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寮杂诗 其十五

琴瑟更张意已乖,萧郎歧路为谁排。回头断齿追欢日,尚剩亲磨鹿角钗。

(1682—1755)浙江钱塘人,字中林,号东壁。康熙五十三年举人。由内阁中书出为兴化通判。乾隆初与修《三礼》,在馆十年,详审同异,多所订正。有《仪礼章句》、《三礼疑义》、《东壁书庄集》等。
  猜你喜欢
南国披僧籍,高标一道林。律仪精毡布,真行正吞针。
掇火身潜起,焚香口旋吟。非论坐中社,余亦旧知音。

动静惟所遇,仁智亦偶然。谁见二物外,犹有天地全。

肃肃清庙,登显至德。泽周八荒,兵定四极。
生物咸遂,群盗灭息。明圣钦承,子孙千亿。

当时红杏尚书句。宋玉今朝风赋。萤火柳绵词,斗阳阿激楚。

五色蛮笺螺子墨,渲染彀、微云疏雨。凄苦。满歌坊粉壁,舞巾纨素。

一曲减字偷声,听小屏风后,玉箫潜度。低啭隔林莺,碎一庭花露。

鹍鸡又砉关山调,似万马、凭秋而怒。相诉。我中年以后,冰弦怕鼓。

沐恩堂上春重到。隔屋张筵相过早。南楼高与北楼齐,西家喜接东家兆。

灵鹊来巢华栋杪。连营并构非人巧。预占跨灶足传芳,更报乘龙先应诏。

饮水虹明,蒸山霞烂,乱帆争渡津门。离人向夕,无绪对芳樽。

几上层楼极目,疏林外、落照缤纷。空凝望,天边白苧,烟雨锁空村。

羁魂。飞欲去,清江千里,南北中分。怅瑶琴徒在,锦瑟空存。

肠断萧娘一纸,罗巾剩、万点檀痕。凭传语,玉儿憔悴,终不负东昏。

满天星斗鹊南飞,望月峰头一振衣。尘世已无乾净土,乘风吾欲广寒归。

为怜山色好,百里赴幽期。
叠嶂生寒早,修林出日迟。
年华空晼晚,时事竟艰危。
咫尺故园在,题诗有所思。

沧波石面晚阴凉,翠筱娟娟过雨香。何许鹧鸪啼不断,黄陵祠下是三湘。

九老排云独擅尊,众山拱戴似儿孙。石房仙去神光现,洞府龙归雨气昏。

上古几年埋地轴,至今九柱插天根。何时身在层峰顶,手把丹书扣帝阍。

栖越归来此筑宫,佳人欲与死生同。鸱夷始见投江上,乌喙俄闻赐甬东。

木落秋波环佩冷,草生故国绮罗空。几回香水溪头望,飞雉犹翻夕照红。

策名文彩动蟾宫,飞上丹梯笑葛洪。
剑影冷涵云气湿,笛声清绕月轮空。
墨翻诗壁研磨外,神现松精候谒中。
几拟细询仙岁月,芙蓉溪上又秋风。

老大蛾眉负所天,尚留馀韵入哀弦。江心正好看明月,却抱琵琶过别船。

月色自太古,流光照人怀。怀人耿不寐,古情正无涯。

古怀不可道,只道今人好。空见月华团,衮衮催人老。

青霄银汉两微茫,怅望高秋夜气苍。閒庭似雪共谁语,对此踌躇秋恨长。

君家近卜城南住,青山抱郭家边路。支筇带月叩遥天,指顾晴岚隔烟树。

可怜枯坐闭衡门,萝径阴森翠可扪。姮娥直弄金蟆过,碧海青天掩涕痕。

涕痕满把秋怀苦,清光一片无今古。照彻人间阙陷天,娲皇石烂凭谁补。

残年卧月杜陵人,期子短衣看射虎。

春已深。梦已醒。才下眉窝又上心。愁来真不明。

针也停。笔也停。乱似蚕丝织未成。满怀多少情。

万事竟蹉跎,重泉恨若何。官临环卫小,身逐转蓬多。
丽藻尝专席,闲情欲烂柯。春风宛陵路,丹旐在沧波。
此番不比寻常败,饱食泥盆待一旬。
临日带饥将出鬭,依然还做上将军。

陶公归去更凄凉,松菊虽存径已荒。袖底有云皆泰岱,眼中无事不沧桑。

燕巢历历惊危幕,驴背匆匆又夕阳。且向江头吟白柰,遥凭六代溯兴亡。

零落霜毫,南窗珍重,拈来又祝诗人。声存操变,玉轸唱泠泠。

唤起冰车铁马,江天外、一抹难平。休孤负,明珠照席,沈醉梦无痕。

新新。有覆盎,长安哭遍,八表同昏。对庭花冉冉,泪共年深。

却羡春归杖履,掀髯笑、性僻耽吟。滔滔是,孔门季次,终不作家臣。

十年音问尚茫茫,惊鹤遥传在建阳。忽见虎头城有信,因悲马革事重伤。

循陔瞻望嗟何及,履石存心忆每狂。闻道家山憔悴尽,须眉争似旧时长。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