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微风轻摇着庭院中的树木,细细的飞雪落入竹帘的缝隙。
雪花像雾一般在空中飘转着,凝结于台阶好似落花堆积。
看不见院中杨柳发芽迎春,只见桂枝上挂满白色的雪花。
伤心泪下,愁情无人可以倾诉,这般多情愁思又有何益?
注释
萦空:在空中萦绕、飘动。此处是写雪花凌空盘旋之姿。
凝阶:凝结于台阶。
杨柳春:指杨柳发出绿叶。
桂枝白:指桂树开花。
零泪:落泪。
道:诉说。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江南特有的细雪,诗人名为咏雪,实为伤怀。作品中所写的雪,既不是银妆素裹的旷野之雪,也不是漫天飞舞的吉征瑞兆之雪,而是江南庭院中的细雪。作者立于帘下,他的眼界也未曾超出庭院的上下前后。

  首句写风摇庭院之树,是因树动而知风,并且知是微风,显然庭树之动不同于大风下之摇动。次句的“细雪”与前面的“微风”相应,都具有江南雪景的特点。“下帘隙”的“下”,正与风之微、雪之细相应,故能从竹帘缝隙中落入。

  “萦空”二句写雪在空中、阶上之姿。这里的“转”为回环飘动之意。雪萦绕于空中如雾一样回转不定,这种状态唯“细雪”才能有。因其“细”,故能“萦空”,似乎久飘不下;因其“细”,故迷朦“如雾”。“凝阶”与“萦空”相对,但见“萦空”,但见阶上之雪凝积如花,而不见其飘落。这与“下帘隙”不同。诗人立于帘下,见帘边之雪,故知从帘隙落下。

  “不见”二句用反衬法过渡,“杨柳春”是联想之景,是虚写,“桂枝白”是眼前之景,是实写,“白”字从色彩上暗合“雪”。“不见”、“徒见”对比鲜明,突出了雪后玉树琼枝的美丽景象。其实,这两句的作用又不止于此,在“不见”、“徒见”的顿挫间还透露出诗人盼春、思春的情感信息。这一联是由写景转入抒情的关键。

  “零泪”二句则直接展现诗人自我。“零泪”是伤怀的表现。有感如此,却无人可以倾诉,故自责多情若此,无益。直以此二句表现诗人的苦寂、孤独之感。触发诗人“相思”、“零泪”的是何物,诗中没明确讲。然而从前面对雪景的描绘中可以探知他的心曲。诗中先言“似花积”,又以“不见”春与“徒看”相对举,雪似花而非花,今但见非花之雪,不见春叶、春花。诗人的“相思”,就在于为似花之雪所引起的向往,在于对“不见”的春之盼望,对桂枝上徒具似花外观的假象的叹惋,同时,也隐约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机遇难逢的感伤

创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知识分子只能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均也因动乱而寄情山水风光,此诗即是诗人冬日于江南庭院中咏雪而作。
吴均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猜你喜欢
枣华纂纂桑叶肥,老蚕起眠雏雀飞。
南邻买酒劝行乐,越客废书歌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明日会知今日非。
旧溪手种水杨柳,长与秋风扫钓矶。
渚宫江上别,倏忽十馀年。举世唯攻说,多君即不然。
浦珠为履重,园柳助诗玄。勉力酬知己,昌朝正急贤。

篝火宵深兴转浓,可怜潭水断来踪。祇疑终有蛟龙护,玉室金堂未许逢。

王税官遗我一纸书,告我六十七滩名。
舟人爱捷不爱稳,劝群勿盘官莫听。
曹先生遗我一纸书,四百馀字相丁宁。
扶持世道贵深稳,切莫浪战倾人城。
两书共作一书卷,一百十发手不停。
口吟一字三太息,眼泪迸作黄流倾。
我生三十有六岁,今年始别父母行。
母兮恐我蹈天险,梦寐听我盘滩声。
父兮恐我蹈人险,行坐劝我去宽平。
二君此语谁告之,乃能得我父母情。
从今座右置此纸,夜思书读当盘铭。

