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东村里的鸡生出了凤凰,南庄上的马变成了牛,六月里有人身上紧紧地裹着裘衣。瓦脊上正适合栽树,房檐下的阳沟里正好划船一游。有瓮缸这么大的猪肉包子,我家种的茄子大如量米的斗。
商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梧叶儿:曲牌名,属商调。全曲七句二十六字,四平韵一仄韵。
皮裘:皮衣。
瓦垄:房上瓦脊。
阳沟:屋檐下排水的明沟。
这是一篇一篇讽刺小品。题材与内容都很通俗,以七句连用七个子虚乌有的谎言对吹牛撒谎者进行了嘲讽,用归谬的手法,让说谎者自我独白,自我暴露,惟妙惟肖。全曲曲辞朴素,幽默诙谐,使人忍俊不禁,充分体现了元散曲通俗和戏谑的特色。
“东村里鸡生凤。”起唱一句,便令人发笑。鸡与凤虽说皆为禽类,鸡生风却是绝不可能。然而语气却那么肯定,东村里是地点,鸡生下了凤是事实,说得几乎真了。以绝对肯定的语言,说子虚乌有之事情,抓住一点似是而非之处捏造出瞒天过海之谎言,这正是天下一切说谎人的惯伎。此句东村里三字之口吻,已透露出曲中主人公之形象,为一村夫。以下句句亦皆出于同一口吻。“南庄上马变牛。”在说谎人口中,真是无奇不有,南庄上的马也变成了牛。这仍然是以绝对肯定的语气,说绝不可能之事,令人好笑以上二句,是以乡村中常见的家禽与家畜作为说谎的材料。
下面五句,则是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衣食住行作其说谎的材料。“六月里裹皮裘。”六月里天气最热谁也不会穿上皮裘,可是在说谎人口中,不但是穿了,而且是紧紧地裹上了皮裘。“裹”字,真是活灵活现。“瓦垄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瓦垄即房顶上的瓦楞,瓦垄上不可能栽树。然而在他口中,不但能栽,而且宜栽!阳沟是旧时房檐下的浅沟,多用砖砌成,以便雨天排水,不可能放得下船,更不用说什么行舟了。然而他偏说好驾舟。谎言愈说愈玄,愈说愈大。这正是说谎的规律。“瓮来的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瓮来的”即在瓮中作熟拿出来的意思。大肉指猪肉,今西北方言犹有此语。大肉馒头即猪肉馅包子。大肉馒头只有蒸出来的,没有瓮出来的,只有酒才是瓮(酿)出来的。但他说得煞有介事,令人捧腹。茄子是最常见的一种蔬菜。茄子再大,也不会大如斗。然而他说得更肯定了。“俺家的”三字,尤其有趣,前诸谎言或可为听人所说,“俺家的”却是亲眼所见,亲手所种了,且别家无我家有,无以对证,这又是吹牛说谎的杀手铜,然惟其一来,前面的谎言都出自此公所造,便不待言。说谎人的形象因此而愈加具体生动。
这篇讽刺小品有两个特点。一是用说谎人的口吻构成全曲,而不加丝毫评判或叙述。这样便逼真、生动地凸现出说谎人的声口、性格。二是说谎人的谎言全部取材于农村生活常见现象,说者煞有介事,听者洞若观火。其实,这样的谎言一闻而知是假,根本起不到谎言的作用,作者在此只是以夸张的手法、极其明了的事实,来揭穿谎言的实质罢了。
元散曲中讽刺作品很多。此曲不过是调侃游戏之作,逗人一笑而已:很难说有何深旨大义,然而却体现了元散曲通俗和戏谑的特色。
元王朝是一个封建社会由发展转为衰败的时代,其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空前残酷。当时汉族知识分子的境遇处在历史的最低点。由于长期废止科举而使文人失去了入仕的途径,即使后来复行科举之后,也还是“由进士入官者仅百之一”(《元史·林镰传》)。很多文人连生活保障都没有,只好转而和勾栏艺人合作,从事戏曲、说唱等通俗文艺的创作。处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文人们,对元蒙统治者的残酷暴虐、倒行逆施、荒淫无道、愚昧落后,对当时社会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道德沦丧、世道不平,对自身地位的一落千丈、怀才难遇、出仕无路、生活无着,都有着较之以前任何一个时代更为深刻、更为沉痛的感受,并产生苦闷的情绪,且自然而然地表现在作品之中。可是当时又有有许多限制人们言论自由的高压手段,元散曲的作者们只好采取陈古刺今借此喻彼的方法,发出一些较为隐蔽的讽刺,以避免文网罗致。这首曲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讽刺性作品。
覃怀之山内谽谺,小径逗入如萦蛇。其间海棠迨千树,屈曲枝干相交加。
清明节近蕊将放,涧壑照耀皆丹霞。晓风夜雨恣吹洒,默无语言尤可嘉。
从春复秋迭秀悴,几度空谷悲年华。恣态娉婷孰怜惜,讵解知尔为名花。
白头樵夫束成担,赤脚饷妇簪盈髽。凭谁报与好事者,凌犯危险来幽遐。
竹篮带土两肩荷,数里方上移春车。剔除莓苔细剪拂,置彼乐善东平家。
地浆滋培养根本,辘轳灌溉樊篱遮。逡巡青回旧着叶,次第绿茁新生芽。
绮窗朝玩雾露湿,绛烛夜照星河斜。胭脂浓染未尽吐,撩乱万点红鬖髿。
天孙织就机上锦,仙人鍊出垆中砂。玳筵逐朝递欢赏,富贵素位非豪奢。
汝今邂逅得奇遇,名园列植蒙矜誇。西川还有奇绝品,无由自达沦泥沙。
我因稽首问造化,如何予夺令偏差。苍穹高远莫予答,抚图痛悼长咨嗟。
人生贵适性,何必慕荣达。畏彼衣冠劳,去家时削发。
囊中无羡钱,传食作生活。在处有青山,山山好看月。
呜咽洞箫里,皓齿艳歌声。同声同气相应,双凤一时鸣。
春昼沉香火底,凉月碧桃花下,握手共谁听。有酒且勿醉,细倩玉纤倾。
白髭须,缘底事,为愁生。尊前怨思儿女,向我诉衷情。
东第贵官鼓吹,北里市尘筝笛,适意各忻荣。老耳未聋聩,日日饮升平。
铅花洗空霜倒飞,金鸦浴海迎朝曦。蓬莱宫中青鸟使,衔得玉桃天上归。
东海仙翁紫霞会,碧落回风响环佩。伶伦玉琯吹凤皇,夜半九地回初阳。
羲和缓辔红线长,群仙年年飞羽觞。六甲明年重建子,六六周天自今始。
昔年漕运开洋日,御赐香来动杳冥。真箓九朝连昼夜,斋厨一月断荤腥。
祠光赤现天妃火,云气黄占使者星。沉璧丽牲严祀典,至今神肃在宫庭。
似梦如云,堪怜聚散,魂销烟雨汀洲。见锦帆高举,去也难留。
可惜酒浓春暖,阳关唱、一霎成秋。黯然别、无言有泪,半晌低头。
休休。归期知记否,枉自凝眸。叹凤箫声远,空忆绸缪。
惟是多情月姊,应照我、两处悠悠。悠悠处、柔肠宛转,寸寸离愁。
竹下相期月半帘,侯芭探遍绿牙签。干星不谓将车过,进酒从教录事严。
一兔犹耕铜雀瓦,六龙齐醉水精盐。秋声向夕都成咏,赠我吴江几尺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