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菊节

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高楼缥缈在紫绿双色之间,良辰与乐事都凑齐全,从古至今,着实很难。感时怀旧,独自凄然。

圆月和玉树只闪现于夜夜,菊花与人貌却经行在年年。不知来年,我将跟谁一道赏观。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缥缈(piāo 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貌。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危楼:高楼。

良辰乐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

璧月琼枝:玉璧似的明月,玉树的枝条。语本南朝陈后主后官诗:“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

菊花人貌:中唐戎昱诗:“菊花一岁岁相似,人貌一年年不同。”按戎诗当由初唐刘希夷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变化而来。

赏析

  作品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以乐景写愁情。开端“缥缈危楼紫翠间”一句,写紫气升腾的青山中间隐约可见的高楼,这种神仙洞府般的美景作了饯别宴会的自然背景(略带人文色彩),然而“感时怀旧独凄然”,词人在这离别的时刻,禁不住感叹时光的流逝,怀念值得回首的往事,独自伤心起来。显而易见,这是以乐景写愁情。词人面对使人快乐的美景尚且有“凄然”之感,可以想见离别时悲伤情绪的浓重,是收到了双倍的艺术效果的。

  二是富于理趣。这首小词就有三处表现出哲理意趣。第一是上片的“良辰乐事古难全”一句,实际意思是说,天下良辰(美好的时光)、美景、赏心、乐事,这四者自古以来就是难以同时存在的。这里“良辰”涵盖“美景”,上承起句而言;“乐事”涵盖“赏心”,转出下句悲伤之意。虽有现成出典,却从词人的亲身体验出发,表达了自然人生的高度和谐的境界(具有共时性)不可多得这样的感喟,还是耐人寻味的。第二是过片“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两句,写对别后岁月的想象,同样运用了有关语典。前一句以“璧月琼枝”状写美的境界,以“夜夜”形容时间的漫长,而由于不能与友人相聚,佳境也无法共赏,词人用一“空”字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深深遗憾;后一句以“菊花”与“人貌”对举,其实是“岁岁相似”与“年年不同”相形,或者说是以花开依旧来反衬人貌已非,从而深化了词人的人生感慨。第三,是篇末推想“不知来岁与谁看”。这里的“来岁”应指来年今日,所“看”的对象则包括开头所写的自然美景,也包括过片写到的“璧月琼枝”这种美的境界。而冠以“不知”二字,便传写出人生无常(由时间的推移引起人事的变化)、佳期难再的唱叹,

  总之,这首小词在抒写离愁别绪的同时,也写下了词人对自然人生的某些哲理性思考,而又不失诗的韵味;虽然调子低了一些,留下了佛家思想的痕迹,能给人以丰厚的启示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八日,是苏轼与杨绘(元素)分袂时写下的别情词。苏轼因对杭州的依依不舍和对杨绘人品的敬佩、赞赏以及出任州官的喜悦,写下了这首词。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昔岁登临未衰飒,不知何事爱伤情。
今来揽镜翻堪喜,乱后霜须长几茎。
蹷张见旧史,强弩亦古官。
如何壮夫事,今作儒者欢。
罚郡在僻左,时清政多闲。
戎装命宾侣,作此开愁颜。
吴弩号健捷,仆夫为吾弯。
正侯废已久,画纸为雕盘。
日晕生几重,挂壁何团团。
记筹鼓声急,中的酒量宽。
诚非军旅事,亦有堵墙观。
安得十万枝,长驱过桑乾。
射彼老上庭,夺取燕脂山。
不见一匈奴,直抵瀚海还。
北方尽纳款,献寿天可汗。
吾徒久不武,干禄为饥寒。
所得才升{左豆右斗},龌龊在朝班。
不如执戈士,意气登韩坛。
笑拥白玉妓,醉驰黄金鞍。
郎官一生俸,供尔数月间。
儒将古所重,料兵如转丸。
谁知戴章甫,终老弄辛酸。
偶因儿戏为,痛念边事艰。
临风自慷慨,素发冲儒冠。
校经同省并门居,无日不闻公读书。
故持茗椀浇舌本,要听六经如贯珠。
心知韵胜舌知腴,何似宝云与真如。
汤饼作魔应午寝,慰公渴梦吞江湖。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绛蜡荧荧野未残,游人踏月绕阑干。迷离不解春灯谜,一笑中朝旧讲官。

弥明才十三,别我已二年。岂知乃死别,一去更不还。

汝母有万恨,我怀抱千冤。小影宛如生,泪眼谁能看?