解韨辞丹禁,扬旌去赤墀。自惊非素望,何力及清时。

又据三公席,多惭四老祠。岘山风已远,棠树事难追。

江汉饶春色,荆蛮足梦思。唯怜吐凤句,相示凿龙期。

天马自西极,连翩东南驰。曾食汉苜蓿,不屑黄金羁。

高高禺同山,下有昆明池。舳舻䨑云日,波涛扬旌旗。

请缨抑何壮,据鞍亦未衰。忠贞谁能嗣,亮节良易亏。

繁华上官日,嗫嚅对簿时。

闭眼无劳身外思,安心有法静中知。香添细炷焚千和,茶碾新芽试一旗。

淡烟轻雾锁长河,寒水流澌不起波。晓色离离乡梦醒,风吹残月渡滹沱。

覆雨翻云世讲微,新门旧户混高低。直庵不厌秋光冷,对酌黄花酒满卮。

西北群山束,黄河势尽东。平沙六月雪,激浪一天风。

客鼓中流棹,霞蒸隔岸虹。长堤官柳碧,落日认磨铜。

骥子如龙势欲飞,圉人犹著旧宫衣。霜蹄残雪花无数,可是长安道上归。

北山佳景胜南山,乘兴登临眼界宽。
樵斧伐云春谷暗,渔榔敲月夜溪寒。
一区池占林泉胜,四面天开图画看。
竹屋数间尘不到,主人日日凭阑干。

五载乐閒旷,闭关每安眠。祖行复言迈,迫此将残年。

江湖多北风,临流竟回船。连旬踏冻雪,驱马不得前。

锦溪何沦漪,芝山亦清妍。岂乏故人居,欲往无由缘。

漫漫四野白,青是谁家烟?仆夫慰饥面,呼酒还忻然。

我独不解饮,自苦谁汝怜。前途幸云迩,努力勤挥鞭。

职思在忧民,才薄志自坚。只应高人笑,胡不甘田园。

随人作计鱼千里,知命无忧鸟一天。碧落云深堪避世,九华烟暖可忘年。

平章万有归玄览,收拾方心入大圆。上界真人自官府,不妨聊作橘中仙。

阵云似墨,掩丛祠、常与军山终古。废垒萧萧依沔上,万壑松涛犹怒。

鹤下层霄,猿吟邃谷,彷佛灵旂驻。宗臣遗象,望中犹想纶羽。

记否。古驿沙黄,风斜雨骤,迟我西征赋。世事如棋经几劫,不数三分割据。

起陆龙蛇,处堂燕雀,争得南阳顾。倚天舒啸,石琴烟际重抚。

巍巍弘治圣功垂,大渐犹传顾命词。四海臣民俱涕泪,一王家法有纲维。

明禋祀合三宗典,观德亲当七世期。统系本明登享正,叔孙何事敢相疑。

平湖镜净中,背贴青峰峦。
去郭二十里,金碧辉波澜。
是曰宝华境,万象郁以盘。
壮哉窣堵坡,一瞰天地宽。
谁怀堕尘鞅,几欲招飞鸾。
我生眇何能,山水情所安。
扁舟几来斯,不为开愁端。
意到自行乐,樽酒那追欢。
何时结青莲。超适心外观。
尘迹身两忘,浩然天地间。
老计笑空疏,清风一草庐。
间门心迹在,仕籍姓名除。
曲唱贞元后,吟归丙子初。
不言封禅事,谁识病相如。
离却京华,到这里、二千八百。穷醋大、齐齐整整,岂无贷揭。随地平章花与柳,为天评品风和月。只留得、一管钝毛锥,一丸墨。
初不是,丝绵帛。又不是,茶盐铁。更有苏州破砚,兔园旧册。一领征衣半尘土,两头蒻笠几风雪。问栏头、直得几多钱,从头说。

左规右矩性难耐,偶尔涂成太无态。随我纵横适我胸,胡暇徇人之所爱。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