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人正欢,花落春如醉。春醉有时醒,人老欢难会,一江春水流,万点杨花坠。谁道是杨花?点点离人泪!
回首有情风万里,渺渺天无际。愁共海潮来,潮去愁难退,更那堪晚来风又急!
春天百花盛开人们不尽欢喜,花落时春天沉睡如酒醉。春天沉醉明年还会再醒来,而人老去再也回不来了,就像一江春水向东流去,就像万点杨花纷纷坠落。谁说那是杨花呢?那是离人晶莹的眼泪啊。
回头看那万里长风卷起好潮貌似有情,但渺茫的天空无边无际。忧愁与海潮一起涌上来,而海潮退去忧愁却难以消退,还怎么受得了傍晚的风吹得又大又急!
双调:宫调名,是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楚天遥过清江引:双调带过曲,由《楚天遥》与《清江引》两个曲牌组成。
难会:难以碰到。
“谁道是杨花”二句:化用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词句。
有情风万里:语出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句。
“更那堪”句:化用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句。
这是一首带过曲。作者化用苏轼词意,抒发了离愁别恨,又流露了青春易逝,人生易老的伤感。曲子前部分《楚天遥》咏杨花,主要化用的是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后部分《清江引》咏海潮,主要化用的是苏轼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开首四句既写大自然春景,又寓人生哲理。人们对于美好与幸福(花开)总是欢欣鼓舞的,而对于衰颓和没落(花落)则感到惆怅、迷惘。“花落春如醉”句用移情法将人的“醉”移到“春”上,“春醉”实为“人醉”,入醉便失去意志上的自控。但此时作者荡开一笔,言“春醉有醒时”,意为季节更替,春天还会再来。但这并未给人们心灵上带来生机:人一经衰老,青壮便不复返。如此,为全曲定下了伤感的基调。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薛曲在此化用时却着意于“问君能有几多愁?”“万点杨花坠”下三句化用了苏轼《水龙吟》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句意。这样把《楚天遥》连起来体味,就仿佛看到主人公的悲愁像春水一样滔滔不绝。
《清江引》基本化用了苏轼《八声甘州》词中“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的句意,毫无镶嵌拼凑之痕迹,而意境有所开拓。结句“更那堪晚来风又急”,字面与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怎敌他晚来风急”句同一机轴,却是意象发展至此水到渠成之句,而境界也比李词更为开阔。抒情主人公送走离人,把“情”托付给风寄向远方无际的天涯,可见愁无尽头。和苏轼相比,同样是“愁”,但无苏轼旷达。薛昂夫其将“用世”之心蕴于曲中的字里行间,将绝望盘结在心中,用痛苦的呻吟来得到某种宣泄,从而使这首带过曲也以不同于他其他豪放之作的风格加入到了元后期散曲伤感文学之波中。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秋深昏晓异温凉,静坐南窗白日长。青镜丝丝添鬓白,家书岁岁说年荒。
摩挼老脚登嵩华,堆叠沙锅煮雪霜。此愿此生犹未遂,问谁挽汝落尘糠。
二十馀年住两京,蓬莱阁下预恩荣。衣冠归里何多幸,老傍林泉阅治平。
寄语江鸥莫浪猜,先生爱汝水潆洄。自从楚国灵均后,几个骚人到此来。
闻说王师北出燕,山东群盗故依然。沙城风起尘如雾,泽国春阴水作烟。
过客尽传烽火警,行人愁度谷亭船。平原太守今谁是,慷慨多惭石二千。
海上新秋夕,华筵风露清。兔灵供药度,鹊喜下桥迎。
系出彭城远,家传汉相名。弱龄才卓荦,彩笔气峥嵘。
几奏东方牍,犹然鲁国生。桥门多士拥,璧水五经横。
岂谓鳣堂兆,仍劳僰道行。巴童期跨竹,山鬼避悬旌。
骥竟盐车困,鸿宁弋缴婴。壮图捐佩玦,初服就兰蘅。
伸屈时龙蠖,行藏世重轻。狂澜谁共障,高炬手孤擎。
学闯先天奥,文垂后进程。章缝归赤帜,川岳护耆英。
户屦朝常满,山猿夜不惊。图书干象纬,丘壑并蓬瀛。
庭倚桑弧劲,阶罗玉树荣。悬车留逸轨,容驷待高闳。
惇史虚重席,熙朝伫五更。蒲轮何日下,延首颂升平。
郡城西去三十里,万树梅花一溪水。日出烟销不见人,人家隐约梅花里。
东风几日吹林薄,茅舍板桥春漠漠。娟如静女倚修竹,瘦若癯仙卧寒壑。
陂塘寂寂花愔愔,清溪仿佛桃源深。了无尘埃污履迹,时有雁鸭惊挐音。
天怜此境太幽绝,特倩我曹为搜抉。载酒晨冲古渡烟,寻诗暝踏荒林雪。
轻舟荡晴花正开,入花渐深迷路回。月明疏影掠篷过,风起暗香随棹来。
十年无复经河渚,回首同游半今古。重看水墨意茫然,始觉严兄用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