大错真铸铁,驱汝向天津。读书本有毒,将毒与汝吞。

自从别汝后,好语常联翩。时时寄手书,字体颇清端。

从姊学操琴,比姊尤熟闲。绝怪绝好洁,不饰而自妍。

同学诸女伴,爱之如弟昆。誇汝辄自喜,忆汝不忍言。

如何忽婴疾,宛转遂经旬。遣仆虽往迓,刺促心摇魂。

恶电从天来,鬼刀截我肝。从此与汝绝,回思深可怜。

我欲执汝手,汝手何从牵?我于抚汝面,空想悲啼颜;

我欲拭汝泪,却觅衣上痕;我于抱汝身,惟有三尺棺。

死生事则已,父女名空存。向来千万念,念念皆伤恩。

东坡四十九,烦恼悟无根。我何以乐天,悲哀念金銮。

兄为柱国弟开府,门吏纷纷皆绣斧。
敕赐龙河百亩宫,画戟丹弓映朱户。
金凤盘胸龙锦襦,面如红玉紫虬须。
六宫晓逐诸王入,八府春随宰相趋。
东风忽念江南好,宝骑看花踏春草。
茂苑莺声醉里听,建章柳色愁中老。
回首瀛洲草木新,苍颜龙发照乌巾。
都将秋水蛇纹剑,赠与长安游侠人。

黎城酒贵如金汁,解尽寒衣方一吸。狱曹参军到骨穷,簿书吻燥何由湿。

夜来细雨落檐花,对客惟有尝春茶。明朝踏月趁早衙,免使路中逢曲车。

是谁步屧印微茫,便似石家春满床。软雪消时痕晃底,好风起处步生香。

彩云飞上鞦韆镫,芳草侵来蹴鞠场。愁绝如痴成独立,绣鸳拾得在东墙。

世事良可见,浩荡书生心。先民亦会计,儒道终当行。

千载苏仙上帝乡,空馀琪草似人长。夜凉环佩不知处,梦觉满山风露香。

我昔缆舟谒江干,曾觌帝子琼华颜。云涛激射雷电汹,殿阁硉兀鱼龙间。

此洲仙岛谁所射,面势轩豁规层澜。壶山峙秀倒影入,乾坤摆脱呈倪端。

粉墙丹桂辉掩映,华表耸突过飞峦。湘君小水幻灵骨,虞帝迹远何由攀。

银楼玉阁足官府,忠孝许入巫咸班。帝怜遐陬杂鲸鳄,柄授水府司人寰。

五云殿邃严侍卫,仙衣发驾朝天关。危樯出火海浪破,神鬼役使忘险艰。

灵旗毵㲚广乐振,长风万里翔孔鸾。平洲远屿天所划,古庙不独誇黄湾。

至人何心恋桑梓,如水在地行曲盘。升阶再拜荐脯藻,不以菲薄羞儒酸。

日谈书史得少暇,石桥潜度凭雕阑。诗成不觉肝胆醒,松桧蓊荟鸣玦环。

骑鲸散发出长啸,追逐缥渺乘风还。

我有一竿竹,偏会取根源。从来汲水桔槔,直挈上西天。

不许常人著手,管定竿头先折,提桶落寒泉。拨得机关转,北斗向南看。

仗回风,乘偃月,勿波澜。麻姑此日,西北见张骞。选佛妙高峰顶,饮罢醍醐似醉,独坐玩婵娟。

水湛月明处,太极更无前。

大江西南来,雪涨浩飞湍。连山叠隐见,孤岛骤巑岏。

贝阙支铁柱,鲛宫涌银盘。姽婳真静女,倭堕摇螺鬟。

风箫激灵籁,石镜明仙颜。凌虚自矫矫,望远故漫漫。

不图惊蠢尔,烽火照狂澜。击楫伊何人,指挥心力殚。

遂令藐姑射,依旧空明间。停桡结崇玩,雅咏非夸谩。

阳冈无堕燹,阴崖有栖翰。浩歌日欲曛,片云天际还。

因心克孝,位震遗芬。宾天道茂,轸怀气分。
发祗乃祀,咳叹如闻。二歌斯升,以咏德薰。

农夫终岁未得闲,十亩为田一亩圃。有妇馌饷并采蔬,儿啼抱向田头哺。

哺儿儿长代汝劳,瞬息只如朝与暮。

小人健用壮,君子义为尚。惟吾不独尊,天地共下上。

风烟淡淡水冥冥,杜榭桥西伤我情。
闲倚溪楼望山色,?鹈飞处晚钟声。

故国苍凉天地秋,谁将肝胆托清流?狂澜已向东南倒,正气偏于草莽留。

愤似安民悲刻石,厚同齐相赎孤囚。画工只貌须眉古,一片丹心未易求。

丹青史笔敢虚张,功德巍然轶汉唐。
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