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霞夕照”是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夕阳无限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歌咏过这一转瞬即逝的黄金时刻。欧阳修没有直写景物的美,而是说“霞”已“残”,可见已没有“熔金”、“合璧”那样绚丽的色彩了。但这时的西湖,作者却觉得“好”。好就好在“花坞苹汀”。在残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种在花池里的花,长在水边或小洲上的苹草,无一字道及情,但情却寓于景中了。“十顷波平 ”,正是欧阳修在另一首《 采桑子》里写的“无风水面琉璃滑”。波平如镜,而且这“镜面”浩渺无边。“野岸无人舟自横”,这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 》诗“ 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改“渡”为“岸”,说明“舟自横”是由于当日的游湖活动结束了,因此这“无人”而“自横”的“舟”,就更衬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静沉寂。
“西南月上”,残霞夕照已经消失。月自西南方现出,因为不是满月,所以虽在“浮云散”之后,这月色也不会十分皎洁。这种色调与前面的淡素画图和谐融洽,见出作者用笔之细。“轩槛凉生”,这是人的感觉。直到这时才隐隐映现出人物来。至此可知,上片种种景物,都是在这“轩槛”中人的目之所见,显然他在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外。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水面风来”,既送来莲香 ,也吹醒了人的醉意。原来他喝醉了酒,就这么长时间地悄无声息地沉浸在“西湖好”的美景中。这位颍州西湖的“旧主人”怀着无限深情,谱出了一曲清歌。
欧公在此词中借啸傲湖山而试图忘记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的情趣。词中用语平实却极有表现力。
水鸟衔鱼来去飞,水精宫殿转霏微。庭前甘菊移时晚,苑外江头坐不归。
万里秋风吹锦水,千家山郭静朝晖。孤城此日堪肠断,老大悲伤未拂衣。
翁拥麾幢我为儿,剽闻窃睹皆兵机。其中袭击不容瞬,飙行电掣犹逶迤。
戎人长驱越大河,天下震惊观阙危。肉食之谋殊未臧,我愤切骨其谁知。
慨然奏疏金马门,力陈盟赂损国威。严尤下策尤可笑,晁错上书亦奚为。
道路荆棘初剪除,花如步障吾东之。八年闭户尺蠖屈,一旦渡关匹马驰。
行行侧身听戎捷,忽闻募士诏遣归。浓书大墨榜教诏,曰敌悔过今退师。
羽檄向来召貔虎,乃咏出车歌杕杜。櫜兵销刃兵犹怒,却把锄犁农歌舞。
君王神武今艺祖,尔如不归污我斧。
夏峰老人双眸空,论交只许刘考功。长安只字不肯入,尺素突出开心胸。
上言日读数行书,衰老以此酬苍穹。下言刘君世所望,不为韩富非英雄。
虚堂披对正六月,满天赤日来清风。老笔生硬转妩媚,直欲处处藏其锋。
良马识途恶荆棘,苍鹰愿击愁樊笼。江河日下事日变,世无鲁叟谁弥缝?
我闻刘君昔偕隐,携琴荷锸惊老农。尽散家产别亲串,逝将食力深山中。
若使至今不一出,人间安用双赤松?待汝他日济时了,把酒问汝将安从?
读书不求名位高,饮酒不尽千钟醪。得心每在淡与泊,此中至乐诚陶陶。
先生闭户穴《坟》《典》,卅年门径丛蓬蒿。三公令仆断梦寐,淡如云影径鸿毛。
忽传不诏贲郡邑,水南水北纷喧嚣。公卿合辞拜手荐,汉廷经术千秋遭。
申辕年已惫筋力,蒲轮难涉风尘劳。上陈著述达黼座,至尊下遣官胥钞。
周情孔思审中正,辨别白黑穷厘毫。少司成职重太学,帝命取式风之浇。
先生受官不受禄,几席讲学仍衡茅。走也仰钻希万一,有似蚁垤窥潐峣。
韩门近在许偻入,欲抉精髓弃粕糟。寸莛巨杵叩俱应,试听鐄鐄天半鸣蒲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