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上阕:夜晚,(我)留宿在寒冷的长江边,江景凄寒,伫立江边,(我)思潮翻滚,不禁仰天长啸。(这啸声)搅起冲天巨浪,携着卷地的狂风,把江水举得很高很高,江上的小屋都被冲翻了。就连潜藏在江底的鱼龙神怪都惊得跳出水来。
下阕:(我)心中潜藏的诗意被激发出来,吟诵了许多诗词仍嫌不够;又断断续续地喝了许多酒,仍觉得心中的愁怨排解不出,不足以消愁。不要问国家的兴亡为什么就在旦夕之间,(我)虽心有抱负,却难以施展,让我不禁想流下愁苦的泪水。
注释
仪真:今江苏仪征县,在长江北岸。这一带是南宋的前方,多次被金兵侵占并经常受到骚扰。
草草兴亡:是对中原沦陷和南宋危殆的命运而发的感慨。草草,草率。兴亡,偏义复词,指“亡”。
盈掬:满握,形容泪水多。

赏析

  人生之最大不幸,莫过于空有济世之才,而无施展之处。在南宋时期,多少志士空叹白发,遗恨而终。这首词抒发的,即是这种情感。仪真,即现在的江苏省仪征县,位于长江北岸,这在南宋时期,曾多次受到金兵骚扰。爱国而且胸怀天下的作者夜泊于此,面对寒江,北望中原,百感交集,借江景抒发了他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悲愤之情。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一个“啸”字,就表现出高远境界的,气势不俗。夜泊长江,江景凄寒,作者伫立江边,思潮翻滚,不禁仰天长啸。与“长啸”这一壮怀激烈之情交织在一起,为此词奠定了苍凉雄浑的基调。接着,作者描绘了江上风高浪急、莽莽滔滔的景象:“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只见狂风卷地,巨浪翻腾,以至惊动了水底鱼龙。一“卷”一“翻”,只觉得气势飞动。这一幅有声有色、令人惊心动魄的图画,形象表现了作者的忧思和不平。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是一过渡,全词转入下片抒情。作者的情绪由激昂慷慨渐趋低沉,想借吟诗饮酒强自宽解,然而郁结于心的如此深广的忧愤岂是轻易能够排遣掉的,其结果只能是“吟未足”,“断还续”。是什么在困扰着作者,使他郁闷,心绪难平?那就是国家的“草草兴亡”,即中原的匆匆沦丧。“休问”,两个字内涵十分丰富。从这二个字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出国势衰微已到了不堪收拾的地步,而且表明作者心情极为沉痛。一想到朝廷对外妥协投降,想到主战派备受压制、排斥、打击,想到自己和许多爱国志士虽满怀壮心却报国无门,不禁悲从中来,心潮难平。“功名泪,欲盈掬”,既激愤又伤心,词人感叹报国无路,读来使人黯然神伤,并与开篇的“长啸”相呼应。将当时社会上的那种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大众心态,集中表达了出来。

  这是一首抚时念乱的沉郁之作。作者夜泊仪征江边,面对滔滔江水,环视南北江岸,一时之间,河山之感,家国之恨涌于心头,感怀百端。首二句即点出时间、地点和人的心境。他的心情就和眼前的鱼龙惊动,浪翻风卷一样,澎湃不平,郁勃难抑,写景也是写情,情景相融。使人似乎可以听到作者内心剧烈的跳荡。

  上片以“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起句破题,点明夜泊的时间和地点,总写人物的活动。奔波的劳顿并没有将词人拉入梦中,而是长久地无法入眠。他的心中充满了积郁和悲愤,一腔怨愤无处发泄,只好对江长啸,凭借反常的发泄行为来求取暂时的心理平衡。一个“啸”字形象地暗示出作者奔走无果,壮志难伸,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满腔悲愤。这是全词的“文眼”,是整首词感情基调的集中表现,也是上片写景的总起,下面的景色全由此一“啸”字引起。“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惊”是对“啸”的反应,这是极写长啸的深沉和力度。夜间本是鱼龙及各种水生动物休眠的时候,但它们突然听到裂耳的长啸,都惊跃骇游起来,就连沉在江底的鱼龙也不例外,以至江水搅起冲天巨浪,携着卷地的狂风,把海水举得很高很高,海上的小屋都被冲翻了。这几句写得笔力遒劲,破空而来,想象奇特,而不游离江上的具体环境。景为情生,是抒情主体内心情绪的外化,情托景显,复杂愤懑的内宇宙被海水、海浪、海风形象地展示了出来。声音、形象、感触三面并举,听觉、触觉、视觉三官并用,绘声绘色,气势磅礴,有雷霆万钧之力,排山倒海之势。

