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与”二句,是写北行时寂寞凄凉的情怀。翩然和回归北方的鸿雁共同北行。登山临水,据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这里借用此句来表达诗人的离乡之愁。
“江南”二句就真实地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痴情。“江南”句是古诗名句,据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里借用此句点明了北上的时间,正是江南阳春三月、春暖花开的季节,在这样美好的季节离开故里北上,留恋之情更加难舍难分。
在交待了离乡的时间以后,“五夜”二句又进一步交待了北行的原因。“五夜”即五更,这里指通宵。“伏枥”出自曹操《步出夏门行》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左计,失策。躬耕,亲自耕作。这两句的意思是:通宵不眠,我象伏枥的老马壮心不已;没有亲自操作于田野,恐怕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失策了。这就是说,我还有壮志未酬,所以还不能归隐田园。那么,他的壮志是什么呢? 最后两句做了交待。《两当轩集》前言说:“黄景仁的诗歌主要是反映个人身世的穷愁不遇,抒发寂寞凄凉的情怀为多,虽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但有些作品的基调较低沉。”黄景仁对自己诗歌的这些不足之处有深刻的认识,他说:“自嫌诗少幽燕气”,也就是说缺乏燕赵慷慨悲歌之气,所以才“故作冰天跃马行”,为了转变“少幽燕气”的诗风,诗人甘愿从草长莺飞的江南到冰天雪地的北方跃马前行。
这首诗巧用比兴,含意深远。语言明快晓畅,而又妥贴传神,富有表现力。“故作冰天跃马行”一句含蓄而隽永,似是在写诗人在冰天雪地中跃马前行,实则是写出诗人希望自己的诗要有“幽燕气”。向豪壮处发展。全诗不乏佳词警句,含英咀华,耐人寻味。
这首诗是乾隆四十年(1775)作者将往北京与亲友告别的杂诗之一。
转午风休陡觉来,绵衣脱尽旋开轩。乍寒乍热难调御,厚薄随时体自安。
秋浦同为客,金陵祇得君。天风复戏我,吹作岭南云。
烟雨楼前霁景开,乘风相与步虚来。湖光倒写云天入,海气平浮岛屿回。
杯到欲辞花更舞,春归不尽鸟还催。兰桡向晚歌声发,总是清朝白雪才。
萧条无地散离忧,何处风烟是虎丘。远道莫酬青玉案,尺书犹到白蘋洲。
云停岭树频翘首,月满江城各倚楼。闻说南来求大药,山灵先已候罗浮。
小山寻杖屦,璧水叹荆榛。结屋依泉石,弹冠谢俗尘。
伤心天宝事,散发义熙民。芝岭甘幽旷,桃源慕隐沦。
田园谋老计,花竹结芳邻。孔孟惟忧道,夷齐不患贫。
无官劳远梦,有地著閒身。来往唐冠带,留题汉缙绅。
知君易尚在,吾亦守吾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