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
故巢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丁未:光绪三十三年(1907)。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越九年(丁未)归国,其时国事日非。次年(1908)再度东渡,是年光绪帝病死。
瀚海:浩瀚的海。
俦:同辈之人。
差池双剪:燕尾如剪。《诗》:“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已惯司空见:即司空见惯。
断红:指落花。
十二曲阑:《阑通栏》。费氏宫词:“锁声金掣閤门环,帘卷真珠十二栏。”
蓬山:即蓬莱,神山名。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和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梁启超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后从康有为学习,力图维新。戊戌政变后,出亡日本。其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学贯中西,囊括古今,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著。一生著述等身,总约千万余字,有多种作品集行世,以《饮冰室合集》较称完备。
自古徒兵泽潞雄,选齐尤见四州公。堂堂气与鼙声壮,闪闪旗翻日脚红。
日映朱楼迥,风来碧户深。丛兰散幽馥,时鸟度清音。
奁畔簪花格,屏间刺绣针。坐来香篆结,莲漏正沈沈。
商人元尚质,淳风自尔全。周人始尚文,金玉日雕镌。
末世益滋伪,物情多变迁。万物困凌暴,鬼工倦钻研。
八宝妆便器,珊瑚裁马鞭。黄金饰宫殿,珠珍络鞍鞯。
一剑磨十载,一钗直三千。相看竞淫巧,安知师圣贤。
象箸不可谏,玉杯谁肯捐。一梦了今古,豪奢真可怜。
此去成长别,频将雨泪挥。空江片帆远,落日乱鸦飞。
白纸招魂葬,青山有梦归。双亲头似雪,尘暗老莱衣。
长江西来合巴汉,老客经行几一半。黄牛峡底回双篙,白鹭洲傍见二髦。
林间不得一屋住,徽之种竹?□处。累日难为市口赊,常时每□沙头渡。
岂不闻万八千丈之天台,蔓青溪上二女子,山桃已熟红如腮。
当时少年不能去,发白秪漫思归来。石桥飞流转苍翠,也是东行入沧海。
蓬莱方丈望见之,瑶草丛生久相待。徂鹤犹然未寄书,还家千年兹在诸。
且从刘伶赴一石,明日五斗君其储。
远道频传《薤露歌》,人琴此日奈愁何?宋中耆旧伤心尽,吴下风流逝水多。
尘箧只怜馀翰墨,荒坟欲拜阻关河。黄昏铃阁题诗处,忍见空梁夜月过。
一雨凤城秋,西山明晓霁。萧晨八古寺,宾从盛车骑。
佳节况重阳,崇祠肃时祭。命俦多俊英,唱妍更酬丽。
京师冠盖场,欢会岁复岁。岂无金石交,亦有芝兰契。
所期盟岁寒,各具傲霜意。遭遇在一时,得失千古事。
我爱朱御史,盘盘有经济。朝阳曾一鸣,苏陈快联袂。
两子去不来,君留振士气。娲石待补天,弥轮勿埋地。
胡为将母呼,秋风速鼓枻。独鹤向南飞,来雁望北至。
安知涧槃游,不为廊庙计。送君饮君酒,四座勖古谊。
我亟怅离群,狂歌杂清涕。醉眼窄乾坤,酒力不能制。
明日对黄花,相思渺天际。
画船过午入西林,人拥孤山陌上尘。曾被弁阳模写尽,晚来閒却半湖春。
中酒高楼,卖花小巷,一枕春眠初醒。镜里惺忪,双脸断霞还晕。
约纤腰、一幅云拖,扫眉黛、二分月印。待妆成、簪上红香,露痕浓染鬓云润。
风番吹已过半,杨柳青青不隔,天涯芳信。料峭馀寒,十二阑干休凭。
仅关心、莺踏铃声,似相识、燕窥帘影。自娇憨、生小无愁,画梁延素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