山川渐有神。故垒削平皆沃壤,荒村成聚见归人。

晨餐细脍烹红鲤,夜舫清歌飐白蘋。还是六朝金粉地,残秋烟景似芳春。

涛沸中秋都似雷,碧天如洗见蓬莱。东方月出来何晏,一朵红云拥节来。

圣世天心眷,熙朝帝赍良。太行高萃气,恒岳远钟祥。

奕叶任城裔,宗风上党昌。经谈新疏义,乐赐旧宫商。

鹤跱琅玕管,龙雕锦绣肠。书升多士庆,胪唱五云飏。

委佩趋鳷鹊,簪毫入凤凰。麟台藜火灿,鳌禁襭袍香。

特简论思任,先观品节刚。紫垣封墨敕,青琐肃蒲囊。

道大容应寡,心闲隐不妨。东山聊啸傲,泌水自徜徉。

家食声逾峻,畴咨典聿煌。都人钦硕德,僚寀式清望。

持斧南床重,升阶白笔庄。惠文腾鹗隼,骢马避豺狼。

爰进崇班秩,仍分秉宪行。丰裁清柏署,宠擢锡银章。

课绩优三辅,分猷振八厢。军需飞羽箭,版部急糇䭪。

佐计烦区画,纡筹问积仓。阃臣陈凯奏,睿虑廑官常。

特总乌台绶,频萦苍佩纕。朝端升正气,舆论凛秋霜。

执法宵垂耀,荧精夜吐芒。高平称佐汉,秘监美匡唐。

抑抑伊周度,雍雍金玉相。泰阶资鼎鼐,清庙宝圭璋。

爱国怀如负,怜才恐未遑。后生多奖借,谫学荷汪洋。

同志当年盛,乐群旧事芳。授书曾设帐,问字许登堂。

丘垤欣山仰,驽骀附骥骧。日归辞几席,贻赠富琳琅。

楚蜀惊嵎虎,苍溟逞怒螳。罿罦悲雉触,矰缴滞莺翔。

饮泣瞻宸座,甘心赴国殇。建旗孤羽翼,遁迹托缁黄。

方寸哀徐庶,虞渊愧狄梁。蜡书途梗塞,雁足信微茫。

隐忍拘囚辱,蹉跎志节僵。既伤沈陷阱,兼痛负门墙。

召伯平淮服,高宗靖鬼方。披云欣觏日,席藁愿衣桁。

旷典怜凝碧,殊恩宥夜郎。感深怀更切,遇蹙志难忘。

太傅词多激,监门绘欲将。九阍非易达,尺幅乞垂详。

南国阗钲鼓,西陲缺斧斨。当机迷胜算,纵敌费张皇。

险弃鱼凫地,防疏鸟鼠乡。茭刍糜七泽,弩矢钝三湘。

痈养滇黔害,烽连岭峤创。楼船稽扫荡,鲛鳄恣披猖。

棨戟韬钤短,雈苻啸聚强。最怜中泽雁,重作尾赪鲂。

牧守纷渔猎,闾阎竭篚筐。兜鍪罗馈饩,孥息啜糟糠。

以此薪延火,堪嗟肉补疮。玺书宽越尉,铁券虑怀光。

逸兕犹奔柙,飞鸮岂食桑。拔稂防引蔓,削毒制余疡。

蕃甲徵回纥,金城护氐羌。驼鞍驱翠珥,毳帐拥红妆。

祗可金缯结,宁堪子女偿。桀骜虞肘腋,狡狯隐膏肓。

宵旰边庭患,空虚内地戕。茧丝穷蔀屋,璧马殚宣房。

饕餮崇方岳,鹰鹯布畛疆。但闻增户口,谁念赈流亡。

塞下赀郎滥,洛中贿道彰。难言釐簠簋,应自长蟊蝗。

人困疑情涣,时安幸岁穰。即今歌《硕鼠》,深恐叹牂羊。

寒谷瞻朝旭,穷荒企帝阊。铎犹悬广殿,赋少讽长杨。

博陆舆台耀,平津邸阁张。封章仗马寂,车骑濯龙忙。

薰灌愁城社,吹嘘叹灶炀。杞人应有恨,漆女自多伤。

砥柱资元老,擎天藉栋梁。近传思渐疏,共喜股肱匡。

丹陛心方注,苍生望未央。绣衣看赫奕,豸角倍铿锵。

本正末斯举,源清流自长。持筹袪蠹急,攘外抚中康。

砥俗先廉耻,端原始庙廊。明聪开圣霁,果断振乾纲。

次第修封事,从容补衮裳。绛驺威石室,彩凤哕朝阳。

胆落方州镇,楼泥戚畹庄。清风瀰宇宙,化日扫欃枪。

谔谔真章奏,桓桓大赞襄。人伦翘领袖,国是壮金汤。

冀效刍尧献,因忘草野狂。风谣陈记室,掇拾备青箱。

伫晋丝纶席,行纾经纬藏。万邦歌保定,六合架梯航。

殿陛辉干羽,要荒入享王。鲰儒欣景运,鼓枻咏《沧浪》。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