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万里”,作者先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大的背景,然后现一轮孤月。使人感到,天地之中,作为个体的诗人孤独寂寞之情。“六上弦”从时间的角度写时间之久,与“夜久”相呼应,表明长期在外漂泊的厌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主体仍然是月,有情开室,但满眼望去仍然是漫天的清辉。独处陋室,浴漫天清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凄清孤独啊!叠词的运用还构成了节奏的美。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爽”该是“清朗”之意,“合”当是“匹配”之意;清朗的月色加细风,可以很美妙,可以很凄凉;“高”句语序该是“(月)高悬对泪脸”化被动为主动,既是题目的需求,也是诗歌新奇的需要。也有人说“风襟”是“外衣”的意思,本人认为有点太实,好像词典也没有这一词语(或许太过孤陋)。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这一句写南飞的鸟急于回归,疲倦的落在江边栖息。可以看做诗人的自况。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经常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铭心。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使读者不觉之间与之同悲共泣。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经常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铭心。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使读者不觉之间与之同悲共泣。
微物生南国,深情系一枝。寒风群拉沓,落日羽差池。
绕树飞初急,寻柯宿转迟。悬冰惊趾滑,集霰怯巢危。
路入关河夜,思萦岭峤时。山川知夙性,天地识恩私。
向日心常在,随阳愿未亏。寄言幽谷友,勿负上林期。
朝济越江帆,莫投冶城郭。寒日衣上残,微霜草头落。
城南种柳春复春,几度经过忆故人。故人得官未得意,青袍束带聊裹身。
萧条客舍三衢里,一片柯山对乌几。得钱便买浙江鱼,浑家衣食公田米。
忽闻君来喜不定,几日狂歌候萝径。斗酒空馀别后期,扁舟祗是山阴兴。
如何归骑太匆匆,冠盖纷纷祖钱同。嗟予参差忽不见,怅望青天飞塞鸿。
故人谢簪黻,中岁卧山林。归去从巢父,忘机到汉阴。
赋成班氏学,隐惬尚平心。历历淹中术,飘飘邺下吟。
竹藩朱槿合,石牖绿萝侵。花下尝无酒,丘中独有琴。
曹溪僧共饭,湘浦客能寻。家庆三荆乐,交情二仲深。
欲帆浈水去,言就玉华岑。
空林月落大如盘,鸡犬无声晓气寒。童子儗谋朝一食,玉杯盛得露漙漙。
骥之子,凤之雏,精彩丰容美且都。年至十二三,头角己异同队鱼。
积善之家庆有馀,掌中幸得双明珠。定知他日必充闾,不妨更读古人书。
绛帐先生当今之范模,步亦步,趋亦趋,执经北面预先讲唐虞。
明主何尝不用儒,相门出相文可无。岂独手撚金仆姑,能骑生马驹,然后称为大丈夫。
少妇中宵闻马嘶,晓看黄色上脩眉。男儿一为功名死,肯向空山愁秭归。
记年时东走避风尘,随处觅桃源。偶相逢一笑,堠山西畔,乔木参天。
百尺元龙楼上,下榻许高眠。鼓我瓠巴瑟,鱼鸟欣然。
每日春风池馆,有竹林诸阮,醉袖联翩。要簪花捧砚,常挟两飞仙。
又安知、桑田变海,竟飘零、老去雪盈颠。绨袍外、故人余意,肝胆雕镌。
樽罍清兴与谁分,月下冠裳气薄云。秋景夜销银烛烬,露华凉皱葛衣纹。
文衡自省精研定,酒圣人推剧饮醺。今日车书归一统,通州河下即江濆。
十日一水五日石,昆仑方壶侈真迹。不如渲染没骨图,装堂铺殿精楷模。
怒气作竹喜气兰,风枝雨叶来无端。不如流传喜神谱,小蕊大开足意趣。
九九谚出田家志,剪纸调脂近游戏。谁欤运腕妙写生,展卷雅人见深致。
一阳来复天地心,次第春光静可寻。瑶草琪花石供古,重茵复幕画堂深。
东南半壁烽烟靖,荣光出河通瑞应。云台上将数高勋,官阁水曹自清兴。
五十年来手泽存,摩挲故物重瑶琨。曾供乙览睿思殿,好伴新图水竹村。
灿烂云章亲弁首,子子孙孙当世守。渡江又见岁华新,珍重亭前旧垂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