  下片变形象抒情为直抒胸臆,感情的格调也由愤转悲,显示出强烈的悲剧意识。“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这二句既有沉郁丰富的思想内涵,又是此情此景中作者情感轨迹的具体表现。然而,事到如今,江北的金朝依然长居不亡,自己的平戎之策又得不到当权者赏识,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眼见得岁月催人,功名难就,回首往事,心绪正如奔腾翻卷的江水。因此,酒喝了一阵再喝一阵,进又无门,退又不忍,只有断断续续自斟饮,一声长叹两鬓霜了。结句“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既是对南宋的沉痛哀惋,又是对自身的沉痛悲泣。一代偏安江左的王朝,就这样在屈辱求和中建立又消亡,即将把懦弱无能、终无建树的形象永远留给史册,在这样的社会悲剧和历史悲剧中,千万不要再考虑个人的功名了。然而,此话还没有开口,就已热泪盈掬。在这里,词人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联系了起来,并看到了国家命运对个人命运的制约作用,看到了作为小人物对改变国家形象的无可奈何,对挣脱自身悲剧也无可奈何。这种对人生悲剧原因的认识,正是“泪欲盈掬”的深刻缘由。

  本篇虽然短小,但内涵丰富,韵味淳浓,起伏跌宕,富于变化。悲愤苍凉,雄阔浑厚。

黄机,字几仲(一作几叔),号竹斋。南宋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曾仕州郡,尝仕州郡,游踪多在吴楚间。工词。与岳珂唱酬尤多。也是著名诗人。著有《竹斋诗余》、《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等。
  猜你喜欢

赤粟黄齑味最深,此生不恨老云林。鬼神每瞰高明室,天地皆知暮夜金。

夸士燃脐犹殉货,先贤覆首或无衾。一瓢千驷同归尽,莫为浮云错动心。

垂老归休意,栖栖陋巷中。暗灯棋子落,残语酒瓶空。
滴幂侵檐露,虚疏入槛风。何妨一蝉嘒,自抱木兰丛。
家国各万里,同吟六七年。可堪随北雁,迢递向南天。
水共行人远,山将落日连。春淮有双鲤,莫忘尺书传。

枫疏栗雏康山老,石出舟横汇泽贫。挂钵西街三十日,不知邻屋是诗人。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
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
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
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
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
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
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

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猿啼一声发一变,不待出峡鬒如霰。

奕奕西昌贞节门,黄陂丰采见曾孙。须以诗书振勋业,莫随木石老邱樊。

功在将来未易名,九重今已彻贤声。龙蛇劣笔何堪似,碑字因君满帝城。

岁岁吴侬事水耕,朝朝占雨愁云轻。泽中不闻鸠语合,田际但见龟文生。

野老舐糠犹自得,书生炊桂亦何情。东南生计已如此,闻道山西又点兵。

啼鸟声中啄剥频,山翁闭户已经旬。白云出入无拘束,笑杀门前面壁人。

清萧竹叶含秋露,静寂苔花吐晓烟。孤鹤一声天外落,道人何处问安禅。

正月一日思悠哉,水边尽日意迟回。岂无俗人一杯酒,不作区区城里来。

一程程、山山水水,人家都在深处。弯环不辨羊肠径,只觉树阴无数。

香似雾。问四面楼台,羊少春鹦鹉。相逢俊侣。正潭水桃花,踏歌声里,满地落红雨。

仙源好,见说蓝桥有路,胡麻饭熟如许。马蹄催送佂轮急,可是软红尘土。

君记取,记步步移时,便入长安去。此中小住。笑图书寻来,绛云青琐,还似婿乡否。

枢密院家家赐宴,金符三品事奔趋。教坊白马驮身后,光禄红箫送酒车。

山阿久寂寞,堂虚岁亦陈。自君此安处,焕焉复崇新。

令德贲泉石,流风播松筠。列岩易常态,诸涧浣来尘。

猿鸟若释愧,云霞如返淳。乃知景与物,所据实在人。

栖隐雅足称,况彼有良邻。念余本同趣,琴酌恒许亲。

盻兹信清晏,题名谅为真。谬书忽见取,来章诚可珍。

何以报淑贶,笃好行载申。

近到扬雄宅,徘徊至夕晖。那知三宿别,竟作九原归。

许剑嗟何及,悬床事已非。祇应重过日,独泣向空扉。

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小槛临清昭,高丛见紫薇。
温r3终有思,暗淡岂无辉。见欲迷交甫,谁能状宓妃。
妆新犹倚镜,步缓不胜衣。恍似新相得,伥如久未归。
又疑神女过,犹佩七香帏。还似星娥织,初临五彩机。
庆云今已集,威凤莫惊飞。绮笔题难尽,烦君白玉徽。
解榻无凝尘,云房惬幽素。
清寒薄衾枕,微凉散庭户。
梦破流水声,钩帘卷山雾。
时与静者俱,为拟汤休句。

寒山起暮岚,秋水寂空潭。一片繁华月,殷勤照草庵。

呼童扫窗北,活酒出溪南。独醉枫林下,禅从何处参。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