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岳阳楼》咏叹楚国由强变衰,讽谕楚王沉溺女色,使国势衰颓。李商隐的咏史诗,常常嵌入统治者沉溺于女色的慨叹,咏史中兼有爱情的色彩,是其咏史一大特色。
这首七绝前二句写楚国强大。楚国一度以方城山为城,以汉水为护城河,敢于与整个中原抗衡,秦国更不在话下。楚国统一了南方,若能乘胜前进,形势将有利于楚国。当时,诸侯四邻谁也不敢指责楚国打乱了周天下的秩序。这其实是借周失权柄、诸侯坐大之事暗喻唐王朝藩镇割据不服从中央。
后二句,语气一转,以一个设问词“如何”领起,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何楚王“一梦高唐雨”后,“自此无心入武关”?这“高唐雨”,自然是楚王在高唐梦见与女神交接。这件事是楚怀王还是楚襄王,历史上曾有很多争议。诗非具体的历史,不必去考证,只是泛指楚王即行了。历史学家会分析:秦楚之战,楚国由于政治、军事、经济等等因素,故亡于秦。但是诗是靠形象来说话的,靠神韵、兴趣来表达。君王“一梦高唐雨”以后,楚国就走向颓势了,以此暗喻唐代君主沉湎声色而缺乏远图,以表达胸中的愤懑之情。这一总趋势完全正确,所以这首七绝倒是从大处着墨,抓住了历史主流的。
称疾因解兵,用世志已灰。尚思得佳传,非君孰能为?
君虽避衰世,浩气殊不亏。一生意凛凛,可以厉诡随。
愿列君传中,存亡能几时。江西陈伯严,为文有古姿。
他年求下笔,窃比聃与非。
华山东下有茅冈,云是毛公旧隐场。清露尚馀丹满臼,白云今许草为堂。
冬凭野烧尚畬陇,春托山雷净石床。从此便为千载计,洞天先拜紫玄章。
当时有男子,乘刳海上秋。舟辞篙者楫,水非人间流。
一瞬陟九万,顾见耕者牛。彼美机上妇,步梁乃其逑。
不量何者缘,乃为天上游。只今千世下,一男子其俦。
断槎以刳剡,一壸千金收。海路俨犹昨,高苍垂玄沟。
但恐子不往,一往到上头。
穷武者丧。何但败北。柔弱亡战。国家亦废。秦始徐偃。
既已作戒。前世先王鉴其机。修文整武艺。文武足相济。
然后得光大。乱曰:高则亢。满则盈。亢必危。盈必倾。
去危倾。守以平。冲则久。浊能清。混文武。顺天经。
凿凿沸白喧,浩浩空青泻。渔翁互相呼,放船莫轻下。
少小食浮誉,愚生本孤根。规范仕学在,缘起文章论。
驱饥相劳苦,积疢时过存。骎骎岁月迈,历历言笑温。
有身戴履中,永怀师友恩。求益寡所合,黾勉古义敦。
圣主忧凶岁,真人下碧岑。云辞武当黑,雨入蓟门深。
独抱回天力,常存济物心。两宫宣赐罢,归鹤杳沈沈。

